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3

编辑:

2012-11-14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制定法律就是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设立规矩,以此来保障生活的有序和谐。

2、活动:做一做

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呢?(出示幻灯片二)

请填表:

我的生活 法律

1、我上幼儿园了

2、我上小学

3、我去购物

4、我找到工作了

5、我与人打官司

6、我结婚了

7、我开车出门

8、我去植树

9、我退休了

10、我去世了

答案(引导学生寻找多个答案):

我的生活 法律

1、我上幼儿园了 未成年人保护法

2、我上小学 义务教育法

3、我去购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我找到工作了 劳动法

5、我与人打官司 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6、我结婚了 婚姻法

7、我开车出门 道路交通安全法

8、我去植树 环境保护法

9、我退休了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10、我去世了 遗产继承法

3、问:我国还制定法律特别保护青少年的合法利益,大家知道有哪些法律吗?

答案:《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孙子: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出示幻灯片三)

知道了什么呢?请大家说一说。

(1)法律伴随人的一生。

(2)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

(3)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利益。

环节三:学会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

1、爷爷遇上了烦心事,一儿一女谁也不肯赡养他。原来,爷爷因为封建思想,认为只有长子才能继承家产,曾经立下口头遗嘱,所有家产都留给儿子。(出示幻灯片四)

女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又不能继承家产,干嘛要养老人?

儿子:大家都是儿女,父亲也有她一半,凭什么不养?

怎样帮助老人呢?请大家出出主意。

(讨论并出示幻灯片五)

《继承法》相关内容:

(1)子女拥有平等的继承权。

(2)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不尽赡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

后来,经过居委会调解,爷爷到公证处重新修订了遗嘱,规定遗产儿女都有继承权。谁多尽赡养义务,谁就多分遗产。儿女们明确了权利和义务,又高高兴兴地赡养他了。

2、(出示幻灯片六)可是张大妈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她的五个儿女都不赡养她。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张大妈把五个儿女告上了法院。最后法院判决,每个子女每月支付赡养费80元。有的子女不肯支付,张大妈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3、同学们,从以上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中,我们悟出什么道理?

(1)法律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许多纠纷并不需要诉诸法律来解决。

(2)但是,法律往往是解决纠纷的最后方式和手段。在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来协调解决的情况下,才会运用法律来解决。

4、爷爷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称之为“私了”。 “私了”有什么好处呢?

省时高效,不伤感情。

5、为什么有些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来解决?什么情况下不能私了?

(1)涉及其他人的利益时;

(2)涉及国家和集体利益时;

(3)情节严重时;

环节四:树立通过法律制裁违法犯罪的观念。(出示幻灯片七)

父亲也遇到了麻烦:他有个朋友叫孙笙,伙同他人抢劫,还伤了人。案发后孙笙跑来找父亲,想在他家里躲几天。父亲开始不想答应,但是孙笙指着父亲的鼻子破口大骂,骂他不讲交情。无奈之下,父亲将孙笙藏在家里。但是警察很快抓住了孙笙,父亲也因窝藏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的追究。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法律要制裁违法犯罪?

(2)法律制裁是针对谁,保护谁的?

(3)从父亲的事例中,我们得到哪些教训?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八):

(1)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使违法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使受害人的权利得到保护。

(2)法律制裁是针对违法犯罪行为的,保护每一个守法公民。

(3)从父亲的事例中,我们得到的教训是:对违法犯罪行为采取宽容和迁就的态度也构成了对法律的侵犯,同样会受到法律追究。

布置课后任务:

请同学们了解我国法律制裁的种类及其具体内容,分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探讨。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通过法律制裁违法犯罪”三个主题;知道了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生活中需要法律,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明白了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达到保护合法利益的目的,对违法犯罪行为采取宽容和迁就的态度也构成了对法律的侵犯,同样会受到法律追究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以法为友,与法同行,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第二节 生活离不开法律

一、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

二、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

三、通过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第三节 维护权利 履行义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尊重规则,尊重权利的好处,把尊重法律,维护权利,履行义务,追求公正作为人生活在社会中的基本态度。

2、能力目标

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对基本的法律问题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了解法律总是通过确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来发挥作用和功能的懂得青少年应当如何享受权利,履行义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青少年应当如何享受权利,履行义务

难点: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策略】

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作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促进者、学生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体现体验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领会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探讨如何享受权利,履行义务。

1、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参与活动法”,积极地创设能够引起讨论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内容。

2、学习方法

与 “自主参与活动法”的教学方法相联系,采用“自主、合作、体验”的学习方法,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方面收获。

【教学准备】

1、教师事先联系并准备好网络教室

2、教师做好CAI课件

3、邀请校外辅导员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师:(导语)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法律在调节社会生活秩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在法律面前都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两个问题,这两个个问题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大家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播放,展示《刘翔获奖让中国骄傲,飞人称用更多成绩回报祖国》,增强感染力)

生:(观看课件)

师:好,同学们已经看过了资料,请问:刘翔经过刻苦训练,成为奥运会冠军,为国争光,这是刘翔为国家、为人类体育事业所尽的责任,这种责任在法律上是什么?

