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songyn
2014-06-13
2014年初中八年级语文岳阳楼记教案
由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的,祝您学习愉快!
课题
26.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具”“属”“观”“或”“开”“一”“夫”“微”“先”“后”“进”“退”“景”“归”“极”“制”“以”“得无”“然则”等;注意4个字的写法:“谪”“晖”“霪”“偕”。
2.翻译重点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微斯人,吾谁与归?
3.读准、读顺并背诵课文。
4.品味优美语言,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写法。
5. 理解作者阐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学习重点
积累重点文言词汇,读准、读顺并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品味优美语言,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写法。
学 习 过 程
备注
六、布置预习
1.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及工具书学习、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2.读顺课文(字音准确,停顿恰当),疏通文意。
3.你有怎样的疑惑?
第一课时
一、 预习展评
指名五个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一些词语的读音和句子的节奏。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具”“属”“观”“或”“开”“一”“夫”“微”“先”“后”“进”“退”“景”“归”“极”“制”“以”“得无”“然则”等;注意4个字的写法:“谪”“晖”“霪”“偕”。
2.翻译重点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微斯人,吾谁与归?
3.读准、读顺并背诵课文。
三、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一:“具”“属”的通假;“观”“或”“开”“一”“夫”“微”“先”“后”“进”“退”“景”“归”“极”“制”“以”“得无”“然则”的意思。
预设问题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翻译。
四、精讲点拨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示例: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五、当堂达标(20分)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0分)
(1)增其旧制( ) (2)横无涯际( )
(3)属予作文以记之。( ) (4)百废具兴( )
(5)予观乎巴陵胜状. ( ) (6)在洞庭一湖。( )
(7)朝晖夕阴( )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9)前人之述备矣。( ) (10)春和景明(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 ) (4分)
A.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 B.南极潇湘/初极狭
C.薄暮冥冥/日薄西山 D.而或长烟一空/或王命急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六、布置预习
反复朗读课文,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
1.本文运用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请找出来并概括各段的段意。
2.文章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哪些?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景和情分别是什么?
3.作者的览物之情又是什么?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抱负?
第二课时
一、 预习展评
结合表达方式,概括各段的段意。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品味优美语言,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阐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三、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一:文章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哪些?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景和情分别是什么?
预设问题二:作者的览物之情又是什么?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抱负?
四、精讲点拨
1.“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2. 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五、当堂达标
(一)必做题(20分)
1. 《岳阳楼记》是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 ”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 ”的远大政治抱负。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
2.文章抒写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 ”的感情(根据原文意思填写,4字);二是“ ”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原文句子填写)(3分)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 作用。 (2分)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 。(2分)
(二)选做题(10分)
游白水书付过①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縋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俯仰度⑨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⑾弄珠璧。到家,二鼓⑿,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縋(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⑦倒行:顺来路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⑾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食余甘煮菜 ②顾影颓然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4.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六、布置预习
学习心得
初中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标签:语文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