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j
2013-12-03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小编准备了历史教案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五代开始的时间、五代的名称和统治地区;后周世宗改革的内容和作用;北宋的建立;宋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结果。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五代十国时期军阀间的不断混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广大人民的愿望。
2.王安石变法尽管最后失败了,但它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次重要的改革,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后周世宗与王安石变法)。
重点和难点
(一)本课重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王安石变法。
(二)本课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教学手段
1.制作幻灯片《五代十国形势图》、《辽、北宋、西夏形势图》、《禁军人数激增》。
2.制作表格:《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 教学思路和学法指导
(一)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事先制作幻灯片和表格,通过课堂演示幻灯片,引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二)对现行教材合理加工和重新组合。设置问题情境时,由浅入深,启发诱导,审时度势,把教材内容转变成为学生最易吸收的知识结构。通过讲授,化未知为已知,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简明,从而使学生把知识结构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语言精练而富有感染力,使学生从精神上得到升华,把知识学习和思想教育融一体,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机统一。
(三)把“讨论法”引人课堂,实行合作教学。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达到共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四)指导学生用“列表法”进行课堂练习。事先预制表格,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抽几名同学完成。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在填完表格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知识比较,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注意整理知识框架,强调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结构。最后给学生提供进一步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我们知道,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时期。但到了后期,经过一系列动荡之后,唐政权千疮百孔,名存实亡,终于907年灭亡,中国封建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那么,唐朝灭亡后,中国的政治局面如何?在政治舞台上又发生了哪些大的事件?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9课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二)导学新课
板书:第9课 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一、二自然段。
1.“五代”和“十国”有哪些含义?它从实质上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历史局面?
2.后周世宗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如何?
板书:五代(907)十国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评。
演示幻灯片《五代十国形势图》。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讲明加“后”的原因)。
此后的五十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那时候,南方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可以看出,这时的政权四分五裂,更迭频繁。比如五代,50多年里就更换了5个朝代,也就是说,谁兵强马壮,拥有重兵,谁就当皇帝,那么,这种政权的实质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藩镇割据继续扩大
教师总结:正因为如此,军阀之间混战不休,人民生活十分疾苦,渴望统一,到了五代十国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五代中的最后一个君主周世宗就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所进行的政治改革,加快了统一的进程。那么,周世宗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作用如何?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评。
周世宗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安抚流民,(2)减免赋税,(3)惩治贪官,(4)整顿军队。经过改革,经济得到了恢复,疆土得以扩展,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那么,这种分裂割据局面又是怎样结束的呢?
教师提问,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1.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
2.能否说北宋结束了分裂局面,就是统一中国?
板书:陈桥兵变
北宋建立
960年 东京
生答师总,:赵匡胤原来是后周禁军的最高将领,掌握着军事大权,此时后周皇帝年幼无知,赵匡胤就想取而代之。960年的一天,正值正月初一,宫内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君臣正欢度新年。突然,边关告急,慌乱之中忙派赵匡胤出兵迎敌,赵匡胤率军到达陈桥驿却按兵不动。晚上,赵匡胤假装喝得酪酊大醉,其他将士密谋来到他的卧室,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故意推辞,众将士早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随后跪倒,高呼“万岁”,这样,赵匡胤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皇帝。可以看出,赵匡胤当上皇帝就是因为他手中握有重兵,是五代“谁兵强马壮谁就当皇帝”的继续。
板书:五代(箭头指向)陈桥兵变,写上“继续”。
北宋建立后,又陆续消灭了十国政权(箭头指明北宋消灭了十国)。这样,北宋就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在这里,我们只能说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而不能说是统一了全国。因为这时期与北宋并立的还有强大的辽等少数民族政权。请看屏幕,教师演示幻灯片《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对于垂手可得的皇权最明白不过,怎样才能把这个皇位坐稳呢?于是他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政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阅读课文,分小组讨论,归纳有几个方面。
板书: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学生回答:a.杯酒释兵权
教师总结: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赵普是如何建议的?请同学们看书上的材料。
稍夺其权—夺去他们的权柄
制其钱谷—控制他们的财政
收其精兵—收回他们的兵权
所以,宋太祖一上台就着手削夺朝中大将的权力,他即位的第二年,有一天宴请石守信等大将。席间,宋太祖长叹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当上了皇帝又睡不着觉。”大将忙问原因。宋太祖答道:“假如有一天,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也把黄袍加在你们的身上,那就由不得你们了。”石守信等大将忙问怎么办。宋太祖说:“你们不如废弃兵权,多买良田美宅,欢乐一世,君臣无猜,岂不很好?”石守信等大将领会皇帝的用意,第二天全部称病辞职,交出兵权。可以说,宋太祖不费一兵一戈,轻而易举地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消除了“陈桥兵变”这种事情再发生的隐患。
