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 家长备战有方

编辑:

2013-06-13

(二)家长可做的主要是:

1.指导孩子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健康状态。目前,不少考生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考试焦虑症”,症结就在于“一心只读圣贤书”,生活安排得太单调。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8-1〉8”,意思是从8小时中拿出1小时运动、娱乐或休息,尽管只学了7小时,效率却胜过学满8小时。此外,散散步,听听音乐,晚上看看新闻,都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2.提醒考生安排好作息时间,不开夜车,调整生活习惯。有规律的生活和学习,形成条件反射,让自己能在白天进入最佳状态,这一点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考前,可以采用每天晚上有意识地比前晚早睡几分钟的办法,逐步调整过来。

3.创造一个温馨平和的家庭环境,淡化紧张气氛,与孩子谈笑风生或共同运动。多与考生进行心理沟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当好孩子的“心理保健员”。新年华教育的李老师说,在中考封闭训练营期间,也出现过一些学生心调节不好,紧张,压力大,但只要经常和孩子谈谈心,他们的成绩和心理就会稳定很多。

4.给孩子以自信心和勇气,给其信任和鼓励,做孩子的精神支柱。每天复习之后,考生通过回想自己这一天的收获,比如“我今天又做对了哪道题”、“我今天又发现了哪个漏洞”,对他们的一点一滴的收获都加以肯定,以此来调节情绪,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中考。

(三)注意几个切忌:

1.切忌期望过高。不少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爱把“至少要考多少分”、“一定要上什么学校”之类的话挂在嘴边,殊不知这样做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让孩子愈发悲观、焦虑,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因此,对家长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正确了解孩子的状况,你不妨告诉孩子:“只要尽到最大努力就行了!”

2.切忌制造紧张空气。为了给孩子督战助阵,有些家长刻意制造出“一级战备”的考前状态,如请假在家做“专职后勤”,晚上绝不打开电视等等。其实,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压抑、烦闷,“透不过气”来。明智的做法是,家长该干嘛就干嘛,同时,尽量避免出现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的事件,如夫妻吵架、邻居冲突等等,营造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

3.切忌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能让考生把现有水平发挥到最佳程度,在考前阶段,家长对孩子要鼓励、肯定,不要动辄批评、指责。当孩子某一次考前测验失利时,一味责骂只会让孩子更加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这时,家长最好多与老师、孩子沟通,共同找出失利的原因,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失利的阴影。

4.切忌唠叨。在孩子复习迎考期间,一些家长总爱在孩子面前反复念叨“你要加把劲啊!”、“你一定要考好呀!”等等,这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加重思想包袱。你有这唠叨的功夫,不如给孩子讲讲笑话,让他的神经放松一下。

我们不必因为孩子中考,讲话声音就放轻,电话线都拔掉,绝对不开电视机,每天要烧很多菜,其实每天微笑着迎接孩子回家,微笑着送孩子出门,做回你本色的父母,就可以了。

各位家长朋友,离中考已经时间有限,想通过这短短的时间使孩子的成绩有惊人的飞跃,是比较神话的。我们要给孩子制造和谐愉悦的氛围。因为,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考生的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适度紧张”才是最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考生才会信心十足,平心静气,精力集中,思维敏锐,答题准确。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2018威廉希尔决赛赔率  > 家长专区 > 家庭医生

标签:家庭医生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