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孩子为啥知错不改

编辑:

2013-04-18

2.价值观模糊。由于家长没有以身作则,很多孩子对正确行为产生疑惑,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于是不承认错误。如家长在孩子面前对别人撒谎,也许是善意的谎言,但孩子并不明白其中蹊跷,就学着大人的样子,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撒谎。

3.家长或老师简单处理问题。有了撒谎逃避责任的前车之鉴,尝到了不承认、大人也不会追究的甜头,孩子才会变本加厉地重复错误的行为。

4.家长或老师粗暴处理问题。惩罚是必要的教育手段,但是过度的惩罚让孩子在承认之前产生“后果扩大化”的恐惧心理,因为他们会根据以往的经历,想象坦白后的“狂风暴雨”,他们不想再次开始“噩梦”,于是咬着牙“撑住”。

5.对家长、老师的不信任,让孩子没有勇气承认。在他们的意识里,“坦白”是不可能“从宽”的,于是他们选择抗拒。坦白比抗拒需要更大的勇气,因为他们要克服的是自己的心理压力和障碍。

相关建议既要宽容,又要惩戒

何雅琳(何厝小学校长)

孩子 “知错不改”,首先要解决的是:孩子犯错了,家长该怎么办?比如孩子作业,作为家长要“盯”,“盯”的过程激励与惩戒并存。比如看到孩子哪个字写得漂亮,可以表扬;或是做作业的时间比昨天缩短了几分钟,及时给予鼓励。而如果孩子做得不好,事先就约定好惩戒措施,比如一周不能看电视等。

孩子知错不改,家长一要宽容,二要惩戒。

首先,要宽容。孩子毕竟还小,自控能力差,难免犯错。有时孩子犯错并不是有意的,作为家长千万不能挖苦、嘲笑,或是不分青红皂白大发雷霆、打骂,这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甚至会让孩子绝望。家长要以平和心态对待孩子犯错,很多时候孩子 “撒谎”、“知错不改”是怕家长“权威”,是对家长“高压行为”的一种叛逆心理体现。

其次,家长要讲究方法,对孩子的过失进行批评时要注意场合和时机(不要在人多的时候,不要在他伙伴的面前批评孩子)。家长可以与孩子制定相关协议,比如“成长合同”,与孩子协商,有些问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制定一些小目标,但不能太高,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帮助孩子分清是非曲直。

再次,家长不要单纯说教。有时孩子犯错了,他并不知道怎么改正,家长要在行动上指导孩子改正错误。比如孩子把东西弄坏了,能修的就让孩子去修,孩子不能够独立去弥补过错时,家长要一起参与孩子弥补过错的过程,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用心良苦。此外,家长要注意表率作用。比如大人做错了,也要敢于承认错误,否则得不到孩子的敬重。

最后,适当有度的惩罚,有助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可以事先与孩子规定好惩罚方式。但惩罚不是体罚和变相体罚;惩罚可以由孩子自己选择,要让孩子接受。

此外,家长可以选择开家庭会议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到家长非常重视他,鼓励孩子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

相关建议允许犯错,建立信任感

标签:家庭医生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