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教学简案

编辑:sx_liuwy

2012-12-07

 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您推荐的《项链》教学简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项链》教学简案

一.教学设想

都道《项链》说不尽,但作为一篇从不落选的常青教材,其情节、人物、象征物(道具)、题旨,空白、伏笔、草蛇灰线……在从不间断的开掘与几无止境的冶炼下,似无剩义。正如鲁迅所言:老调子已经唱完。

如何翻唱杨柳枝?本课时由人物论、主题辩、原型溯源三板块构成。

一.人物论——将单一作品置放于作家著作的整体背景,引入莫泊桑本人的创作谈、十八世纪的妇女观,作为越时代的新鲜刺激,激发学生对于玛蒂尔德“变”之意义的探讨,思考文学作为人学的恒久意义。

二.主题辩——将学生主张的小说主题(第一时间阅读所得),与名家经典的论断一起呈现,在多元、平等的语境里,众声喧哗,形成交叉共识。

三.原型溯源——将《项链》故事叠影于“灰姑娘”模式,以情节中相似与不同的比照,通过更深的层面,再次回归到人物与主题。

三个不同层面的解读,贯穿文学史中历时性的女主人公——以玛蒂尔德始,以玛蒂尔德终。以期打开学生的视野,于山穷水尽处,别开生面。

二.教学目的

1.比较“两个玛蒂尔德”,体味人物形象不同的面相、丰富的内心。

2.通过不同主题的抉择、探究,懂得小说解读的多重性。

3.以《项链》的个案分析,初步了解“原型批评”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情节梳理(围绕“项链”的四部分,简要概括)

[二]人物分析

1.玛蒂尔德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玛蒂尔德的性格,是否发生了变化?(阅读、思考,小组讨论)

[三]主题探究

争鸣:根据我的阅读,这是一部关于 的小说。

[四]原型批评

1.灰姑娘模式 (表格比较)

2.莫泊桑的创造性转化(班级交流)

《项链》课堂实录

授课班级:杭州市第十四中学高二某班

授课时间:2003年11月5日下午

(浙江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11月4日预习作业,11月5日上午收齐,部分同学的观点与姓名,做入课件中。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示意)莫泊桑的一篇小说。

(出示PPT)

师:其实看一下题目,我们就知道,所有的情节都围绕——什么展开?

生:项链。

师:非常好。整个情节分成四大板块,这里有四幅插图,我想请四位同学,各用一句话,来简要地概括它的内容。

(出示PPT)

师:(示意)来,第一幅。

生:她向那个……她向她的朋友借项链。

师:谁?

生:(低头看书寻找)

众生:(低声)佛来思节夫人。

师:佛来思节夫人,是吗?她向朋友借项链,为了参加舞会。请坐。

(示意)后面,

生:(沉默)

师:对着镜子一声尖叫。

生:哦,她发现那串项链没了。

师:发现项链丢了,请坐。(示意往后)第三幅。

生:她去寻找项链。

师:她去寻找项链,寻找,然后试图要——啊,这里好像是在拖地板哎。

(众生笑)

师:在寻找项链吗?怎么说?

生:她在挣钱。

师:挣钱干嘛?

生:挣钱还项链。

师:哦,挣钱还债赔项链,是吗?很好,请坐。(示意)后面,最后一幅。

生:后来碰到那位朋友,得知真相。

师:得知真相,真相是什么?

生:那根项链只值五百法郎。

师:哇,只值五百法郎!原来是一根假项链,请坐!这就是这个故事的整个情节。围绕“项链”这个词语,我们其实用四个字就够了。

(出示PPT)

师:我们继续往后,(示意)来,后面那位同学。第一个情节,用哪一个字比较好?

生:借。

师:借项链。非常好,请坐。(示意)继续往后。

生:丢。

师:丢项链。请坐。(示意往后)怎么说?

生:还。

师:还项链,或者说是赔项链,是吗,很好。(示意)往前。最后,用个形容词吧。

生:惊讶。

师:惊讶,惊讶的项链?

生:不是。

师:惊讶,发现这根项链是——

生:假的。

师:很好。这就是整个小说的梗概,好,经过这样一周转之后,我们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她的外貌是否发生了变化?变了没有?

生:(齐声)变了。

师:真的,大变。

(出示PPT)

师:我们有一位同学,傅学磊,他在读的时候,他说:这是一部关于“变化”的小说。真的发生变化了。那么,我要问,玛蒂尔德她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起先是怎么样的?轮到谁了,(示意)你来说,起先玛蒂尔德的外貌是怎么样的?

生:一开始,她的外貌很年轻,很漂亮。

师:文中有更加具体的几句话吗?

生:有——美丽动人的姑娘。

师:还有吗?

生:(朗读)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

师:你所朗读的这些,玛蒂尔德她都具备吗?

