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编辑:

2016-03-09

课件展示: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此处学生也许会存在把握不准的情况,教师可适当引导解决

参照课文内容即可,不必补充更多内容。

(“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教师可以据P9小字部分内容,结合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帮助学生分析: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是个人的高度集权)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模式形成的背景如何?

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结合我国实际 ,引导学生用生产力标准分析产生弊端的原因及其造成的结果,思考解决弊端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总结斯大林模式的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弊端。

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回答:当时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领导国家的权力需要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对付外部的挑战。同时由于当时苏联的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比较容易产生个人崇拜,导致个人专断。

学生可参考P10四点“斯大林模式”弊端,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国民经济各产业比例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三农”问题、保护资源与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等,言之有理即可。

学生很可能照本宣科,教师应根据情况略举实例解释说明

此处对于学生来说总结较为困难,教师应作相应讲解

通过设问,既能联系八年级所学新中国历史知识,又能结合政治课知识;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点到为止即可,不必充分展开论述。

最后,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一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课后练习:

①列出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②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的工业化相比,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

在教师引导下回答: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以上就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相关链接:

人教版初三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教学计划: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3单元教学计划: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