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做自尊自信的人》教案

编辑:sx_liuwy

2012-11-12

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您推荐的《第七课做自尊自信的人》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七课做自尊自信的人》学案

第一课时 做人要自尊

教师寄语:自尊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毛姆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自尊的生活态度,正确认识自尊的意义,以自尊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强者;

2、能力:掌握赢得自尊的途径和方法,学会塑造一个自尊的“我”;

3、知识:初步了解自尊的表现及重要意义,知道树立自尊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树立自尊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大多数学生对获得自尊的途径和方法知道的不多,因此,将该部分确立为重点。

教学难点:“自尊无价”。初一学生年龄小,难以从理论高度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自尊,以及自尊的重要意义。学习时,要多借助事例,从中进行感悟和体会。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读一读,议一议(见教材P77页材料):

①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吗?

②描述一下自己在哪些场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2、想一想:自尊都有哪些表现?自尊对一个人来说有哪些重要意义?

典例分析1:寒假里,我和同学到福利院去帮助孤寡老人,受到了老人们的赞扬,心里美滋滋的;在公共场所,我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形象;有人当众叫我的绰号,我很恼怒;我在学习上有了很大进步,希望老师表扬我;如果老师让我在校会上发言,我会穿戴得整整齐齐,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上五种情景,哪些是自尊的表现?并说明理由。

(二)合作探究

1、读一读,议一议(详见教材P79页材料—2)

①朱自清的行动说明了什么?

②自己还知道哪些用实际行动维护人格和国家、民族尊严的事例?讲给大家听。

2、读一读,议一议(见教材P80页材料1、2 。)

①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②为真正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自己打算怎样做?(阅读材料2后讨论回答)

3、读图,想一想(见教材P80页材料3)

①他们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吗?

②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呢? (尊重他人有哪些要求? )

典例分析2:北京二中高一学生梁帆参加了在荷兰举行的“世界少年儿童为和平未来”活动。活动开始后,她发现在悬挂参与国国旗的旗杆上,没有中国国旗,就向组委会提出要求。她的这一合理要求得到组委会的认可。

( 1 )梁帆的举动说明了什么?

(2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所接触到的外国友人和参加的外事活动越来越多,在对外交往中,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

(三)课堂小结:

自尊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尊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怎样才能赢得自尊呢? 自尊需要我们用行动来赢得。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维护人格,不损国格;发展自我,赢得尊重;尊重他人,获得尊重。

(四)课堂练习:

一、网络知识填空:

做 1、自尊无价 ⑴自尊的人______。

人 ⑵自尊的人______。

要 ⑶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自 2、用行动赢得自尊 ⑴维护人格,不损国格。

尊 ⑵_____________ 。

⑶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见综合能力训练P76页1、3、4、及P77页2和P78页2题﹚

三、材料分析题﹙见综合能力训练P77页6题﹚

7、化学史上有名的 “华格氏试剂”的发明者格林尼业,年轻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荒废了许多大好时光‘在一次午宴上,一位女伯爵毫不客气地对他说,“站远点儿,我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这句话针一样刺痛了他的心,也唤醒了他的自尊心。他挥泪辞别双亲,来到里昂,拜师苦读,补上了荒废的课程。后来,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无数次的探索和实验,研制出一种重要的试剂,填补了化学史上的空白。 1912 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化学笑。

格林尼亚的经历对我们培养自尊心有什么启示?

(五)、学习感悟:

第二课时 成功需自信

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既是人失败的原因——莎士比亚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正确认识自我的优势,相信自己,以自信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

2、能力:学会克服自卑、掌握树立自信的方法,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塑造一个自信的“我”;

3、知识:知道自信的重要作用,了解树立自信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树立自信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教学难点:自信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读材料想一想:(详见教材P81页材料)

①材料中女生成功的事实说明了什么 ?

②为什么说“自信使人勇敢”?

2、读“困难面前的华罗庚”,议一议:

①困难面前的华罗庚是怎样做的?

②当你遇到困难时,是怎样对待的?

3、“体会杨扬获胜后的喜悦”,想一想:杨扬的成功除了自身所具备的实力外,还得益于什么?

