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教案:故乡教案集(三)

编辑:

2014-12-24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小说运用对比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体会富有哲理味道和深刻意蕴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突破方法:设计表格让学生对比小说中的人物二十年前后在外貌、动作、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等方面的变化,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准确而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和“换词比较”的方法,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深刻用意,感受语言的韵味。

难点?感悟小说主题,领会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

突破方法:通过创设“三个故乡”的大讨论,即对“过去的故乡——现在的故乡——未来的故乡”的认知与理解,让学生深入小说,体会作者给予不同的“故乡”不同的情怀。然后通过探究“谁的故乡”的问题,理解小说在表现社会生活方面的普遍意义,领会鲁迅对人们的启迪与呼吁。

教学方法

1.对比阅读法:培养学生通过前后联系、比较分析来提炼中心的阅读习惯。如分析闰土这一形象时,就抓住其前后巨大的变化,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前后联系、比较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2.点面结合阅读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由“点”到“面”,以“点”带“面”,同时又要站在“面”上看“点”,加深理解,提升认识。如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一方面透过作者的故乡看当时的社会,一方面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看作者的“故乡”,点面结合,学生就能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诵读入“题”

屏幕显示:(席慕容的诗歌《乡愁》)

乡 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教师引导学生仿照上面的诗歌,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说说自己心中的故乡)

引入课题:故乡是飘零落叶的根,是漂泊游子的归宿。每逢回乡时,我们心中总是难掩激动与期待。光阴流转,二十年倏忽而过,故乡现在是何种模样?“我”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到曾经魂牵梦萦的地方的呢?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回《故乡》。

标签:语文教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