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4-05-16
2014年初中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游戏公平吗》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七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不确定事件,初步体会了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在“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不确定现象的特点,通过具体情境体会概率,在丰富的实际问题中认识到概率是刻画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本单元是上学期知识的延续,而本节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和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七年级上册第七章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并初步体会了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为本节课了解这三类事件的可能性大小以及表示方法提供了认知基础。
从学生的学习动机与需要上看,初一学生活泼好动,他们有探究新事物的欲望和好奇心,这为新课的学习提供了情感保障。
3、教学目标:
教科书基于学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认识,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本课内容从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在教学中,应注意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联系,使学生体会概率对作出决策的重要作用;同时应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概率的意义,为此,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 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② 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③ 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初步建立随机观念;
④ 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 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
② 采用小组合作与独立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态度。
4、重点、难点
(1)重点:
① 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
② 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及游戏的公平性。
(2)难点:
通过做试验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二、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法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本节课我采取了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活动为核心,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与自主探索为主,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知识,加深体验。另外,还采用了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
2、学法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所以,本节课学生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与独立探索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既调动了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也使他们在小组合作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和团队精神力量,增强了集体意识。
3、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主流。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将教材中的两个游戏——转盘游戏和掷骰子游戏利用FLASH动画呈现,加大了实验的随机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这两个动画效果也为本节课知识结论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动画效果制作的转盘游戏避免了手工制作的转盘可操作性差影响结论的得出,而动画效果的掷骰子游戏大大增加了实验的次数,使得实验结果更接近于理论上的概率,从而使学生很容易在数轴上表示“朝上的数字是6”和“朝上的数字不是6”发生的可能性。
三、说教学过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归纳——反思”的模式进行教学。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先这样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转盘之类的游戏吗?有谁参与过吗?然后又提议:我们这节课就来做一个转盘游戏好吗?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紧接着,又说:“同学们可根据我给大家介绍的游戏规则,可以自己或合作思考:这个游戏公平吗?”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第二环节:参与实验,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由学生亲自参与转盘游戏和掷骰子游戏两部分组成。在每个游戏活动过程中,都让学生经历“先猜测----再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最后分析试验结果”的数学模型,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
1、通过转盘游戏,感受“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利用FLASH动画呈现: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盘A和转盘B。每个转盘都被分成6个相等的扇形,都写有1~6六个数字,只是顺序不同。转盘A上是1、2、3、4、5、6;转盘B上是1、3、5、2、4、6。
用这两个转盘做下面的游戏:
(1)甲自由转动转盘A一次,同时乙自由转动转盘B一次;
(2)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几就顺时针走几格,得到一个数字(如图4-1),在转盘A中,如果指针指向3,就按顺时针方向走3格,得到数字6);
(3)如果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偶数就得1分,否则不得分;
(4)转动10次转盘,记录每次得分的结果,得分高的人为胜者.
学生理解了游戏规则后,先猜测一下,游戏公平吗?再动手实验。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分甲乙两组,共同完成十次转盘游戏。
设计意图:
这样,学生由猜测到动手实验,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培养动脑、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同时,实验得到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该转盘游戏是一个不公平的游戏。
接下来师生共同列表分析每种可能出现的结果。从而再一次验证了该游戏不公平。这时,又趁热打铁,出示课本议一议中的问题:
(1)对于转盘A,“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偶数”这个事件是必然的、不可能的还是不确定的?“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奇数”呢?
(2)对于转盘B,“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偶数”这个事件是必然的、不可能的还是不确定的?“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奇数”呢?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吗?不可能事件呢?
通过上面列表分析的每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学生很容易得到问题(1)、(2)的答案,再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也不难得到问题(3)的答案。最终得出结论:
① 必然事件性的可能性用100%即1来表示。
②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0来表示。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过渡自然,学生易于接受。
2、通过掷骰子游戏,感受“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甲、乙两人不要变换,接着来做第二个游戏:每组都有一个均匀的小立方体,立方体的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任意掷出小立方体后,若朝上的数字是6,则甲获胜;若朝上的数字不是 6,则乙获胜。甲、乙两人轮流共做10次,看看胜负如何?
此游戏的完成和转盘游戏一样,先让学生猜测游戏是否公平?再利用FLASH动画和骰子实物分组动手操作,验证此游戏也是一个不公平的游戏。再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刚才游戏中“朝上的数字是6”和“朝上的数字不是6”是什么事件?
(2)尽管同属于不确定事件,但它们的可能性大小一样吗?谁的可能性大?
(3)那么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怎样来表示呢?
这时,问题(1)、(2)对学生来说,已经很简单了,对于问题(3),学生不难由上面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0得到结论:
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于0小于1.
3、由转盘游戏和掷骰子游戏总结你认为怎样的游戏才算对双方公平?体会游戏对双方公平的含义。
第三环节:巩固内化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和本节课的教学相呼应,我特意设置了“改改求公平”的题目:设法修改本节课的两个游戏,保证对甲、乙双方都公平。另外,练习4的设置,由充分体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即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到处有数学。
附练习4:
在街头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游戏:
花一元钱就可以转动转盘(右图)一次,转盘停止后,指针指
向数字几就顺时针走几格,得到一个数字,最终得到的数字所在
格子里的奖品就归你。
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你有何感想?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经历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数学模型,知道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它们的表示方法,同时明白了怎样的游戏是对比赛双方公平的游戏。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本节课的作业我是这样来设计的:
1、习题4.1 1、2题。
2、以骰子、硬币、扑克牌、转盘或其它工具设计一个对比赛双方都公平的游戏。
作业题的设计上,与本节课教学紧密相关,同时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数学学习更好的服务于生活。
相关推荐
标签:数学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