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陈涉世家教案集(二)

编辑:

2014-12-26

第二课时

一、巩固导入

检查背诵第1段。

二、导解课文

讲解课文第2段。

(1)朗读。两名同学分别朗读第2段。

①注意字音、句读。读毕,着重就字音、句读酌情讲评。

②第2段主要写什么?

(2)疏通词语、句子。

①“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守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明。失期,法皆斩。”

“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二世”,秦二世,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位,称为二世。“发”:征发。“闾左”:秦代居里门左侧的平民;“闾”,里门。“適”:同“谪”,责罚。“戍”:防守。“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屯”:驻守。“次”:编到。“当行”:应差;“当”,值,承担;“行”,行列,古代军制二十五人为一行。“为”:担任,当。“屯长”:戍边军队中的小吏。“会”:适逢。“度”:估计。“失期”:超过预定的期限;“失”,耽误,错过。“法”:依照秦法规定,名词作状语。

②“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城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乃”:于是,就。“谋”:计议,商量。“亡”:逃亡。“举”:起事,发动。“大计”:重大的谋划,这里指起义。“等”:同样。“死国可乎?”为国而死,好吗?“死”,为动用法,为……而死。“天下”:天下人。“苦”:苦于,为某种事物或境况所苦。“也”:表判断。“当”:应该。“乃”:是。“以”:因为。“数”:屡次。“谏”:直言规劝。“故”缘故。“将”:统率。“或”:有人。“多”:只是。“爱”:爱护。“怜”:喜爱。“以”:认为。“为”:是。“诚”:如果。“以”:把。“诈”:假装。“为”:作为。“唱”:同“倡”,倡导。“宜”:大概。“多”:数量大。“应”:应和,响应。“然”:正确。

③“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乃”:于是,就。“行卜”:去占卜。“指意”:意图;“指”,同“旨”。“足下”:对对方的敬称。“然”:不过。“之”:代足下事。“念”:考虑。“威众”:在戍卒中取得威望。“耳”:“而已”的合音,罢了。“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于是用朱砂在帛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丹”,朱砂;“书”,写;“帛”,丝织品;“王”,称王,成就王业。“罾”:鱼网,这里意为网捕。“烹”:煮。“书”:字。“固”:本来。“以”:已经。“怪”:意动用法,以……为怪。“之”:代鱼腹中书。“间”:乘间,暗中。“之”:往。“次所”:临时驻扎的地方;“次”,停留;“所”,处所。“丛祠”:乡野林间的神祠;“祠”,庙堂。“篝火”:笼罩的火;“篝”,竹笼。“狐鸣呼”:装成狐狸嗥叫声呼喊。“旦日”:天明时。“往往”:处处。“目”:看,注视。

(3)感知内容。

第2段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哪些史实?

――本段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如下史实:①起义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参加者及其人数。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闾左適戍渔阳”的九百人举行推翻秦王朝的起义。②起义爆发的原因。“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造成社会普遍的怨愤和仇恨,这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斩”,秦朝严酷的法令逼使戍卒揭竿而起,这是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③起义前的谋划、准备。陈胜、吴广商定假公子扶苏、楚将项燕之名以号召天下,争取响应,借鬼神意旨以威服士卒,笼聚人心。

(4)质疑和讨论。

①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在段中画出有关句子。

――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苛重的劳役和残酷的刑法。“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一次征发就达900人,可见当时徭役之重;“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统治者逼迫出来的。

②陈胜、吴广是怎样谋划起义的?怎样看待他们所采用的迷信手法?

――首先,陈胜、吴广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秦王朝的残酷统治及广大平民百姓的怨恨之情;同时,陈胜还分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提出借扶苏、项燕之名“为天下唱”的主张;最后,他们为起义制造舆论。采用“丹书鱼腹”、“篝火狐鸣”等迷信方式,这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斗争策略,说明陈胜、吴广的足智多谋。

③这一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语言、动作、外貌)

――以记叙人物的对话为主,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了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能。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2段。

2、整理第1、2段中“之、为、以、当、行、次”的用法和意思。

标签:语文教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