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物理第11章说课稿范文:功

编辑:sx_yanxf

2016-04-28

转眼间初中的课程即将过半,为了老师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现将初二年级物理第11章说课稿范文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一节《功》

教材分析:

一、地位及作用

功和能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是《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为学生了解“能”做铺垫,而本节内容又是学习本章知识的基础,因此,我设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理解功的概念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的意识。

2.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功的概念。

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特点,尽量使用身边常见的实物进行探究活动和实例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因此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直观法(演示实验、课件演示)、作图分析法、阅读指导法、讨论归纳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仍需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实验和实例分析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之前学生还没有学习关于能的知识,在没有能的转化的知识的情况下,功的定义是很难下的;但学生已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认知水平来构建“功”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然后从含义中“成效”的意思出发,让学生分析课件上的这些力作用到物体上哪些有“成效”,哪些没有“成效”。教师及时指出:这些力作用到物体上有“成效”的,力学上说这个力做功了,而引入新课。(初中的学生很难理解功的定义,因此通过对功这个词的理解,指出有成效这个意思,再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力有成效,即“做功”。 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

二、进行新课

(一)、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演示1:教师手拉黑板擦在水平桌面上移动一段距离。

演示2:教师把凳子从地面拿到桌子上。

演示3:教师提着凳子在水平地面上走。

提出问题:在以上的实验中,老师对小车和凳子做功了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同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做功的条件,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课件演示。在实验3上学生可能会出现认知冲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与实验1、2进行对照,学生发现:实验3中物体通过的距离不是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因此实验3中力没有做功。

引导学生总结出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么?可以分组讨论,教师要注意学生们讨论中的知识缺陷或错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得到结论: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在学生概括出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分析几个特殊实例来突破难点。

根据课件1:“搬而未动”

课件2:提着水桶水平方向运动。

课件3:飞出去的足球在运动过程中,脚是否对球做功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深对功以及做功的的必要因素的理解)

3、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

(通过以上3个步骤的层层递进,让学生不断巩固、加深对功的概念及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的理解,从而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

(二)、功的计算

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应该如何计算呢?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板书: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W=Fs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1焦=1牛·米(1J=1N·m)

出示例题,启发学生分析计算。(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及计算能力)

巩固练习:20N重的木箱置于水平地面上,受5N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动了10m,则在这过程中推力对木箱做功____J,重力对木箱做功____J.若一个人将木箱举高10m,则人做功____J.

(这道习题中,有力做功,也有力没有做功,通过练习,加深对功的理解)

(三)、功的原理

教师指出前面我们学习了杠杆和滑轮两种机械,知道使用机械时省力就费距离,费力就省距离,那么使用机械是否省功呢?学生用实验验证。全班分为12个小组,前六个小组研究使用杠杆是否省功,后六个小组研究使用杠杆是否省功。为降低难度,教师引导学生指出如何测不用机械做的功和如何测出用机械做的功,也就是本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使学生进行实验方向更明确。学生进行实验,把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发现:利用机械做的功要大于或等于不用机械做的功,教师及时总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即功的原理。

(这里通过学生实验,得出数据,自己归纳总结的方法得出结论,让学生有更深的记忆和体会。在实验过程中为突破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测量的量,以及出示了记录数据的表格,降低了难度。)

三、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自己本节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四、布置作业

估算一下你上楼到教室时,克服自身重力做多少功?

板书设计:

功的计算W=Fs

功的原理

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上文为大家推荐的初二年级物理第11章说课稿范文,大家感觉还满意吗?

相关推荐:

2016精编八年级物理第九章说课稿范文:二力平衡  

初二年级下学期物理《气体的压强》说课稿模板:第三课时

标签:物理说课稿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