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wy
2012-11-23
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您推荐的法不可违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法不可违教案
【教学目标】——参照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目标评价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纸笔测试
感受法律的尊严,增强法制观念,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3.4.1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类别理解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类别;懂得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3.4.2刑法和制定刑法的目的了解知道什么是刑法和制定刑法的目的
3.4.3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了解识记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3.4.4刑罚与刑罚的种类了解知道刑罚的含义,了解刑罚的种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第一目重点:违法行为的分类
第二目重点:犯罪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
第一目: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第二目: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教学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贴近学生生活为内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2、依据新课改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分享中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与愿望,感受法律的尊严,增强法制观念。
【教学方法】
1.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分析案例、小组讨论等活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2.教师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在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通过典型事例进行情感的升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二框第一目:
复习。提问“我们可以违法吗?”
引出课题:第二框 法不可违
一、 谁都不能违法(板书)
书本p91小勤的故事 提问
视学生实际帮助分析p92三个情景
1、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板书)
小组活动:阅读p91-92情景,填写p93表格
2、违法行为的含义(板书)
提问:怎样对违法行为进行分类?
(提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
违法行为的分类(板书)
提问:是否只有三个分类?
(提示:违宪行为)
强调并解释“相应的”
提问:要不要承担责任?如何确认?
3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板书)
比较表格第二列
1、 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板书)
练习(学评p77 第8题)、小结
第二框第二目:
复习第一目的内容
二、犯罪必受惩罚(板书)
结合p93表格第一列
阅读p94,概括刑事违法行为特征
1、 什么是刑法?制定刑法目的。(板书)
结合p94的刑事违法行为的特征。
2、 犯罪的含义(板书)
设问:如何界定“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轻或重”?
结合p92例二例三
3、 犯罪的基本特征(板书)
结合案例
填写:p94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的比较
回应课题“法不可违”
阅读p95虚线框,回答问题
4、刑罚的含义(板书)
刑罚的种类
回应“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应“法不可违”
阅读p96“开玩笑”
回应题目
学生活动
小结
师生互动
当堂练习(学评p73校园论坛) 对第四单元的教学反思:
1、一些法律知识较抽象,虽然是要求“了解”,但其实很多内容是学生有兴趣想知道的、有疑问的,如“主刑”和“附加刑”。
2、多使用书本的内容,书本的活动环节是相互紧扣的,使用起来很实际,但可能例子的时间有点远,可以考虑使用近期的、相对应的时政热点。
3、部分知识与初一上册内容相结合。
4、要结合知识点,相应做一些知识的建构。如:违法行为的分类。
5、综观四节课,在课后的了解和复习中,我们看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是不如理想的,需要多种方式进行复习。
相关推荐:
更多初一政治教案请关注威廉希尔app
标签:初一政治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