生:有部分具备。

师:哦,有,绝大部分都有。(示意)很好,请坐。后来的玛蒂尔德,变成了什么模样?(示意)来,前面一位同学来说一说。文中是怎么描写她的,朗读一下好吗?

生: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粗壮耐劳的妇女……

师:稍微大声一点,这样大家才能够听得见。

生: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粗壮耐劳的妇女了。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

师:(示意)非常好,请坐。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头发乱,裙子胡乱系,手是通红的——成了这么一个人。外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那我要继续问,她的性格发生变化没有?有没有变?

生:(众低声)有。

师:变了没有,变了?

生:(众低声)没有。

师:没有?

生:(众低声)变了。(笑)

师:(笑)我们用一分钟时间,看书,从文中找出答案!独立思考,看一看,性格到底有没有变?

不讨论,不讨论……从文中找出依据,来断定她是否发生了性格上的变化。

(学生阅读思考4:15-4:45)

师:好,同桌两人,可以轻轻地交换一下意见。

(同桌讨论4:50-5:15)

师:好,谁来说一下,她的性格上,是否发生了变化?刚才有很多同学说“是的”,有的人说“她没有变”——这次请举手回答吧,或者你想说话,想回答问题,就看我一眼。

生:(举手)

师:哦,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我觉得她没有变,因为最后文章说——于是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证明她觉得好像自己还这个项链,她觉得还是一种虚荣吧,她觉得我当初能够还给她。

师:哦,一种得意,是因为虚荣而得意,是吗?

生:(点头)嗯。

师:她的虚荣没有变,是这位同学的看法。还有吗?(示意)你来说,你认为她变了没有?

生:我认为她没有变。

师:你也认为她没变?

生:(朗读)她现在还是喜欢一个人坐在窗前,回想那个舞会呀。

师:傻傻地想。

生:哎,就是好像她年轻的时候一样,一天到晚想这种……跟妄想症一样。(众人笑)

师:白日梦。还是没有变,还是那么爱虚荣。同桌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我觉得她是变了。然后她的回想呢,就是回忆一下当年,以前她是很向往那种富有生活的,而现在她已经安于这种生活了。

师:她现在已经面对贫困,安于这种生活了。还有谁要发表意见,(示意)你来说。

生:我认为她变了,习惯了那种粗笨活儿,和厨房里的讨厌的杂事了。

师:她原来是一个非常娇嫩的人,是吗,她现在已经习惯了粗笨的活,不太爱惜自己了。请坐,(示意)后面那位女同学,你能继续发表一下你的意见吗,你认为她变了没有?

生:我觉得她没有变,没变。

师:什么都没有变?

生:性格没变,还是一样虚荣。

师:还是一样虚荣,难道她的性格中只有虚荣吗?

生:(沉默)

师:请坐。(示意)你来说。

生:我觉得她性格已经变了。最开始的时候,她不敢去见佛来思节夫人,因为她觉得自己很贫穷,没有漂亮的衣服,可是后来当她把债还清了,她在公园里又看到了佛来思节夫人,依旧那样年轻,那样美丽动人;而她那样苍老,却有勇气上去见面。我觉得她是变了。

师:可见她有直面的这样一种态度,请坐。

师: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面对她这样的变化,如果是莫泊桑本人,作者,他会更欣赏哪一个玛蒂尔德?他更欣赏变化之前的玛蒂尔德,还是变化之后的玛蒂尔德?他是喜欢玛蒂尔德A,还是玛蒂尔德B ?

我请一位男同学来回答一下。(示意)你来说,你猜一猜。

生:我觉得,应该是后面一个——前面一个很虚荣,后面一个比较真实。

师:很实在?请坐。我们同学把莫泊桑想成一个革命无产阶级作家,可惜情况恰恰相反。

(众生惊讶,笑,低声议论)

(出示PPT)

师:莫泊桑的女性观,莫泊桑最欣赏的女性是——18世纪法国女性,是怎么样的——姿态、容貌、嗓音、目光的流盼、举止的优雅,甚至是矫揉造作,甚至是漫不经心,他认为这构成了完美的女性。

而他认为,一个女人所能忍受的最可怕、最折磨人的酷刑就是:她苍老了!

所以,根据莫泊桑本人的女性观,他更应该欣赏哪一个?显然,玛蒂尔德A,但是他在文中却没有丝毫的流露,为什么?因为他的创作原则——

(出示PPT)

师:莫泊桑的创作观,继承他的师父福楼拜,很具有现代性,就是——作家不要做结论,而要把它留给读者——所以他在文中没有流露出来,对吧,隐藏得非常好。

那么我们不管她变了没有,不管她是发生了变化还是没发生变化,也许我们可以读出更多的变化之外的东西来,也就是这篇小说的主题。莫泊桑要我们自己来作结论,我们同学做了预习以后,我把它都放在上面了,有这么多不同的观点。(示意看幻灯)

(出示PPT)

师:五大类,我们看看同学的名字,每一类都请一位同学来大致地说一说,简要地说一说,你的观点,以及你的理由。

来,首先,王奇旻,你来谈谈——虚荣。

(众生笑)

王奇旻:我认为她是一个很爱慕虚荣的人,因为她出身不是很好,很向往贵妇人的生活,崇拜有钱的同学,那有钱的同学是她的好朋友,但是她除了在借项链这件事情上去跟她见过以外,别的事情上,却没有去和她进行过交流。

师:为什么不敢去?

