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学案

编辑:sx_liuwy

2012-11-01

 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您推荐的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学案

【整体感知】

1、查阅“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的含义(能口 述)

2、学习过程中,劳逸结合有什么好处?(在课本上用醒目的颜色标注)

3、娱乐和 休闲有什么意义?(在课本上用醒目的颜色标注)

4、娱乐和休闲应注意些什么?(在课本上用醒目的颜色标注)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分小组讨论,抽签决定小组任务,并以多种形式展示)

1、看动画《我的双休日》,针对动画故事中所反映的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我们中有没有类似的问题;这样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甚至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你最喜欢哪门课程?为什么最喜欢这门课程?写下来。

2、学习节奏调查:哪些学生学习时间过多,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太少;哪些学生能够劳逸结合,而且休息娱乐科学健康;哪些学生学习的时间太少,浪费的时间太多……将学生进行 分类

3、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如何做到劳逸结合?

4、交流《一天中最佳的学习时间》,并说说自己平时是如何掌握和利用这些时间段的。

5、我的时间“风火轮”,将自己的24小时分解为几个阶段,并标上每段时间内要做的事情。

6、交流自己的课余娱乐活动以及个人爱好

7、观看动画故事《我的业余生活》,就动画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娱乐和休闲生活开展讨论,判断哪些做法是正确和好的,哪些做法是不正确或者是不好的。

8、针对迷恋电子游戏、上网等问题,共同想办法如何解 决。

9、设计自己的业余生活,并纠正学生对于业余生活的 一些不正确观念。

【盘点收获】

1、劳逸结合符合文武之道,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紧张学习之后,适当安排休闲和娱乐可以使大脑神经得到调节,让我们轻松愉快、精神焕发,思维更加灵活协调,从而使我们有更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娱乐和休闲不仅可以使我们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我们的高雅情趣,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3、要文明娱乐,健康休闲。娱乐和休闲的内容丰富多彩,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文明娱乐、健康休闲方式,掌握“玩的规则”,规划 好自己的

4、请把这节课你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写下来:

A、

B、

C、

【巩固练习】

(1)、单项选择题:

1、有人认为,学习需要勤奋,勤奋才能出成绩。所以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但最终的结果并不一定理想。这说明( )

A学习不需要勤奋 B学习需要注意劳逸结合 C学习需要他人的帮助 D勤奋不一定见成效

2、心理学家发现,课间休息十分钟以后再学习,可以使听觉、视觉工作效率提高30%。这说明( )

①多休息,少学习,学习与工作的效果更好 ②适当的“忙里偷闲”能使我们以更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③课间休息只会使人放松下来,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④我们 中 学生要学会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会休息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3、下列行为符合“文明娱乐、健康休闲”要 求的是( )

A.睡懒觉 B.成天看电视 C.沉溺于电子游戏 D.练习书法

4、有些人认为,升入了初中,必须用成绩来好好的报答父母,为了获得好成绩,起早熬夜,把时间都用到了学习上。你认为下列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①这就是勤奋了 ②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延长学习时间,而是在浪费时间 ③这种做法是一种超负荷的学习,学习效率低 ④这种做法不符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小林近来迷上了上网玩游戏,常常一放学就跑到网吧,一玩就是三四个小时。对小林同学的变化,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这是小林同学的高雅情操 B.小林同学真正做到了“劳逸结合”

C.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会影响身心健康 D.这是小林同学懂生活的表现

6、请你判断一下,下列哪位同学的学习方法最能提高学习效率:( )

A.小张每晚都认真预习第二天的功课

B.小俐平时不爱看书,但在考试前几天一定会把课本认真地看一遍

C.小刘认为老师上课时讲的和参考书中的内容差不多,没必要认真听

D.小赵上课时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并认真记忆

7、下列娱乐和休闲活动中,属于文明健康的是:( )

①阅读书报 ②绘画 ③网络游戏 ④打球 ⑤下棋 ⑥赌球

A.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 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2)、问答题:

1、 学习过程 中,劳逸结合有什么好处?

2、娱乐和休闲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3)作业:设计自己的业余生活

相关推荐:

初一政治教案身边的诱惑

初一政治教案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更多初一政治教案请关注威廉希尔app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