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与人为善说课稿范例北师大版

编辑:sx_zhanglz

2016-10-19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威廉希尔app 编辑了政治上册与人为善说课稿范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思品八上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课标“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本框内容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理解至上,善待他人”两目组成,学习本课内容对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有指导作用。

二、说学情:

目前,不少初中生存在不善于换位思考的心理状况。一些中学生在自我中心意识的支配下,他们习惯于只考虑自己,而不习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与父母、老师、同学交往中存在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课标、教材、学情确定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学会换位思考。

2、能力目标: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对他人多一分欣赏,多一分理解。

3、知识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懂得与人交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四、说重、难点

1、本课重点: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2、教学难点: 在实际交往中如何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五、说教法

采用 “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设计思路及理念:

本课注重挖掘学生资源,以学生为本;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创设情境,启发思维,主动参与。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尝试将教材两目内容重新组合,第一部分是解决重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强调态度,另一部分是突破难点:在实际交往中如何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强调方法。

整体设计初衷是围绕我目前参与的市级科研课题《我国传统文化在初中思品课中运用的实践研究》,课堂导入和合作探究环节选取传统文化资源,力求在思品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七、说教学过程:(四个环节)

(一)引用经典,导入新课(3-4分钟)

播放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管鲍之交”,学生感悟经典故事蕴含的做人哲理,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导课是整合教材资源,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经典文化,既帮助学生理解教材107页的文言文,又能突出本课主题思想。

(二)身临其境,感知哲理(20分钟)

活动一: “难听的外号”

学生表演小品,参加活动的学生说说“被捉弄”的经历及自己的体验;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问题一“自己不喜欢的事能强加于人吗?”

问题二“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强加于人吗?

这样设计是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理解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的道理,运用讨论教学法,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活动二、生活情景剧:

播放四段生活小品:①课间同学之间闹矛盾;②课上与老师发生误会;③在家与父母之间的隔阂;④在路上与行人发生口角。

讨论问题:小品中的同学做法对吗?分析原因。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这样设计是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透过情景剧分析、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懂得换位思考的内涵。

通过这两组活动,明确本课重点,师生归纳,媒体出示: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②换位思考的含义③重点指出——与人交往的态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合作探究,交流共享。(15分钟)

活动三、真情在线:

讲述一件你与父母、或老师、或同学之间不愉快的事情,请同学帮助解决问题。

这样设计是让学生在探究中悟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挖掘学生资源时,归纳出换位思考的几种方法:①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②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能只顾自己;③对待他人要多一分欣赏等。

活动四、他山之石:

媒体出示名人故事

①六尺巷的故事(讲述清朝张英谦让邻里,让出三尺房基地的故事);

②成语故事“负荆请罪”(蔺相如宽厚待人的故事);

③东汉名儒杨震辞金的历史典故。

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名人与人交往的做法及优秀品质,活动中引用成语典故,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也为更好的将课堂实践与科研结合起来。。

通过这两组活动,突破本课难点:在实际交往中如何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让学生掌握与人交往的方法。

师生归纳,媒体出示:换位思考的方法:关心、尊重、理解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宽以待人;多一分欣赏多一份爱。

()课堂小结,理性提升。(5-6分钟)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政治上册与人为善说课稿范例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上册政治平等待人说课稿范例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初一政治礼貌待人说课稿范例  

标签:政治说课稿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