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七年级知识点总结:第八章(东半球其它的国家和地区)

编辑:

2016-09-08

二、欧洲西部

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⑴位置:亚欧大陆西部,三面临海,大部分处于40°~60°N。

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除前苏联以外的欧洲地区,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⑵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共有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特别是英、法、德三个国家影响最大,号称“三驾马车”。

⑶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性组织——欧洲联盟(欧盟):欧洲西部各国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加强了本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并发出同一个声音,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欧盟有27个成员国。

2、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⑴制造业: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

⑵特点:本区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许多国家从国外进口原料、燃料、粮食,向外出口机械、汽车、化学物品和食品等工业制成品,为国家带来财富。

⑶工业分布特点:多而密集,十字型分布。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3、传统的畜牧业

⑴畜牧业发达

①许多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很高。

②生产已达到机械化、专业化程度。

③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⑵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

温带海洋性气候

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多汁牧草,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

⑶主要的地形区P64中的图8.23

主要平原

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主要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和亚平宁山脉

4、繁荣的旅游业

⑴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

①风光优美的海滨沙滩

②幽深曲折的峡湾景观

③高耸险峻的阿尔卑斯

⑵丰富各异的人文景观

①众多的古建筑遗址、文化艺术城市和博物馆

②独特的风土人情

⑶旅游胜地

英国——伦敦塔桥;荷兰——风车;北欧——峡湾风光;瑞士——阿尔卑斯滑雪;

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意大利——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西班牙——斗牛;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

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黑种人的故乡P67中的图8.26

⑴人口:有6亿多,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⑵自然环境

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⑴两个概念:

①初级产品:没有经过加工或经过简单加工的原料、半成品

②单一商品经济:过分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

⑵特点: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

⑶原因:殖民主义者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

⑷出路:例如西非的科特迪瓦,被称为“非洲成功的经验”。

①发展本区的民族工业,减少对工业品的进口。

②发展多样化农业,进行农产品加工。

③联合、团结、协作,发挥本区的资源优势,保障各国的基本利益。

位置

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范围

赤道横穿中部,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南部。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地形

以高原为主,称为“高原大陆”。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海岸线特点

一个半岛(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马达加斯加岛)、一个海湾(几内亚湾)说明该区海岸线比较平直。

气候

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称为“热带大陆”。气候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河流

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

3、人口、粮食与环境

⑴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各大洲之首,达2.4℅。

⑵粮食:生产落后,产量低。

⑶环境:开垦草原、砍伐森林、过度放牧,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恶化。

⑷人口、粮食、环境的内在联系:

⑸解决途径: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环境

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富,干季干燥少雨。

分布: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呈“马蹄形”,是世界最大的热带草原分布区。

影响:容易形成严重的旱灾

四、澳大利亚

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古老、特有的生物很多)

⑴国徽上的动物:袋鼠、鸸鹋。

⑵古老、原始的生物

①代表动物: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树袋熊)

②9000种的特有植物、450种的特有鸟类、140多种的有袋类动物。

⑶存在古老生物的原因: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减缓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特别多)

⑴自然条件P75中的图8.38P76中的图8.39

⑵发达的农牧业

①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②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

③实现了生产机械化

⑶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①与地形的关系: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平原,有优良的牧草,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适合露天围栏放牧。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作业,时间上又不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②与气候的关系: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南部为冬季湿润、夏季高温干燥的地中海气候。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

⑴矿产资源丰富:铁矿——西部、煤矿——东部沿海、铝土矿——东北部。

⑵工矿业:矿石一半以上出口。

⑶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⑷主要城市:P77中的图8.40

堪培拉:首都

悉尼: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墨尔本:全国第二大城市

⑸人口、城市的分布规律:东南沿海地区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中地理七年级知识点总结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初中地理七年级知识点总结: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初中地理七年级知识点总结: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标签:历地生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