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故乡》

编辑:sx_zhanglz

2015-09-07

2015年中学开课了,同学们又开始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为了帮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我们整理了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供老师同学参考。

教学目标:

1. 学习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重点)

2. 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难点)

3.认识旧社会农民痛苦的根源,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第一课时

一、 导入:以前我们学过《少年闰土》,这篇文章就是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故乡》。

下面我们先对小说的常识进行一下复习。

谈谈小说:

1、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

2、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说。

3、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4、 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

5、 故事情节结构: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序幕、尾声)

6、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1918年5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创作,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36年病逝于上海。

主要作品集:

1、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

2、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1922—1935)

3、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 原名《旧事重提》)

4、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

5、翻译作品: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等

6、杂文集十六部《而已集》、《二心集》 等

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风筝》、《藤野先生》

写作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在故乡,他目睹了故乡的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希望”的破灭,心中感到无比的悲哀。1921年,作者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收入小说集《呐喊》。     小说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是作者所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不能指作者自己。文中的闰土是以鲁迅家乡的农民章闰水为原型的。

三、 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 快速默读课文,识记字词。

2、 梳理情节结构。

3、 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的?

4、 依据小说的线索,可以把小说分为三部分,怎样分?

四、 整体感知:

1、 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 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2、 题为《故乡》,请你根据时间顺序,在“故乡”前再添一个字,概括小说内容。依此划分结构。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5)回故乡: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和目的。   第二部分(6-77)在故乡: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一层(6-8)写老屋的冷寂和母亲的神态,以及“我”与母亲商量搬家的事情。

第二层(9-33)“我”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第三层(34-52)刻画了圆规杨二嫂的市侩嘴脸。

第四层(53-77)写“我”见到了愚昧麻木的中年闰土。

第三部分(78-88)离故乡: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五、合作学习

阅读1—5段,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第1段中的“冒了严寒”说明什么?

2、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现在是不是觉得新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可以帮助到大家。努力哦!

相关推荐:

2015初三语文教案格式:《范进中举》

2014-2015初中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谈骨气》  

标签:语文教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