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语文第四章《竹影》说课稿范文

编辑:

2016-04-08

六、说教学过程

本文篇幅较长,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在预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勾画出来。

整节课的设计主要由“激趣导入——整体感知——质疑解难——揣摩品味——拓展延伸”五个环节组成。

(一)激趣导入: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谜语”内容),谜底是什么?(影子)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首儿歌(多媒体展示儿歌《影子》),听罢这首儿歌,不知大家能否想起儿时玩影子的各种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回忆儿时和伙伴在月夜下关于影子的一篇文章——《竹影》,(师板书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设计意图: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充满童稚的儿歌,更能激发他们对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以此为切入点,从生活走进语文的课文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二)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给加点字注音水门汀()撇(  )蘸()惬意()口头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交流初读这篇文章的感受。(教师提示:从不同角度自由谈,例如文章内容、人物活动、环境、主题等)(多媒体展示“竹影图”,配以轻音乐)。

设计意图:①积累词汇;②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自由朗读,从文章内容、人物活动环境、主题等方面多角度自由谈。教师适时点拨,教给学生方法,将阅读探究引向深入,也训练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质疑解难:请大家速读课文,你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没有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先在小组内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质疑预设:

1、爸爸从孩子的游戏中引入艺术的教育,你认为游戏和艺术有什么关系?

2、怎样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3、以“竹影”为课题,而本文不是以写景为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①②节写了什么内容?能不能删掉?

5、细看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这是什么道理?

在阐释“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符号”时,(多媒体展示两幅画),请同学们判断那幅是“中国画”?那幅是“西洋画”?并加以简单说明。再展示几幅画让同学们欣赏判断。

设计意图:程颐说:“学者必先会疑”,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我让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速读课文,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和遇到问题知道合作探究的能力。本环节是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合作的重要一步。充分利用探究性学习方式,问题的产生,问题的探究,问题的解决均由学生讨论合作完成。从小组讨论到全班交流,教师需对学生的疑问做出估测,在平等对话讨论过程中,并适时点拨,肯定或赞扬,并选择“突破难点”的话题,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四)揣摩品味:学生细读课文,勾画文中自己认为最生动形象表现童趣的语句,并阐述理由,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由小组长归纳本组成员意见。

设计意图:《课标》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阅读作品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语言生动形象,很多语句都用到了修辞手法,所以本环节是突破重点的重要一环,从欣赏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入手,在书中批注并小组交流,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使学生深入理解本文语言的特色,也为自己写作、品析语言积累的一定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忆儿时哪些游戏也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学了本文,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文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在本文学习的基础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童年的游戏引发的体验,注重对学生艺术发现的认识,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因为“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以达到“不仅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六)教师小结:童年的游戏中竟蕴含着这么多的艺术和美!“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设计意图:教师寄语,让课堂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让学生由课堂走入生活进行语文学习,延伸语文课堂。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一下册语文第四章《竹影》说课稿范文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说课稿范文:《松鼠》 

初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范文之《黔之驴》 

标签:语文说课稿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