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9-11
1. 全文都写了谁的送行?送行对象分别是谁?
2.文中写的两种送行,在送别目的、送别场面、效果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这两个问题,只要学生深入文本,仔细阅读,能较为快速的解决,而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其实也就整体感知了文章的内容——
由于学生整体了解了文章大意,我迅速带领他们从第二个角度设疑,那就是从结构设疑,或是从情节设疑——
【聚焦结构(情节)】
中考试题中,对结构的考查一般是考查“为什么这样安排结构”“某个情节能否去掉”“这样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
因此我引导学生从这个角度思考,让他们自己提出疑问,我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文章前一部分写送行活动中虚应故事的尴尬,后一部分写勒罗送行的精彩演出,这两部分的关系是什么?能不能把第一部分删去?
(这一问题的提出,能使学生探究出结构中两部分的铺垫关系,以及这种铺垫产生的好处。)
理解了内容,把握了结构,扣住了重点,那理解文章的主旨应该水到渠成,我接着指导学生从文章主旨的角度来设疑——
【聚焦主旨】
《送行》一文离我们学生的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直接给出了两个疑问让他们思考:
1.勒罗车站送行时,其眼泪是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这是开放性的问题,只要学生的意见、观点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都要加以肯定。当学生思路堵塞时,老师可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中引导学生。)
2.这篇课文的主旨,至少有四种理解:
(1)旨在反对繁文缛节,主张真情实感。
(2)旨在说明“假作真时真亦假”的人生哲理,假戏可以真做,真戏可以假做。真正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的送行者却能动真情。真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假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真与假是相对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3)旨在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虚伪。
(4)旨在通过侧面描写勒罗从“舞台”到“月台”的故事,说明只要根据市场需求,找到合适的岗位,并在岗位上要付出真情,就能获得成功,就能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
以上四种理解,你赞成哪一种?请结合文章内容说出理由。
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
以上四种理解,有没有共同点?(人与人的沟通,需要真情实感。)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探究,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评价作品的思想倾向,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突出教学重点,力求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以上三个方面的质疑,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定向质疑,其实学生阅读文本后还有很多疑问,应该给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更主要的是在其展示后,帮他们归纳出所提问题的角度。因此我设置了下一个环节,那就是——
三、自由质疑,以“渔”捕“鱼”
我在学生亮疑后借助大屏幕告诉学生质疑的常见角度——
标题、结构、情节、主旨、人物形象、语言、开头、结尾等
然后让学生把同学提出的问题分类,老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中寻找依据,解决问题,有些题目则由学生课后解决。
在此基础上,老师归纳——
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应该学会从标题、结构、情节、主旨、人物形象、语言、开头、结尾等角度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
然后让学生把2011、2012年中考语文考查的记叙文拿出来,《做客》《向泥土敬礼》,(两篇文章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认真阅读),这时让学生结合刚才的角度分组质疑,就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为什么要向泥土敬礼?
“做客”有什么含义?以“做客”为题有什么作用?
师生共同活动,再次明确多角度质疑对阅读美文、时文的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是本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多角度深层理解时文、美文,这不仅为备战中考服务,也能提高他们阅读感悟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这是一篇含有喜剧成分的散文,文中真正送别朋友的人尴尬、局促不安,而扮演的送行者却真情流露;其实有时候人们有真情却不懂得如何去表达而无话可说,而这是一个渴望理解与沟通的社会,必要的时候,我们得学会去表达感情,学习去流露真情。
在你中考的征程中,这样的美文还有很多很多,你阅读时不妨运用这节课所学的方法,多角度质疑,或许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试试吧!
布置作业:
1.课后再读课文,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譬如语言方面、写作方面……)并请进行深入探究。
2.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对下列生活中现象的看法。
某日,镇上的一个丧主为老人出殡。本来这位霍姓老汉只有两个女儿、女婿,没有儿子,而在送葬队伍的前面,却出现了儿子、孙子披重孝、打幡、端盆的角色。经村人指点得知,儿子、孙子及队伍中七八人,都是雇的哭丧公司人扮的。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的设计不仅在于强化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百态,能“国事、家事、天下事”多多关心,做新时代富有个性的中学生。
这篇初三语文说课稿:《送行》说课稿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语文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