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来临别忘给孩子关心

编辑:

2013-06-14

让孩子也来照料吧

研究表明,人类最初始的情感和信仰的源头,来自于母爱。对宝宝最早期的情感教育,首先要培养孩子爱妈妈。

妈妈生病时,爸爸或其他家庭成员要表现出对妈妈的极大关心,耐心细心的照顾,并适当对宝宝说,“宝宝要安静一些,妈妈生病了,需要休息”,当宝宝安静下来,要及时夸奖他,也可以吩咐宝宝给妈妈端茶送水,力所能及地一起来照顾妈妈。经常这样做,宝宝就知道如何关爱妈妈和家人了。

许威威提醒家长,当孩子表示出善意和关怀时,家长千万不要吝惜表扬。表扬会给孩子自觉的动力,会促使孩子逐渐从偶然的爱心举动变成经常的“冲动”,进而形成长久的习惯。

→尊敬长辈

家长先做好爱心榜样

许威威和陈明兴一致认为,家长教育孩子要有爱心,自己首先要做好爱心榜样。比如家中有什么好吃的,父母如果能总是先想到老人,让老人先吃,经常给长辈倒茶、盛饭、夹菜、削水果等;常常给父母买些吃的用的东西、问寒问暖;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送什么礼物给长辈,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长辈的关心和体贴。

如果孩子经常看到,父母是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尊敬爷爷奶奶,也要成为像爸爸妈妈那样的人。爸爸妈妈每天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影响,要比语言大得多,会加深家长对孩子的那些教导。

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如果父母在家里经常为琐事口角;在与老人的相处中不能相互包容,总是发生争执或者发牢骚;在公共场合,例如买东西、乘公共汽车发生矛盾的时候,与他人缺少理解与友善,都会成为孩子学习的负面例子。

→一家人相亲相爱

孩子也会耳濡目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要使孩子富有爱心,父母必须从自己做起,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小事开始做起,言传身教。

陈明兴指出,在婴儿时期,父母要经常爱抚孩子,对孩子微笑,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这是孩子萌生爱心的起点。孩子再大些,家长要对孩子多加关心。说话语气温和,孩子遇到困难时,帮助孩子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等。

父母之间关系和谐,经常给对方夹夹菜、捶捶背等,出差回来时,给家人带些喜欢的礼物,语言方面不因为是一家人就可以不客气,比如:亲爱的,你辛苦了!需要我来帮你吗?歇会儿吧!别着急,不要紧,谢谢你帮我做的一切!等等。常怀着感恩的心,很容易培养出有爱心的孩子。

有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女孩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了,她小心翼翼地为它拔掉刺,让它飞向大自然。后来蝴蝶为了报恩化作一位仙女,让她许个愿。小女孩说:“我希望快乐。”于是仙女弯下腰来在她耳边悄悄细语一番,小女孩果真很快乐地度过一生。年老时,邻人问她快乐的秘诀,她笑着说:“仙女告诉我,我周遭的每个人,都需要我的关怀。”

要让孩子拥有善良的根本, 家长除了渲染好家庭环境外,还要给孩子多创设关爱他人的机会。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2018威廉希尔决赛赔率  > 家长专区 > 家庭医生

标签:家庭医生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