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4-05-16
2014年初中二年级历史说课稿《血肉筑长城》
第四教学方法:本着课堂教学是师生间教与学的双边互助活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主要采取音乐意境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情境法和材料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获取新知、情感升华、体验学习快乐等多重目的。
第五学法指导:我们教学强调“教学相长”,除突出教法实际有效外,更应注重学法指导。本课学法上我注意了预习指导法、资料研习法、合作探究法、感受体验法的运用,我就是要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重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以达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高境界。从而为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历史素养创造最佳条件。
第六教学程序,我设计了五个教学板块:第一板块,情境导入——聆听雄壮国歌,走进峥嵘岁月;第二板块,新课学习——我们万众一心,筑起血肉长城;第三板块,以史为鉴——抗战精神不死,光照日月天地;第四板块,抚古惜今——继承抗战之志,再掀建设热潮;第五板块,实践练兵——知识巩固不断,潜能开发拓展。
正是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有效参与课堂学习和保证教学质量,我纵观现今关于这一课的最新设计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才作了这样五个板块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情境导入——聆听雄壮国歌,走进峥嵘岁月。
我先播放并指挥学生跟唱《义勇军进行曲》,同时出示并观看与本课有关的《台儿庄战役》、《彭德怀》等图片。
教师顺势导入:这首歌旋律高亢、激人前进,让我们懂得了在面临侵略时,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彻底解放,赢得民族尊严。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开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用中华民族的血肉之躯筑成抵御外来侵略的坚固长城。进入课题:第十六课 血肉筑长城。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国歌、创设图片资料等情境,引起学生对新课第一印象的有意注意,拉近了历史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唤起学生学习动机和愿望。这样使历史课堂气氛活泼不失严肃,又能突出重点。情境导入,激情无限。
紧接着进入第二板块,新课学习——我们万众一心,筑起血肉长城。
教师介绍:在八年艰苦抗战中,我们一共和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约16万次战斗,今天就让我们重点了解三次被载入史册的战斗:第一环节抗日战场——血肉筑长城:
第一次战役平型关大捷:采取虚拟历史场景:请学生设想:七七事变后,平津陷落,抗战是不是迫切需要一场胜利去鼓舞士气?多媒体展示——平型关大捷战果统计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并结合表格指引学生精讲此战知识点,重在引导学生对平型关大捷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采取虚拟历史场景,呈现文字和表格,教师精讲形式,并提出问题。这样使学生身临其境,用最短时间掌握了本目重点——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为下面学习本课重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做好铺垫。
第二次战役台儿庄战役:创设情境:播放电影《台儿庄战役》片段,突出此战的残酷性和中国军人的英勇;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展示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分别选出学生代表讲述故事,注意引导学生概括知识要点,使学生对台儿庄战役形成具体、形象的理解,真正从历史中得到震撼。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锻炼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及升华情感教育目标 。
教师点拨:当时我们虽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胜利,但却付出了惨重代价,这是一种悲壮的胜利,其实抗战远不是平时我们在电视上多看到的那样!他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课后让我们共同走进那更为悲壮的缅北之战——远征军退守野人山的历史。探寻艰苦卓绝让世人难以想象的抗战!
这样我就加强了课外教学资源的整合渗入。
第三次战役百团大战:先出示《百团大战形势图》、《彭德怀在前线指挥作战》、《抗日军民破袭铁路》等这三幅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和课本内容介绍百团大战的作战地点、指挥员,边引导学生通过图例认识示意图,边讲述大战的经过,分析作战特点,使学生对百团大战形成宏观感知。其次多媒体呈现《百团大战作战计划表》,引导学生从目标、规模和战绩三方面来评价百团大战?学生答后,教师强调:百团大战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最后出示本课三次战役统计表,引导学生即兴抢答相关知识要点,使学生明确学习战役的几个要素并列表汇总。这样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材料类比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注重学科知识整合,逐步学会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至此教材前两目任务基本完成了。
我是这样过渡的: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向我们展示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军队在敌后战场,国共两党联合抗战,用中华民族的血肉之躯筑成了抵御外来侵略的长城。中共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光明前途,又召开了中共七大。
第二环节历史抉择——中共七大:情境一:多媒体展示一组有关1944——1945年初国际和国内材料。通过自主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引导学生答出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情景二:多媒体展示一组有关七大内容的材料。注意让学生详细解剖七大着重要解决的“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两大内容要点,进而师生总结出七大的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在阅读材料解决问题基础上,完成对七大知识点学习,然后由教师用精炼语言汇总。这样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抗战胜利及原因作好了准备。由此进入教材最后一目学习。
第三环节胜利之歌——日本投降:为了能使学生对这一历史见证有深刻感知,我创设了四个教学情境:情境一:多媒体展示日本侵略者投降的相关图片。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文字和观看日本投降图片,自行得出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以中国人民胜利而告终。情境二:多媒体展示“台湾在两次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丢失和回归”材料。教师点拨学生分析台湾出现不同命运的原因。情景三:多媒体出示抗战胜利有关材料。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抗战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你认为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用简洁语言概括。(也可用自己语言阐述)学生汇报后,教师点拨:任何战争我们都可从主客观和内外因角度来分析阐述原因。明确抗战胜利归因到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力量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中流砥柱,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情景四:多媒体展示抗战胜利历史意义的有关材料。安排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交流:依据材料分析最终得出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训练学生搜集、自主归纳历史信息和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而深入浅出地把握抗战胜利的来龙去脉,形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
由此进入第三板块,以史为鉴——抗战精神不死,光照日月天地。
教师引导:伟大的抗战结束已有60多年了,人们修建了各式各样的纪念碑去怀念那些活着的和死去的抗日英雄!但在我的设想中她一定是由3500万块砖头砌筑的一座丰碑!每一块砖头上都镌刻着一个鲜活的名字!现在我们就站在这座由3500万英灵铸就的丰碑前(出示碑文),面对这些英魂,你们准备对他们说些什么? 师生通过交流,反馈学习成果。之后师生激情诵读碑文,再次聆听国歌,以告慰那些活着的与死去的抗日英雄!
而纪念这些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第四板块,抚古惜今——继承抗战之志,再掀建设热潮。教师先提出问题“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自由畅谈,教师及时进行课堂小结:长达八年的抗战,中华民族经空前灾难和战火洗礼,实现了独立与解放,开始站在伟大民族复兴的新起点。又历经了60多年的励精图治,当今我们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只要我们一代代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相信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也指日可待!
相关推荐
标签:历史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