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7-05-04
三、学情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学法上,极力倡导了新课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创设情境,使数学回到生活,鼓励学生思考,探索情境中的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学生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这一数学化的过程后,理解学习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能力.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
(一) 情景引入
采用教材中的情景
在这个环节中我提出了三个问题:
问题1: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吗?
问题3:你会用方程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学习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设中山市到深圳市的路程为x千米,怎样用式子表示中山市与东莞市的距离以及中山市与惠州市的距离?”,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结合图形,根据在《整式的加减》中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上述思考过程,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到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的相等关系是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
然后我结合上面的过程简单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并给出方程的概念.
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17世纪的法国数学家迪卡尔最早使用x,y,z等字母表示未知数,而我国古代则用“天元、地元、人元、物元”等表示未知数,而且要比西方早1000多年,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才干的伟大民族.)
在这里我介绍了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文化背景,其目的就是在文化层面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爱数学,展示数学的文化魅力,这正是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的体现.
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小学里已经给出了方程的概念,这里可适当处理.
在这里我开始向学生渗透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程序.
(三)讨论交流
讨论1: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
列算式: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间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通过讨论,学生体会到了:用算术方法解题时,列出的算式只能用已知数,而列方程时,方程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这就是说,在方程中未知数(字母)可以和已知数一起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而且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逐步体会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紧接着的思考让全班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标签:数学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