板书:杯酒释兵权(箭头指向)陈桥兵变,写上“消除”两字。
那么,宋太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b.派文臣做地方官
C.另派官员管理财政
d.编禁军
这样,地方上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了中央,防止了藩镇割据的重演。
板书:b、C、d(箭头指向)藩镇割据继续扩大,写上“防止”两字。
刚才大家归纳得非常好,我们把这几项措施综合在一起,给大家半分钟时间,反复读一读,过一会,请一位同学起来复述。
(学生复述,教师鼓励)
大家进一步考虑,宋太祖采取这些措施有没有好处?(有)有什么好处?(加强了中央集权)应该说,这些措施在前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给国家带来了极大弊端,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方面,北宋政府派文臣做地方官,另派官吏管理财政,无疑增加了官的人数,再加上每年科举人数的增加,就慢慢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官多,国家的财政支出就多。另一方面,军队不断扩充,(放幻灯片《禁军人数激增》)为了维持这支庞大的军队,每年国家要支出财政收入的50%—70%。这样,政府人不敷出,财政出现了危机。再加上土地兼并,阶级矛盾尖锐,另外还有辽、西夏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板书:王安石变法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王安石的插图,介绍王安石的生平事迹:王安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读书非常广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术、小说无所不读。他很早就显示出政治才能。年轻任知县时,为当地兴修水利,博得了百姓的尊敬。他任地方官多年,锻炼了才干,对社会现实有深刻了解。宋神宗即位以前,就读过王安石上皇帝的万言书,非常欣赏。即位后,他把王安石召到中央,恳切询问变法谋略。王安石指出,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军队没有战斗力,国家财政亏空,官吏习惯于得过且过,这样下去是危险的。他提出改革的具体办法,宋神宗坚定了变法的决心。变法期间,由于遭到大地主等的坚决反对,宋神宗罢了他的官,虽然后来又重新当政,但无法贯彻自己的主张,又辞去职务。1086年,在江宁去世。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
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如何?(概括两点)
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几项?这些措施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王安石变法变的到底是什么?
4.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应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投影: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
名称
新制
旧制
目的和作用
青苗法
官府向农民供种子、贷款,农民20%利息偿还
农民只能向高利贷者借钱,利息高
限制大官僚,大地主及高利贷者的利益,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赋税收入
募役法
征收役钱,不服役官僚也要交纳役钱
官僚地主不服役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
官僚隐瞒土地,不纳税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生产
保田法
把农户以保、大保为单位编制,两个以上的出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也可增加国家的军事力量
教师逐条分析内容(与旧制相比较)、作用,然后请同学们齐读一遍。教师总结:虽然王安石变法给政府带来利益,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a.用人不当,b.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仍然给我们以启迪。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应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从王安石变法的得失中总结)
学生们结合所学的知识,按座位分成四个人一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提出个人见解。教师在学生间巡回指导,观察学生,预测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随时应变。学生将小组讨论的情况进行全班性的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时地激励与控制。如果有的发言言之有理,有史有论,应给予鼓励,而对一些立论偏颇,或者过于空泛的发言,则应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把他们引入正题,并能从问题中总结经验,给学生以启迪。
教师总结:
(1)目的:挽救封建统治危机,富国强兵。
(2)措施:变法维护了农民的利益,维护了北宋政府的利益,对大官僚大地主及高利贷者不利。
(3)成就:新法推行后,政府的收入有所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全国各地兴修水利一万多处,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4)败因: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新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几乎全部被废除。
的确,分析完了王安石变法,我们应该认识到:当一种制度或体制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时候,那就必须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在改革的过程中,新生事物必然要遭到旧势力的阻挠,道路是艰难的。只要有益于社会发展,那么我们应该坚定立场,加大力度,这样才有可能把改革进行到底。
询问同学对每一个问题有无补充或新想法,还有什么疑问。教师解难释疑。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了解了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而北宋的建立又是五代的继续,北宋陆续消灭了十国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并没有统一全国。为加强统治,北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既防止了陈桥兵变的重演,又消除了藩镇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同时又导致了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膨胀,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就有了王安石变法,变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由于用人不当,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最终还是被废除了。
(四)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五代分布在北方,十国分布在南方
B.陈桥兵变实际上就是北宋的建立
C.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D.王安石变法只是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并没有维护农民的利益
2.1069年,任用王安石变法的是( )
A.宋真宗 B.宋仁宗 C.宋神宗 D.宋钦宗
3.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B.后周的强大,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C.北宋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五代“谁兵强马壮谁就当皇帝”的继续
D.王安石变法并没有触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二、活动建议
分小组讨论:你怎样评价后周世宗和王安石这两位历史人物,并把讨论的结果写成短文,从而掌握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教案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相关推荐
标签:历史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