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j
2014-03-25
2014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初三
语文教学计划初三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我任初三(1)、三(2)班,虽是优生集中班,却存在问题如下:
1.注重了对学生思维的激发,问题探讨、口头交流。忽视基础知识掌握、词汇的积累、书面表达。语文能力重要标志:除了有灵活的思维外,一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二要有丰富词汇积累。
2.对课文阅读理解不透,有囫囵吞枣现象。以本文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多角度分析总结概括上欠缺较多。
3.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是关键。
4.读课外书对丰富学生知识有帮助,但效果不明确。
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习惯积累一定的词汇,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记叙文,学习记叙生活经历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认识;诵读背诵,欣赏诗歌;合理交代记叙的要素,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掌握常用的记叙方法,学习写消息,学习写通讯。读读背背,了解大意。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积累一定的语文能力和写作能力。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良好的学习和写作习惯。
提高质量的措施:
从电视、报纸等新闻载体上找到较适宜的新闻来让学生学习、借鉴。多找一写阅读题来让学生更多的练习,也能有更多的选择。努力促进学生多看书,看好书的习惯。具体采取如下措施。
1.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积累丰富的词汇,并结合具体实际运用,采用竞赛、多媒体等,形象、直观、大容量,扎扎实实把该积累的词汇作为学生语文的积淀,实现每学期积累词汇的目标。
2.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经验,生活世界和社会、科学世界紧密联系。比如学习《巴东三峡》搜集三峡的电视软件资料,直观现象展示给学生并与课本结合。学习《生命之舟》将电视剧《惊涛骇浪》等现代化的真实情景,再现给学生,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将学习语文富有时代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不断吸纳先进的语文教学理论和方法,深入挖掘文本,借助资料分析教材,驾驭教材,对文章把握有自己独到见解,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实,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提升求异思维和感悟能力。
4.作文采用全批、抽批、面批,学生互批等方法,快捷、及时反馈给学生,及时指导、评价、交流,激发写作动力,同时结合每周两篇随笔指导、交流,用最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受感染的学生作品启发,激励学生写作,把作文教学落到实处。
5.指导学生读书和写好读书笔记,每周一节交流随笔和读书笔记课,形成丰富、生动的语文学习过程,避免死读课本和读死书现象。
6.大多数学生已有自学课文的能力和习惯,加强指导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的效果,督促学生按时及时自学并能提出问题,质疑、探讨。
7.做好每月的月考和考试总结,分析每一个学生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及时鼓励、表扬,及时对一部分较差学生指导,帮助,使其尽快赶上来。
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沁园春 雪 2课时
雨说 2课时
星星变奏曲 2课时
外国诗两首 1课时
第二单元:
敬业与乐业 3课时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2课时
傅雷家书两则 2课时
致女儿的信 1课时
第三单元:
故乡 3课时
孤独之旅 3课时
我的叔叔于勒 2课时
心声 1课时
第四单元: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课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课时
短文两篇 1课时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课时
第五单元:
智取生辰纲 2课时
杨修之死 2课时
范进中举 2课时
香菱学诗 1课时
第六单元:
陈涉世家 3课时
唐雎不辱使命 2课时
隆中对 2课时
出师表 1课时
词四首 3课时
教学活动:
一周新闻记要,收集新闻比赛
报道好人好事,学习写消息,学习写通讯
语文知识抢答竞赛
说成语故事比赛
诗歌背诵比赛
普通话讲演比赛
社会采访与写作。
写作教学计划:
1、安排十次整篇作文实践,其中两次为自由写作实践,可以自由自在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八次命题作文。
2、作文教学重点:
A、记叙文(侧重人物刻画、动物描写) B、消息 C、通讯 D、寓言
3、 作文参赛计划:
A、参加全校国庆征文及新概念作文竞赛。
B、鼓励学生在全国优秀报刊投稿。
相关推荐
标签:语文教学计划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