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04-19
低龄儿童批评更重心灵承受
对于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形成的重要阶段,教育研究者提醒,家长批评低龄儿童时,一定不能超出他们的心灵承受度。
两岁以下,不主张直接批评。两岁的孩子会经常犯生活常识的错误,比如打翻玻璃杯、不听话,无论结果如何父母都必须为孩子的不小心犯错负责,而不能简单粗暴地批评孩子。
批评三到五岁的孩子,不妨直接将结果告诉他们。比如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打架了,父母可以说:被打会很痛。有家长会告诫孩子:下次打小朋友,我就揍你。这在孩子看来,他的任何行为都会引来父母同等的对待,无论做什么就会以“以物易物”的思维考虑,而无法形成对事情的对错判断。教育研究者认为,对三到五岁的孩子,批评时最好不要以正确或错误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如“你真笨”、“说了多少次都教不会”,这样容易让孩子给自己打上“我很坏”、“我就是不会做事”的标签。
建议
绝对不能对孩子使用的措辞:
1.“你为什么就不能够像谁谁。”孩子被对比,很可能增加他们本能的敌对情绪,甚至耿耿于怀。
2.“你真不懂事。”原本孩子做事就缺信心,这样的话更易刺伤他们,以后只会越做越糟。
3.“你真笨。”这绝对是最伤孩子的话,自卑、孤僻、抑郁、堕落都可能因此话而出现。
4.“你吵死了。 ”孩子生性活泼、偶尔胡闹,父母可以和他们耐心解释:我需要你安静一点,妈妈要工作。用“吵”来训斥他们,容易让孩子感觉自己被多余。
5.“给我闭嘴。”粗暴打断孩子的意见,极有可能让孩子变得懦弱、胆怯、对事情毫无主见,严重的可能会自我否定。
6.“揍死你。”可能一次两次见效,时间长了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拿他没办法,对亲子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极为不利。
标签:家庭医生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