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4-04-30
历史八年级说课稿:《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它包括两个子目:五四爱国运动和中过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中共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它们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关注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1)简述五四运动的史实,理解五四精神(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了解五四运动和中共诞生,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史论结合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首先感知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然后通过学生观看视频、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五四青年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以及中共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希望和光明,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本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其中五四精神比较抽象;中共诞生的历史意义,涵盖面较广,时间跨度较大,对于直观思维为主、系统化思维欠缺的八年级学生来说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了七年级历史,领略了辉煌灿烂的古代中国史后,便进入了屈辱的、悲壮的中国近代史,这必然会使他们的情绪发生较大的波动。同时,经过一年的基本的历史教学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阅读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但是我所任教的是一个落后的乡镇中学,80%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很差;父母文化程度很低,对孩子的学习无能为力。而学校办学条件较差,一个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并且设备老旧,不常使用。所以我的孩子只能靠课本仅有的知识和我的嘴来获取信息。
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法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的是讲授法和问题导学法。设置了两板块的“历史不会忘记”导学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既定问题;为了让学生多渠道的获取历史信息,我又采用了视频再现法,通过影音材料重现历史,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为了揭示事物的内涵,化难为易,我则采取了点拨分析法,使学生对问题有深刻透彻的理解。
(二)学法
指导学生采用阅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问题 激情导入
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本课在导入部分,我采用的是问题导入法,结合刚刚过去的建国60年大庆,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与国庆节有关的节日?这个问题学生比较熟悉能一下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学生回答到五四青年节和七一建党节时导入本课。
(二)讲授五四运动
在学习第一个问题五四爱国运动,处理导火线时,我采用的是讲授法:回顾五四之前在受列强入侵时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史实,将中国人做出的努力渲染到一个极致;我们做的已经够可以了,但仍然得不到国际的认可,将国人那种“郁闷”的情绪,压抑的怒火,渲染到一个极点,这样使“外交的失败是爆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成为一个理所当然。
在处理五四运动的过程时,我则是设计了一张“历史不会忘记一”的导学问题(先排序后简介),让学生讨论合作解决,然后推举代表上台指图简介五四运动的过程。通过思考、讨论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 这样的学习方法便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方法。而让学生到讲台上回答问题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在突破这一重点时,我采用的是点拨分析法。我先将这个问题分解成两个步骤:第一步从口号入手,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第二步从性质和主力军的变化中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在学生回答后给出一个概念:“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就叫新民主主义革命”从而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这样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化难为易,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更能深化记忆。
学生能够归纳到这儿已经可以了,但是我认为作为老师还应该对五四运动的特点加以分析: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太重要了,它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启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具有鲜明的新特点:首先它具有彻底性,它不同于义和团笼统排外主义,它彻底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其次是参与的广泛性,它是真正的群众运动,包括工人、学生、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等等各阶层广泛参与,这是以往运动所没有的,并波及到全国。再次,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先锋,当国家危难之时,学生迫不及待的将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民主”“科学”运用到实践当中去验证,去经历血与火的考验。还有,它具有民主性,它是公众关心国事,关心国家命运,并且勇敢的站出来表达自已意愿的体现。最后,这次运动还让人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人民的压力之下,北洋政府被迫顺从,释放、罢免、拒签。
相关推荐
标签:历史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