典例分析1: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美国学者马尔腾有名言:“自信心是比金钱、努力、家世、亲友更有效的条件,它是人生可靠的资本,能使人努力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去争取胜利,对于事业的成功,它比什么都更有效。”

这两句名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P83页材料,回答:大仲马为什么能从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成长为法国著名作家?

2、找出自己2 — 3次成功的生活经历;这些成功对帮助自己树立自信有什么关系?

3、读教材P85页材料回答: 王立的自信来自于哪里?

4、想一想:我们该如何克服自卑呢?

典例分析2:舞蹈《千手观音》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与心灵的震搐。领舞者邰丽华和20位演员全都是聋哑人。邰丽华作为一名残疾人演员,她的艺术道路洒满了艰辛和汗水。她15岁出国表演时,艺术团集训恰巧在冬天,邰丽华训练时只穿一件单衣仍汗流浃背。她知道,自己没有语言能力,要让舞蹈成为自己的一种语言。因为听不到音乐、,邰丽华唯一的办法是记忆、重复、再记忆,为了感受“音乐”,她付出了远远超过正常人数倍的辛苦。正是凭着这种执著,邰丽华在众多的舞者中脱颖而出。舞蹈使邰丽华品尝到无穷的欢乐,她那充满自信的笑容也打动了每一位观众。

邰丽华的事例对我们有何启示?

(三)课堂小结(按板书小结本课知识点及主要内容。)

(四)达标练习

一、知识网络填空:

⑴自信使人勇敢。

成 1、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⑵自信使人________。

功 ⑶自信能使人发挥自己的潜能。

自 ⑴发现自身的优势,找到自信的_____。

信 2、扬起自信的风帆 ⑵尝试成功的喜悦,__________。

⑶正视自己的不足,__________。

⑷克服自卑。

二、单项选择题﹙见综合能力训练P80页2、3、4题及P81页2、4题﹚

三、材料分析题

6、﹙见综合能力训练P81页6题﹚

7、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一次演讲比赛。王敏所在的班一致堆举她和另外两位男同学代表本班参赛,可是王敏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她觉得自己口才并不怎么样,个子也矮了一点,貌不惊人,能胜任吗?她有些胆怯。

如果你是王敏的同学,请你为她出出主意,帮助她勇敢地走进赛场。

(五)、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做人要自尊

典例分析1:自尊即自我尊重,是自我概念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指个体对自己的一种全面评价,及由此而产生的对自我的积极情感。显然,重要人、社会比较及自我归因等都对自我尊重水平有很大的影响。

以上五种情景都是自尊的表现。因为,自尊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和期望

典例分析2: ( l )说明了我们要用行动维护自尊,维护国家的尊严。

( 2 ) ① 对待外国友人,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不卑不亢; ② 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 ③ 发现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要积极展开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课堂练习:三、7、答:真正树立起自尊,赢得他人尊重,是要靠自我努力、发展提高自己来实现的。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执著追求、勤奋学习,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第二课时 成功需自信

典例分析1、这两句名言告诉我们: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自信使人勇敢,成功离不开勇敢,勇敢需要自信。一个充满自信的人,能毫不犹豫抓住机会,从而成就事业,取得成功。

(2)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在困难、挫折和失败面前,自信的人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从

而转败为胜。

(3)自信能使人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1)邰丽华的成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积累成功。自信是成功的产儿,没有成功。就不会有自信。成功的生活经历,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喜悦,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也会使我们逐渐自信起来。我们要在生活中积累成功。

(2)正视不足,变弱为强。要树立真正的自信,就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想办法加以克服和弥补,使之变弱为强。当一个人,通过艰苦的努力,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变得竖强有力的时候,才能有真正的自信。

(3)成功还需要克服自卑的心理。有自卑心理的人,自己不相信自己、看不起自己,总是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久而久之,便形成恶性循环,越是自卑越容易失败,越失败越没信心。树立自信必须克服自卑。

课堂练习:三、7、答:王敏主要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找到自信的“支点”。因此要帮助王敏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树立起自信心。

相关推荐:

初一政治教案身边的诱惑

初一政治教案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更多初一政治教案请关注威廉希尔app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