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xf
2016-05-23
提前做好规划对于做好一件事情可以较高的提高效率,下文为大家带来了初一语文木兰诗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木兰诗》安排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藏族地区使用,初中语文第六单元第二篇,它是一首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这整个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诗经两首》、《木兰诗》、《狼》以及《卖油翁》。这几篇简短的文言作品,帮助我们从不同侧面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木兰诗》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勇敢、忠孝两全人物形象。本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是双语类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优秀篇章。
2、课时建议:2课时
二、说三维目标
(一)、确定依据
新课标主张“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创新精神。然而,以藏为主的民族类学生文言基础接近空白,因此在高中学习阶段,学习文言文重在于诵读,在诵读中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从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学生现状分析
双语类高一学生以前接触到的古诗文较少,文言知识积累少,加之生活阅历的限制,对《木兰诗》中的一些诗句、字词以及思想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他们优势在于对知识的探求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教学环节,从基础词汇、翻译入手,深刻挖掘文本的意蕴,让学生在学中有所得有所悟。
(三)、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因此,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大纲和学生实际,拟定本文的三维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优秀作品的认知能力。
(2)、理解文中的文言语法现象,打破学生文言常识的空白,积累简单的文言常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熟悉故事梗概,达到当堂背诵课文,并从中体会到明朗刚健的民歌情味,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爱好。
(2)、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妙用及民歌语言的质朴生动,能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通过学习文中结构上繁简得当,让学生学到叙事有详有略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木兰这个人物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以诗歌的形式,叙述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在质朴生动的语言叙述中,洋溢着浓郁的民歌情味和朴素的爱国热情。在学习本文时,既要引导学生
在朗读课文中体味语言,又要引导学生在分析人物中体会情感。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翻译全文,理解文中的文言语法现象。
(2)、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教学难点:(1)、认识并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2)、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说教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比传授现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鉴于此,我决定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学习。
1、情境导入法:以“文本学习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来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断,这一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协调发展,有利于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讲授法: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在学习文言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我采用讲授法,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达到自主翻译的效果。
3、讨论法:由于讲授法,可能造成师生交往范围过窄,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通过讨论法,使信息交流量更大,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励广大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
四、说学法
这篇文章是诗歌,语言生动,句式整齐,教学大纲要求此文要背诵。而它的艺术特点也需要我们了解,并运用到写作中,于是我在上此课时要求学生用以下方法学习。
1、朗读法:教会学生朗读,要求准确、流畅、传神,这是一种短时间内同时调动眼、口、耳、脑共同活动的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归纳法:学生可按段或层次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按归纳的文字来串通课文并朗读课文,这种方法能使学生背诵课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练习法:这种方法最实用于写作,我们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方法,当我们分析了课文的写作特点后,可以让学生拓展思维,培养想象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教学程序如下(重点为反复朗读课文并翻译,感知主要内容,并当堂背诵课文)
1、导入:我设计动画片《花木兰》片断激情导入,让学生对花木兰这个巾帼英雄有个整体的感知,对下文的讲解打下铺垫,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2、解题:《木兰诗》与汉乐府
让学生回顾单元介绍过程中,所讲的上古文学中所包含的汉乐府,然后从《木兰诗》出处谈到乐府诗集,谈到乐府诗集的特点,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文学的认识和了解,拓展其知识面。
3、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听录音。(以听来正字音,把握情感)
(2)、给加点的字词注音。(独立自主完成)
(3)、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翻译全文。(分组合作翻译)
(4)、理解文中的文言语法现象:(分析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等)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5)、诵读练习:(请第一组同学诵读全文,其他同学通过人物感情变化做适当点评。)
设计此环节是为了,是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诗歌各个部分的感情基调也使学生有意识地听读,表达自己的观点。
(6)、概括要点:
提问:请同学们默读全文,并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归纳各层大意,同学们可相互讨论。(板书出:替父从军 十年征战 凯旋而归 结尾附文)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也帮助学生背诵课文。
4、详略分析:
(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通过学生讨论并归纳,进行详略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写人写事时要设置好材料的布局,把握好材料的详略,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巩固练习:(1)、完成课后思考与研讨第二、三题;
(2)、完成课后积累与扩展第四题。
通过课后练习,加强学生对本堂课所学习的巩固,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
6、小结:让学生根据板书内容,并在老师的提示下试背全文。
7、说板书:我认为板书的目的就是一目了然的把课文中最主要的内容,展示给学生,我以本文的脉络为主设计如下:
木 兰 诗
第一部分(1一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一6段)凯旋而归。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第二课时主要教学程序如下:
(一)、导入:请同学们背诵全文。今天我们就来完成本文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语言特点的理解,感受乐府双壁之一《木兰诗》的魅力。
(复习导入,并以激情的语言引人入胜。)
(二)、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通过上节课我们已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都知道本文的主人公为木兰。那么,让我们结合课文来探究:木兰究竟有那些特点,使人们如此钟爱她?请结合课文四人一组讨论分析。(板书展示以及教师总结)。 设计此环节是让学生体会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形象,学习她的爱国主义精神,既完成教学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做到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
(三)、领悟诗歌的语言美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并思考本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从结构上,语言上,修辞手法上进行欣赏,学生可以找出诗句,讨论后发言)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要求学生从语言、结构、修辞手法上进行品析,通过联想和想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拓展与迁移
请学生任选本文一个略写的片段进行生动细致地描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它成为一个生动的情节,注意可采用多种修辞手法。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以上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另一方面达到了小练笔的写作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有很大的帮助。
(五)、小结:
整体总结全文内容,以及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达到情感升华的目的。
(六)、说板书:我认为板书的目的就是一目了然的把课文中最主要的内容,展示给学生,因此我以人物分析为内容设计如下:
木 兰 诗
重视亲情 不慕富贵 美丽动人 (女儿情怀)
忠孝两全 勇敢善战 谨慎机警 (英雄气概)
六、说多元的课堂评价:
从总体上看,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反应较快,接受能力较强,但由于文言知识的空白,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对这堂课的设计做以下评价:
(一)、三维目标的预测:
首先,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和理解文中的文言语法现象,基本可以达到目标,只是个别文言语法现象的认识需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不断加强。
其次,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当堂背诵全文对于大部分学生比较吃力,但这一目标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形成经典名篇背诵的习惯。其它两个目标则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达到理解和掌握。
最后,在分析文章和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花木兰,并理解她的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可以达到的。
(二)、课后训练评价:
首先,为了达到民族类学生了解文言文的目的,第一课时的训练,以课后练习为主,这样难度较小,也使学生对基础的文言文知识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 其次,为了是本文的各种好的修辞手法,在学生的写作中得以运用,因此,在第二课时,让学生进行课文片段描写,这样对部分学生来说难度较高,但能使他们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
(三)、课后反思:
《木兰诗》是一首古诗,在实际教学中,古诗教学是一个难点。讲多了,意境没了,讲少了,体会不到意境之美。所以在这堂课中我主要以读与理解为手段来让学生进行讨论与归纳学习,注重了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拓展延伸中加强了学生的写作应用能力。板书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时,感觉到自已还有一点强势,有时让学生按照自已的思路去学习,破坏了他们自主思考的空间,今后需不断改进。
上文为大家推荐的初一语文木兰诗说课稿范文,大家仔细阅读了吗?祝大家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语文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