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案三

编辑:

2013-06-20

三、讨论细解

1. 学生提出教师未来得及回答的问题,教师做明确解答。

2. 同学们讲解自己思考最多的一则,要求先朗读、再领读、后讲解。也可以交流自己的困惑。

四、引导精解

1. 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及时予以点评,明确可否。

2. 教师准备如下问题,推动探究争论,引导深入理解。

①“父母唯其疾之忧”中的“唯”字让我们读出了什么?

(如果无法左右自己的健康状况,就要有健康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让父母只为自己的疾病担忧而不用顾虑其它。方正为人、勤勉处事,做让父母省心、安心、放心的子女,是行孝的关键。但也应懂得“若为人子者能体父母之心,慎起居,节饮食,戒色戒斗,兢兢焉不至于疾,以贻父母之忧,则自然身体康宁,而有以慰亲之心矣。岂不可谓之孝乎?”)

②“何以别乎”我们应如何回答?

(子女年幼体弱时父母“幼吾幼”,父母年迈体衰时子女“老吾老”,这是天道人伦,做到尚不难。然而口体之奉仅是孝养,心意之奉才是孝敬。如果子女的孝道只停留在孝养的层面,深究其对待父母的态度,就与对待家中的牲畜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发自内心地敬爱父母,细致周到,温顺体贴,急父母之所急,想父母之所想,心怀敬重、敬仰、敬畏,内有恭敬之心,外行恭敬之礼,方能言孝。)

③“父母在,不远游”这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代社会应如何理解?

(孔子提出这一观点是希望子女能够尽量膝下承欢、床前尽孝,把行孝落实在日常的听命侍奉上,关心父母的衣食冷暖,关注父母的健康状况,能及时行孝。这种观点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代社会依然可行。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使远游和迟归的必然联系淡化了,子女即使远游也可日行千里地返回。重要的是游子心中要装着对父母的牵挂和惦念,经常回家,并尽可能多陪伴父母。空巢老人的大量出现,正是因为太多的现代游子以“忙”为由,丢失了为人子女应有的孝心,使“意恐迟迟归”的双亲饱尝孤独寂寞。所以,穿行于现代时空中的男女,仍然应该把“父母在不远游”记在心间。)

④知父母之年为什么喜,知父母之年为什么忧?

(知道父母的年纪,寿高康宁,子女得以承欢膝下,实乃人生喜事,足以摆酒相贺。但也要念及人生苦短,父母年纪增高,来日不多,时有不测之忧,必须珍惜光阴,尽心侍奉。)

五、诵读深解

1. 学生放声朗读前四则。

2. 学生分别背诵前四则。

3. 全体背诵前四则。

六、课后作业

1. 默写课文前四则。

2. 按照课上摸索的解读方式在课后独立完成对后四则的解读,选择感受最深的一方面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书笔记,题目自拟。(选做)

七、板书设计

自律——唯疾之忧

恭敬——别于犬马

守候——游必有方

知年——亦喜亦惧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