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第七课 让人三尺又何妨教案

编辑:

2011-07-13

活动内容:心理诊所

阅读剧本《拆信风波》

时间:星期天早晨

地点:女儿的房间

人物:妈妈、女儿(某校初三学生)

(妈妈气呼呼地将几封信摔在女儿面前)

妈妈:你还有心思搞好学习?

女儿:(惊讶地)你有什么权利私拆我的信!

妈妈:你是我的女儿,再说,我也是为了你好,不了解你的情况,怎么帮助你?

女儿:(砰地关上门)我的事从今以后不用你管!

(1)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对剧中“妈妈”的言行进行评析。

(2)为了消除母女的隔阂,请你向剧中的“女儿”提出建议。

设计意图:心理诊所主要是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设置的。在学生中,所遇到的所谓“伤害过自己的人”主要来自同学、朋友、老师和父母。尤其是与父母的关系,随着身心的发展,独立意识的增强,与父母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通过“阅读感悟”的讨论,使学生明白即使是生命受到伤害也可以宽容,何况是同学、朋友、老师和父母。从而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亲情、友情需要宽容。

第3课时 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导入新课1:

俗语说:“得饶人处且饶人”、“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你对此有何看法?

设计意图:第1、2课时,讲了为什么要宽容的问题。而在实际生活中,家庭和社会教育可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容易引起混乱。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好宽容的尺度。

过渡: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但宽容并不意味着不分是非曲直,不讲原则;宽容也不意味着麻木不仁,熟视无睹。当然,宽容也不是理亏的表现,更不是软弱无能。

导入新课2: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过宽容他人的经历?在宽容他人的过程中,你是否有过麻烦?说出来我们一道分享。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宽容他人的经历,但结果却不一定相同。有时你宽容了他人,他人不仅不感激,反而觉得你理亏、软弱;有时你宽容了他人,尤其是熟悉的人,他们觉得应该……以上这些情况,学生一定会遇到,通过表达一方面使学生的情绪得到合理的发泄;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宽容的度,引入新课教学。

一、正确把握宽容友善,做一个宽容友善的人(板书)

1.宽容与软弱

活动内容:阅读思考教材P65—66“颜回打赌”

讨论:(1)怎样理解孔子的评判?

(2)宽容忍让就是软弱无能吗?

问题提示:(1)俗话说,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孔子的评判并不在于颜回说错了,买布的人说对了,而在于人要有一颗宽厚仁爱之心,非原则性的问题不要斤斤计较,不必当真。

(2)对这一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别人无意伤害了你的时候,当别人对你的伤害未造成严重后果时,宽容忍让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而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如果面对别人一次次的侵害而忍气吞声,这种宽容忍让就是软弱无能,应该依靠老师、学校、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教师小结:宽容不是软弱,做一个宽容友善的人,要重大义而轻小是非,对人有宽容之心。(板书)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会赢得别人的尊敬。

2.宽容与严格

活动内容:阅读思考教材P66

七年级(1)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找学生谈心,耐心辅导学生。但小赵同学对王老师有看法,他说:“我迟到了,他就批评我;小测验时,我就翻了一下书,也被他狠狠批了一顿。王老师太严了,对我一点也不宽容。”
 

相关推荐

苏教版初一思想品德下册复习提纲  

初一政治(下)知识点总复习

初一思想品德下册知识点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