生:义务

师:同时,刘翔获奖,这是社会对他所做贡献的报偿,在法律上讲,这是他的什么?

生:权利

师:大家的回答非常好,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问题:维护权利 履行义务

(板书课题:维护权利 履行义务)

师:根据前面的分析,哪位同学愿意总结一下:什么是权利,什么是义务呢?

生:举手并回答

师:(大屏幕展示权利和义务的含义)

生:(看大屏幕)

(二)参与交流体验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权利,什么是义务,那么,权利和义务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次小小的辩论赛。

辩题:权利和义务哪一个更重要

正方:权利比义务重要

反方:义务比权利重要

辩论的双方一方是男生,一方是女生。下面由双方各出一名代表到前面来抽签确定正反方。时间安排:准备时间约7分钟,辩论时间约8分钟

生:(上网看书查阅资料,然后按要求辩论)

师:(主持辩论,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真是难分胜负,好在我们今天有幸请到了我们的法律学习课外辅导员老师,下面,让我们听听他看法。

辅导员:(谈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三)合作探究升华

师:感谢辅导员老师的讲解,他让我们知道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接下来,我们还有两个问题要解决,那就是:我们应该如何维护权利?如何履行义务?这两个问题请大家分组讨论,大家可以前后桌四个人为一组,共同研究。

生:(讨论)

师:(巡视观察,或参与个别小组的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接下来我们请各小组把讨论的结果向大家作一下汇报,看哪个小组表现最优秀。

生:(各小组汇报)

师:(及时调控学生汇报的时间,适时评价学生汇报情况,以赞赏为主,把学生汇报的结果整理成板书)

经过大家,我们知道了应该如何维护权利,如何履行义务,下面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个案例

师:(课件播放案例《张阿婆家的故事》)(见教材《思想品德》(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1页码)

生:分析案例

师:以上我们共同学习了维护权利履行义务的有关问题,哪位同学能用简短的几句话对这节课进行小结?

生:小结

师:“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让我们大家永远牢记这句话。好,感谢今天参加我们上课的辅导员老师,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课!

【创新作业】

1、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关系?

(提示:权利总是与义务相关联的,要维护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前提。)

2、经验交流:你认为应该如何享有自己的权利?

(提示:法律所鼓励的要积极去做;法律所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3、学以致用:举例说明你是如何处理权利和义务关系的?

(提示:要充分享受权利,勇于维护自身权利;要自觉履行义务, 尽到自己应该尽的责任。)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作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为主体,在教与学中作到了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在解决有关权利昨义务的关系问题时,请校外辅导员参与上课,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有得于教育教学效果的增强。

【教学素材参考】

《刘翔获奖让中国骄傲, 飞人称用更多成绩回报祖国》

葡萄牙当地时间5月16日,2005年第六届劳伦斯体育大奖揭晓,中国飞人刘翔如期当选最佳新人奖,这也是2003年姚明获得最佳新人之后中国运动员第二次获此殊荣。遗憾的是为了备战6月4日在美国俄勒冈举行的国际田联大奖赛,刘翔没有出现在颁奖盛典上。图为刘翔获得2005年劳伦斯最佳新人奖对刘翔的成功当选,劳伦斯官方以“极具震撼力”的5字认定概括了这名中国运动员的杰出成就。“雅典奥运会前刘翔从来没有跑进过13秒,但是他在雅典跑道上的表现极具震撼力,他跑出了12秒91,平了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1993年创造的世界纪录。”在这段平淡表述后,劳伦斯官方评价奇峰陡转,“他让整个中国欣喜若狂!”因自己的突破,打破了欧美健将一统田坛的垄断独霸,弥补了亚洲选手无缘奥运百米决赛的历史遗憾,并因此成为一个伟大民族心潮澎湃的历史定格,刘翔的获选当之无愧!

遗憾的是为了备战6月4日在美国俄勒冈举行的国际田联大奖赛,刘翔和当年姚明一样没有出现在埃斯托利尔的颁奖盛典上。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国际劳伦斯协会专门派了摄影师前往北京录制获奖感言,劳伦斯世界体育学会成员邓亚萍则亲手将银光闪闪的劳伦斯奖杯送到刘翔手里。

“这个奖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我也希望能够在自己的个人运动生涯中创造更多的好成绩,来回报大家对我的关心支持和期望。”刘翔的获奖感言简洁明了。

相关推荐:

初一政治教案身边的诱惑

初一政治教案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更多初一政治教案请关注威廉希尔app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