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9-11
时 间:1915年9月
标 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课堂讨论——突出重点
抛出问题: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对于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抨击他?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分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封建落后性和危害性方面入手。然后请每一组的“新闻发言人”发言,引导学生总结出对封建的专制、迷信和旧文学等方面内容。对于有新见解的学生要加以肯定,从而导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三提倡、三反对”。突出民主和科学两面新文化运动的大旗。
照应课堂开始之前的文章赏析,对封建旧思想文化重新认识,深化学生对封建旧思想文化危害的理解。
“这是新文化运动对旧的事物和思想的抨击,而对于新的事物和思想有没有作用呢?”用这样一个问题来过渡到新文化运动的新阶段,同时也为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作出的铺垫。
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由老师来对这些内容作一个交待,目的让学生清楚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的过程,也正是由于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才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了可能。
抛出问题: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那我们中国该怎么办呢?
通过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得出中国向俄国革命学习,以俄为师,走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道路。从而导出这个阶段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以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分析的方式来突出重点,比较前后两阶段内容、指出内容上的变化,也就决定了新文化运动形成两个阶段。
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如“毛泽东、周恩来等在中国革命中的伟人,在李大钊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才走上革命道路的,思想指导行动。进步的思想对行动起积极作用,退步消极的思想(如法轮功)则对行动起消极作用。在学习这一课后,我们再来对小学时的‘胸怀大志、伟大抱负’重新审视。”“既然毛泽东等世纪伟人他们思想转变让我们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那么同学们思想更进一步的话,我们中国就会早日富强!”
深化理解——启发思维
在对新文化运动前期及后期主要内容的学习,就已经对其影响搭建了一个清晰的思路:新文化对于封建旧思想和对于新事物的作用各是什么,启发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考,按初二学生的水平应该能够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归纳出来。对于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及时予以肯定表扬。可以通过如下表格来完成:
新 文 化 运 动 的 影 响
对于旧事物
对于新事物
最后提出深化本课的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新文化运动对这些领域各有什么样的作用?”旨在在学生在学习本课的同时,也是对本学习主题内容的一个总结与回顾,加深对近代化的理解。
复习巩固
小结本堂课的内容,要求:1、落实本堂课的基础知识,2、让学生从宏观总体上把握整篇课文。并完成课后的学习测评,学习活动拟再安排一节课时间来进行新文化运动期间新诗的朗诵,重新回到新文化运动的情景,以加深学生以本课内容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课后学习探究(课堂完成)
板书设计:
第四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原因: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并未清除:
袁世凯“尊孔复古”
2、 时间:1915年9月
3、 标志: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4、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
5、 两大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过程
1、 前期:“三提倡三反对”
陈独秀《敬告青年》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狂人日记》
2、 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由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提供的初二上册历史新文化运动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教案有利于您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标签:历史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