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本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编辑:

2011-05-23

3.视觉: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

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

触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听觉: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4.略

《安塞腰鼓》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间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怎样的作用?

2、为什么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和他们的衣衫,接着又写他们沉稳而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

3、“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的“似乎”可否去掉 为什么 ?

4、“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这些内容运用哪些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5、概括安塞腰鼓舞姿的特点。

答案

1、突出后生茂腾腾的形象,将他们的形象鲜明地推出舞台.具有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

2、动静相衬,更衬托出后生的飒爽英姿,人和鼓的沉稳正是为下文的火爆场面蓄势。

3、不可以。“似乎”表猜测语气.去掉后,就成了肯定没响过的意思,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不能去掉。

4、比喻,拟比,突出腰鼓骤响时的声,行,光彩和力量。

5、壮阔、豪放、火烈。

《口 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会宾客大宴( )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3)众宾团坐( )

(4)犬吠( )

2、做个小翻译,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第一自然段中用四个“一”举例道具,有何用意?

4、众宾客听了表演后都“以为绝妙”,请问“妙”在何处?

答案:

1、 恰逢,正赶上;副词,只;围绕而坐;叫;

2、 (1)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屏障中抚尺响了一下,四处宾客都安静下来,没有人敢喧闹。

(2)四周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微含笑,在心中暗暗赞叹,认为表演好到了极点。

3、突出道具的简单,说明口技人表演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非他物。

4、“妙”在于五种声音,一时齐发,犹如一部大合唱。
 

标签:语文试卷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