鉴于大家对大学创业政策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2012关注别开生“面”的特色考题”一文,供大家参考!
2012关注别开生“面”的特色考题
为了考验应聘者的真正品质和能力,用人单位在面试时早已跳出了一问一答的传统模式。尤其是面对视考试、答辩为家常便饭的大学生,用人单位更是绞尽脑汁,各出奇招。以下便是一些颇具特色的面试命题,其招聘考试的“题外音”,更值得大学生们在求职时认真思考并反省自己。
第一类 不宣而考型
多数的招聘考试事先会明确地让应聘者知道正在进行测试,而有的则事先并不讲明,只在应试者不留意中进行。上海有家食品公司招业务员,老总特意留下20位初试入选者吃午饭。饭毕进入下午的复试环节时,只有在午餐时交谈甚欢的5位应聘者参加,而心思重重、食不甘味的另15位却提前出局。老总事后解释说,公司要求每个员工都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否则难以做好业务员的工作。除了必须具备用人单位要求的素质外,这类考题从侧面也提醒应试者:在参与招聘单位的一切活动中,都要增强应试意识,处处留心招聘单位在暗中进行测试,以免因小失大。
第二类 故设圈套型
某生应聘电视台记者,笔试过关后参加面试,主考官问道:“你说你爱好写作,可是我看了你填的报考表,在‘自我评价’栏中居然出现了三次语法错误。现在既没有多余的表格,也不准涂改,你怎么办?”考生吃了一惊,填表时明明字斟句酌,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错误呢?时间不允许多想,他当机立断,边想边回答:“为了弥补失误,我会在表后附一张更正说明,上面写道:‘某某地方出现了三处语法错误,实属填表人的粗心大意,特此更正,并向各位致歉。’不过,……”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在发出这份‘更正说明’之前,我想知道是哪些错误,因为我不能无的放矢,错误地发出一份‘更正说明’,我不愿意犯这种错误。”考官们笑了,原来这是故设的一个圈套。
第三 暗藏杀机型
面试开头的问法有许多种,有的在求职者毫无知觉的前提下就会探到许多有关的信息。例如:“你是怎样来我们这儿的?”这是在测试求职者对交通路线的熟悉程度,及对诸如对机动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能力。这种题目对销售、外勤等人员的求职者提问的可能性较大。
又如:“我们厂里有个篮球场,你进来的时候看到了吧?”这是在测试求职者履历的真实性,很有可能是求职者在“业余爱好”栏中填写了“打篮球”。很显然,篮球爱好者肯定对一个偌大的篮球场是不会视而不见的。所以,参加求职面试,特别是遇到“老奸巨滑”的面试主考官一定要小心。
第四类 意外出错型
考题本身不应该隐含错误,但是意外的情况还是有的。毕业生小王报名参加某报社招聘校对员的考试,考完后,她面带喜色,说考得不错,但对改错一项仍心存疑虑:考题标明30个错别字,一字一分,她只改正了25个,丢了5分。小王被录取后,考卷真相大白,原来有5个错别字未能从电脑中输出来,改正25个就是满分,有的应聘者为取得满分,反把对的改错了。评委们一致称赞小王语文基础过硬,没乱改一个字,十分难得。
第五类 声东击西型
有一民政局新建一幢现代化大型养老院,拟招一些素质高的工作人员,除学历、口才、形象要求外,还要经过笔试。试卷有填空题和问答题,最令应聘者头疼的是如下两题:“你母亲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父母身体的主要毛病是什么?症状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治疗手段?”有人疑问:母亲生日与招聘何干?院长答:养老院工作要特具爱心,连自己亲人的生日和病痛都不关心的人,爱心何在?细细想来,这样的题目出得实在是匠心独运,别具一格。作为民政局养老院实在有必要考这样的题目。有关本职工作的考题总是各种招聘考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第六类 见机行事型
有的考题是主考官随时随地、见机行事提出来的,甚至从求职者身上所携带的物品上也能出题。有一位电脑人才,参加面试时身上背着一个硕大的行李包,这引起了主考官的注意和好奇。主考官暗自思忖:究竟里面是些什么玩意呢?因此,第一个问题就是“囊中探物”。“请你出示一下有关的证件和证书。”主考官见他刚坐下,便立即发问。只见这位求职者十分吃力地放下行李包并解开,不慎从行李包中抖落出几副扑克牌。这位求职者不好意思地解释说:“我马上要去出差。”虽然他的解释合乎情理,但无论如何这种场景使他的形象大打折扣,最终导致他应聘的失败。由此看来,求职面试不该带的东西最好别带,必须要带的东西也要精心选择,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七类 开拓思维型
一位华裔小姐到一家美国公司应试,在“微软”众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中,她遇到了这样一道怪题:“在没有天平的情况下,你该如何称出一架飞机的重量?”这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这位华裔小姐来了个“以牙还牙”:“这要看你用中国式还是美国式的方法了。假如是中国人,他会从古老的‘曹冲称象’中得到些启迪;假若是美国人,他或者现实一些,拆下零件来分别过磅就是;也可以浪漫一些,发明一种特大型吊秤也并非不可能。”这种颇有想像力且极富创意的应答,令考官不得不为之惊叹。
第八类 临场出题型
今年元月29日上午,11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坐在了“新华报业”招聘考场内。考卷发下来了,却是一张白纸,什么题目也没有。这些久经考场、“身经百战”的老考生们,不禁面面相觑起来。随着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新华日报副总编辑赵绍龙微笑着步入教室,拿起粉笔,“刷、刷、刷”在黑板上写下了题目:《抉择——观察就业前夕的高校毕业生》。有的考生说:“这种考试我还是头一回经历。”为了准备这次考试,有不少考生受定向思维的影响,忙着复习报纸编辑学、版面设计、新闻理论、采访业务等新闻知识,而这次未考多少新闻知识,出乎不少考生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