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

编辑:

2015-06-26

标题:

⑵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评论。(3分)

材料一:最近有一张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蹿红,照片中的男子以其凌乱的发型、怪异的穿着、颓废的眼神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甚至不少人纷纷为其造型,这名被称为“犀利哥”的男子,是一名流浪汉。同时在网上流传的,还有一群时髦男女青年的合影,照片上男女青年皆长发、凌乱、颓废,毫无青年人的蓬勃朝气,他们自称为“非主流”。

材料二:全国政协常委刘泽彭在政协分组讨论上,对小沈阳走红现象表示了担忧,他认为近年来中国文化正在“迷失方向”,走向低俗。他同时表示,春晚在宣扬低俗文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停办。他说:“过去我们讲的‘雅俗共赏’,其中的‘俗’指的是民俗或是通俗,而不是低俗。而现在,(我们)引导老百姓去看的是一些低俗文化,南边一个周立波,北边一个郭德纲,东北还有一个小沈阳。”

评论:

⑶我们应该如何传播高雅文化?请提出你的两条建议。(2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与鉴赏(10分,每空1分)

9.默写填空及诗歌鉴赏。

(1)                        ,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不畏浮云遮望眼,                         。(《水调歌头》)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醉翁亭记》)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必将向前发

展的哲理的诗句是                      ,                       。

(5)《行路难》中运用典故表明自己仍然期待得到重用的语句是

;

(6)诗歌鉴赏 (3分)

绝句

①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时②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①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摇。

②飞球:杨树籽。

诗篇借                     景象抒发了                            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文 言文,完成9--13题。(15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1),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1、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10、解释加点的词。(4分)

(1)礼愈至(            )       (2)俯身倾耳以请(         )

(3)弗之怠(            )       (4)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

11、翻译句子(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12、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些共同点?(3分)

13、请另举出两个勤学苦读的名人名例(4分)

三、现代文阅读 (40分)

(一)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20分)

⑴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 堂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⑵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⑶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⑷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⑸老师说,性别。

⑹女。大家刷刷写下。

标签:语文试卷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