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lz
2016-09-22
提前做好教学规划,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新课时的教学思路,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老师提供的初二历史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计划,希望在老师的教学中能够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在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传入中国。
(2)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
(3)掌握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能力目标
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对历史进行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近代科技成果的图片,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师生互动方式,通过提问、欣赏、表演、讨论完成有关知识的处理、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脑习惯。
(3)学生自主编排小品: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现辛亥革命前后的习俗、礼节和称谓等变化,从中体验变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但是,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教学重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重点突破:
(1)用大量的图片、音频资料等,增强学生对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变化的感性认识。
(2)通过学生表演的短剧来使学生深刻体会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层面以及对近代进步思想的更深思索。
●教学难点
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感,形成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难点突破:
由于社会生活出现的变化是由西方文明传入导致的,所以在教学中应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一方面是以中华民族沉沦为代价,另一面对中国来讲也是进步的体现。这些认识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实物图片、对比照片、音频资料等辅助讲解,并指导学生编排短剧,从而创设情境,在引导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1)讨论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归纳,最后得出结论)
(2)自主式教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式学习)
(3)情景体验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展示学习的成果,创设历史情景,在感悟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4)讲述法、讲解法。(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师授课及学生展示都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学习)
●课前导学
(1)发给学生预习提纲,全方面、多角度地进行自主学习。
(2)了解近代由于西方工业社会文明的传入,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情况。
(3)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展示小组的主要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图片、音频资料
学生准备:编排历史短剧;准备所需道具;查阅相关资料;制作简单幻灯片
●教学渗透点
(1)在讲授“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这一子目中,引导学生思索近代交通工具出现的原因,如何理解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带给中国的变化。
(2)在讲授“文化生活的变迁”这一子目中,可引领学生对比新旧照片,感悟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的改变。
(3)在讲授“近代社会习俗变化”这一子目中,帮助学生自主编排历史短剧《体验民主》,通过在全班选定角色、设计人物对白、推敲人物动作、引导观察思索等一系列教学过程,逐步使学生深刻体验辛亥革命前后习俗、礼节和称谓等变化,并从中体会变化的意义。
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更好的再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及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历史学科中真正发挥其主体地位,通过自身演绎寻求历史、思索探究。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二历史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计划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历史教学计划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