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xf
2016-04-20
提前做好教学规划,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新课时的教学思路,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老师提供的八年级数学第11章第4节教案设计,希望在老师的教学中能够有所帮助。
11.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由于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图形相等或不等的重要工具,为此,本章安排了11.4节”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11.5节”几何证明举例,内容包括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等《标准》列出的有关定理,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即可以使学生体验全等三角形是证明图形性质的有力工具,同时也为学生学会综合法证明选取了良好的素材。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测某些结果。这是以前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主要推理方式;而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出发,按照规定的法则(包括逻辑和运算)证明结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的正确性,是今后在空间与图形中的重点学习的另一主要推理方式,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本课时是在学习了“定义与命题、为什么要证明、什么是几何证明”之后,已经知道了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初步了解综合法证明几何命题的格式和步骤,本节课是以三角形问题为载体,初步学习综合法证明的第一课。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两个推论证明方法的探索,
教学难点:通过一题多解和多题一法等方式,体会辅助线的作用和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学习了角、平行线、平面图形的认识,轴对称图形以及全等形与相似形等内容的基础上安排的,在这之前,学生忆积累了一定的观察、实研、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经验,探索出了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具有了一定的作图、表达的技能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因此,学习平面图形性质的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格式,在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等方面已有了充分的积累,本课的学习已势在必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尝试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两个推论”的证明;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辅助线的作用,体会转化思想;
(2)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两个推论证明方法的探索,培养学生猜想、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一题多解和多题一法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问题推理证明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设计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学法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讲课时,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其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应用结论,从而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前印发导学案
五、教学实施过程
看完威廉希尔app 初中频道推荐的八年级数学第11章第4节教案设计,相信老师对教学设计、规划也有了更清楚的掌握,更多参考资料尽在威廉希尔app 。
相关推荐:
标签:数学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