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0-29
补充说明:讨论一般限制在课文范围内。在水平较高的教学班也可以延伸到历史上的曹操其人,这样两相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小说作者是站在封建正统的立场上来描写曹操的,从而正确地评论杨修的死因。
二、试以下边两件事为例,讨论曹操的性格。
1.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下令来日进兵。……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2.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
此题也是一道开放题,意在使学生认识曹操的复杂性格。
1.揭露曹操的虚伪、奸诈。曹操决不会杀他的爱将夏侯,但也要装装样子,以遮盖众人耳目,表示自己能公平地处理这件事。下令“厚葬”杨修,则表示他有悔悟之意,借以收买人心。
2.曹操追杀匈奴使,表现他复杂的性格和心态。对于曹操的作法,学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认识,必然对他们分析曹操的性格带来多样性。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三、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明了。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4.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此题意在使学生熟悉文言的表达方式,能简洁明了地将它转换成当代口语。不要搞“字字对译”,意思相合即可。
1.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
2.(曹操)装着吃惊的样子问道:“谁杀死了我的近侍?”
3.丞相并不在梦里,你才真是在梦里啊!
4.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答教》的)条文来回答。
教学建议
一、教学此课,首先要让学生熟悉课文,掌握课文中重要的细节,为此后的讨论奠定基础。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读课文。介绍作者和《三国演义》在三五分钟以内完成。可以按以下步骤教学:
1.指出故事发生的时间(219年夏)、地点(阳平关外)。
2.试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解释词语,可以对文中涉及的人物作简短的介绍。
3.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可以给予点拨,帮助学生掌握内容要点。
4.学生复述课文,先述当前发生的事,然后结合练习一第1题复述过去的事(即杨修“数犯曹操之忌”的经过)。
二、分析曹操的形象和认识杨修的死因,是否要联系史实进行分析,则要根据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来决定。讨论结束后再留一个作业 题,让学生在课外搜集一些有关曹操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
有关资料
一、作者和《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
二、曹操立太子的经过
建安二十一年(216)夏五月,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过了一年又五个月,到二十二年冬十月才立曹丕为魏太子。为什么会拖了这么久呢?《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里如下一段话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每进见难问,〔植〕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封临侯。太祖(曹操)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励,饮酒不节。文帝(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从这段文字也可以看出曹丕、曹植的嗣位之争何等激烈。
三、怎样评价曹操其人和小说中曹操的形象
标签:语文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