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11-16
第二课时 导读课:讨论、解疑、思练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了解本文的体裁写法,疏通字词句难点,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课前说话:生1:介绍一则最新信息:《美洲发现汉人村庄》
生2:偶患重病,幸师生员工背送医院全力抢救脱险,表示衷心感谢。
生3:介绍翻译文言文方法。
生4:介绍《芋老人传》作者。
师:同学们的课前说话都讲得很好。复述和补充一下,本文作者周容是个什么人?
生5:明末诸生。即考取秀才入学的学生。
生6:明亡后,他一度削发为僧,不屑和清廷合作。
师:可见他是一个很有气节的人。这篇文章就是他对当时一些没有气节的人“忘其昔日者”的社会现象的讽喻。文章有一定的思想难度,值得好好领会。为了更好地读懂课文,我想请大家先讨论一下本文是什么体裁?
生7:人物传记。
师:这里有一个条子。钟X X同学提出:以前学过的传记都记他一生的主要事迹,从生写起。而本文却从故事人手,从相国前后吃芋的不同味道来展开议论。请问属什么体裁?
生8:是寓言故事。
生7:我认为是人物传记。
师:请申述理由。
生7:“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文章开篇扣,先介绍人物籍贯。是传记文学的惯例。
生9:题目还清楚标明“芋老人传”。
生8:本文借芋老人和相国之间食芋的故事,说明“时位移人”的道理,寓深刻的道理于浅显的故事之中。是寓言。
生10:本文结构简单,人物不多。讽喻的目的明确,符合寓言的特点。
师:上面的发言很好。持之有故,以理服人。现在大家看看,哪种意见理由更充分?
众:寓言故事。
师:本文行文上是模仿史传的格式,但实质是“借题发挥,意在讽喻”(板书)的寓言。请同学们把握好这个原则来读课文。发掘课文的思想内容就会深刻些。下面,我们就大家提出的质疑,首先讨论字词句的问题。(难字“孽”的注音;慰劳、生为之饱、致抑死等词语的解释,整理从略。)
师:钟XX提出:“芋视乃学”该怎么译?
生11:这是把他的所学看做芋了,
生12:还有一种译法:芋做视的状语。译作:这是像芋一样看待他的所学了。
师:朱XXT提出:“独与妪居渡口”。既然和太婆同住渡口,为什么会独?“独”字是否用得不当?
生13:“独”在这里作副词用,是“仅”、“只”的意思。因“子佣出”,所以老人只和妪居渡口,不是作者用词不妥。
师:请注意,这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翻译时应补上什么?
生14;省略了主语。翻译时应补上“芋老人”。
师:王XX提出:“是犹可言也”,可译为“这些还可以说得过去”,也了译为“这类事还能说出很多”。请问那种译法好?
生15:后种好。因为这种现象的确还可以说出不少。
生16:前者好。因为强调指出高官们把江山社稷、宗庙、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的错误是不可容忍的。
师:两种译法都通。从语气和标点看,以前者为好。下面是何XX和巫XX要求帮助翻译难句“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芋视之者。”现在请大家给“就”、“固”、“贤”、“夫”、“者”五个字加点解释。(师生依次讨论)
师:现在请谁来补起前一分句的省略成分,并串起来翻译?
生17:然而从他没有忘记这件事来看,本来已经胜过那些连老人都当做芋来看待而不理睬的人好多了。
生18:胜过……好多了,不通。
师;对。“贤”字在这里可译为“胜过”,也可译为“比……好多了。”二者可选其一,但不要杂缛。下面是王XX提出的一段难点“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纬。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唯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要求翻译。现在请大家看书,看这段文字,写的是什么?
生19:大官们。
生20:朝中高级文武百官和在外的地方官。
师:写他们什么?
生21:写他们发生事变就屈膝投降。
生22:竟把宗庙……无不同于芋焉。
师:把握大意还不错。现在我们来扣扣字眼,看看这些高级文武官员是怎样“以今日而忘昔日”的。先请给“或、 纡、褰、帷、中衅、外乘、辄、惟、竟、以“加点解释。(师生依次讨论,略)
师:“绾黄纡紫,”“黄”指什么?“紫”指什么?在文言文中,这属什么现象?
生23:黄指黄金印,紫指紫绶带。是词性活用,形容词用如名词。
师:“揽黄褰帏”,该怎么翻译?
生24:可翻做:抓住驾御马匹的缰绳,揭开车上的帏帐。
生25:也可翻做:骑着大马,乘着大车。
师:如按后种译法,用了什么修辞格?
生26:借代。
师:这两句着重写他们平日如何?
生27:官位高,气派大。
师:而一旦朝中发生支农政变,或敌人从外部乘机侵入时,他们又表现如何呢?谁来串起来讲讲。
生28:,这些人便赶忙跪下叩头 投降归顺,只怕落后。竟然把祖宗、国家命运、自身名誉和君王的宠爱,没有不和“芋“等同看待的了。
师:根据以上事例,芋老人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29:这样看来,世上因今日忘记过去的事,哪里只是一次放下筷子不吃芋呢?
生30:指出这种社会现象比比皆是。
标签:语文教学计划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