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lz
2016-05-05
学校会要求我们完成学习作业,威廉希尔app 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初一下册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选择!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的思考
我总在思考,我的课堂中该怎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呢?
第一次授课,我用的是读写结合来领悟文章的思想,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新课标所强调的。课堂中,我让学生写军需处长所想的同时希望学生深刻理解军需处长的高尚精神,我想,这是不是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呢?
第二次授课,我让学生深入挖掘军需处长神态描写那一部分,让学生品读体味其中的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入情入境地走进文本,理解军需处长和红军的崇高精神境界。我希望用选点品读和读、想、说三者结合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中心,在学生感悟到中心后重又走出文本,再通过写碑文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内化。我想,这应当也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吧?
2、工具性是实现人文性的基础
我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所谓“披文入情”,就是要从这个“外壳”入手,解决最基本的字词理解的问题,这样才可以谈得上感情的升华,人文的渗透也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丰碑》一文的思想主题无论是军需处长的精神也好,红军精神也罢,都还是容易把握的,学生的理解也不会有很大的困难,但容易走入的一个误区是“得意而忘言”。在轰轰烈烈的情感渲染背后,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淡出了舞台。所以,备课之初我就将语言文字训练摆上了重要的位置——想象说话,延伸句写话,紧紧围绕课文中的句子抠出字词句背后隐含的深意,有感情朗读等都是我选用的教学方法,我希望学生是在这样的听说读写过程中最终领悟到文本的思想的,我想这样的教学也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再看看自己的授课。
第一次授课的过程中,我犯的最大的毛病就是教师的激情胜过了学生的活动。课一开始,我就激情引读(风更狂了……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导出了“丰碑”一词;引导学生理解“镇定、安详”时我又以“面对死亡……,面对战友……”来激情引导,学生很容易就说出了我想要的所谓情感主题;最后我又以“雪山有幸埋忠骨,哪怕它风狂雪更大”这样的语言总结课文。一堂课,自己感觉激情澎湃,但是回头再看看自己的课堂,我不知道学生上了这堂课后,学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理解了军需处长的精神,受到了军需处长精神的感染熏陶,这仅仅是我的语文课要留给学生的吗?我又犯了大忌了!教师的激情在课堂上是会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对学生很快地走进文本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但课堂是学生的,不是教师的舞台!学生的活动才是课堂的主体。一堂好课,必定是学生激情澎湃、语文活动充分、语言训练扎实的课,是学生内部的充分活动的课;况且,激情并不都是感叹号,不见得就是响亮的朗读声,学生在内心世界语文活动的汹涌澎湃可能体现在他专注的眼神中,投入的学习状态中啊……
第二次讲课,我对设计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中心主题进行了调整,将军需处长的精神升华到红军精神,我认为这样的中心是对文本的更高一个层次的理解,此是其一;其二,将想象写话删去,我认为那样的写话很容易导致学生脱离文本进行学习,导致课堂教学游离于文本之外;其三,紧紧抓住军需处长外貌、神态描写的句子进行深入挖掘,在理解上下文,读懂字句后面隐藏着的意思的语文训练中去理解中心思想;其四,强调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身为军需处长,他给自己留一件棉衣无可厚非,但,我们看到的却是……,作为一个普通战士,他给自己留一件棉衣一点都不过分,但,我们看到的却是……,作为一个 “老”战士,他为自己的亲人考虑一下,给自己留一件棉衣一点都不过分,但我们看到的却是……”用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在读的时候充分感受军需处长的无私,“冻僵,冻僵的人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神态,但,我们看到的却是……,”用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在读的时候充分感受军需处长的无畏的革命精神。然而,限于自己的教学素养,课堂上我并没有真正做到。
3、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思考
教学方法有很多,讲授、情境教学、探究教学、读写结合、课外拓展、合作学习等等诸多教学法让我感到“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无论是什么方法,只要对学生的学习有益,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对于自己的课堂适用,就可取。当然,我要面对的是 “消化”的问题。《丰碑》之教学,我主要用的是读与思相结合、读与写相结合、读与说相结合的方法,再创设情境、拓展内容,以求达到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内化知识,内化情感。
第一次授课,我的重点是让学生想象写话军需处长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在想象写话中理解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做到读与写的结合,出示了延伸句写话的材料,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走进任务内心世界进行情感体验,最后让学生走出文本,“情动而辞发”写丰碑。
第二次授课,我的重点有所转移(根据学情的不同,预设的也不同)。我将重点由写转化到了对基本词句的理解上,利用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充分挖掘描写军需处长神态外貌的词句,抠出“贴”、“老”、“镇定、安详”背后隐藏着的含义来让学生自主理解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而,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本身对课堂的调空能力相对薄弱,因此读这一环节并没有有效进行,相反,在理解军需处长外貌神态描写这一段时分析得有些混乱,在此纠缠不清,既浪费了时间,也将学生的理解带进了死胡同,课堂陷入了僵局。
预设与生成这一个矛盾的问题便突显出来了,课堂是生成的,动态的,预设是静态的设计,课堂中不能没有预设,但是我却无视生成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设计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贴”字体现的军需处长的无私,然后引导学习“镇定、安详”背后体现出来的军需处长的无畏的革命精神。但是学生在说了无私的精神之时遇到了一点阻力,突然转向说军需处长的无畏精神,这与我的预设有些出入,我被学生的理解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努力想把学生拉回对“无私”的理解上,这样几个回合的拉锯,教学的思路便被打乱了,我设计好的课堂语言似乎也派不上用场了,直接导致了这一段落分析的亢长无序,杂乱无章。现在再想这个问题,当时只要顺势让学生先说无畏又如何呢?再想想,理解“贴”,学生遇到的阻力并不是很难解决的,当时要是就让学生好好读一读这一句话后再说,相信学生对其中“紧紧地贴”一定会有所感悟的。以读代讲,以读入情,以读悟情又何尝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呢?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引导乏力,引导无方,引导及时,课堂上拘泥于预设,这是我这堂课的一大败笔。
现在是不是感觉威廉希尔app 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的初一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相关推荐:
标签:教学反思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