生:因为她感觉自己和她有身份的差距。

师:她自己也体会到了,所有这一切中,都发现她的虚荣,所以这个小说的主题是虚荣。请坐。陈璐,你来谈一谈你的观点。

陈璐:我觉得还是诚信吧,因为她一开始是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项链,还给她,再去慢慢还这个债务,本来应该可以和夫人说一下,慢慢再还她钱的,但是她现在这样就表示——你把朋友的东西弄丢了以后,朋友总是不太舒服的——她觉得不应该让朋友担心,于是把这东西还给了她。

师:如果她不是一个诚信的人的话,她也许有别的方式来解决,是吗?

生:就是。

师:有什么样的方式?

生:她们是好朋友嘛,她说,那就算了。

师:(笑)哦,索性就算了。或者就索性逃跑,可能方式也很多。(示意)请坐。挺诚信的。

好,下面,许乐乐。

许乐乐:我写的是差异,差异就是真实和外表之间的差异。宝石是很漂亮的,但是它也可能把真实掩盖掉了,然后它会把背后的事实也掩盖掉,混淆了真假。

师:哦,是很现实的一种差异,项链的真和假的差异。

那么,(示意PPT)上面还有一个张超,张超是怎么看的?

张超:我觉得,玛蒂尔德丢了这个项链,她要去努力地去还这个项链;如果是佛来思节丢了的话,她就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件事情。

师:你的意思是说,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佛来思节夫人身上的话,也就——有没有问题了?可能很轻松,一点都没问题,丢个几条都没关系,是吧?但是发生在玛蒂尔德身上——

张超:那就比较困难了。

师:她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张超:十年。

师:要付出十年的代价。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发生在两个人的身上就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因为什么呢?

张超:因为贫富的差距。

师:贫穷的问题,是吗,(示意)请坐。这里我们倒也可以看出,一个小人物,她对抗风险,生活中偶然事件,她的抵抗力怎么样?

生:(低声)很弱。

师:好像比较弱。所以以后张超如果去开个保险公司的话,可以拿《项链》这篇文章作为传单给大家看,对吗?

(众笑)

师:需要买点保险哦,小人物对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也有道理。

(示意PPT)继续看,陶洁婷。(师在过道第二排处,审视全场,不见人)在哪里?(陶洁婷原来在第一排,众生笑,在你后面!)

陶洁婷:我觉得她本身就是一个物质欲望比较强烈的人,从一开始她为了参加晚会,这个欲望就是她的虚荣心,她就去借了那挂项链,但结果项链丢了,有一种万念俱灰的感觉,所以,我认为小说的主题和欲望有关。

师:那么她最后,十年之后,她还有欲望吗?

陶洁婷:欲望,我觉得……(沉吟)她,她,她起先是非常漂亮的,所以她追求漂亮,还是一种欲望吧。

师:哦,这是一篇关于欲望的小说,但是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稍微带点褒义色彩的词来说,这是一篇关于梦想的小说,是吗,这两个词语在某种意义上,是等义的。

好,最后,王富强,谈谈命运。

王富强:本文写了玛蒂尔德一些比较悲惨的命运。

师:她为什么会这么悲惨?

王富强:就是因为掉了一根项链,她为了还债,最后干任何的杂活,从原来一个比较美丽的妇女,变成了后来一个……

师:这么苍老的一个人,是吗?

王富强:苍老的人。

师:请坐。凌琪,关于这一点,还有补充吗?

凌琪:因为这篇文章,表露出玛蒂尔德的宿命问题,

师:表达一种宿命!这个词用得好。

凌琪:因为从整篇文章来看的话,作者流露出一种悲观的感情,他感觉,像玛蒂尔德这样,先借到项链,然后又把它丢掉,然后又赚钱来偿还这根项链,是一种必须经过的,

师:好像冥冥中都已经注定好了,是吗,命运的观点,有点像古希腊的悲剧。凌琪这个观点,说得非常好。

好,那我们回到王奇旻这里来,他关于虚荣的问题,那我想追问一下,就是玛蒂尔德如果处在十年之前,她要怎么样做,我们才说她不虚荣?高姗姗你来说。

高姗姗:就是她在做完那条裙子之后,她完全可以戴两朵鲜花,去参加那个舞会。

师:哦,插一朵鲜花,她就不虚荣了。(众笑)继续,继续,还有吗?

高姗姗:没有了。

师:请坐。鲜花代表不虚荣。可有的女孩子很爱花,我们也说她很虚荣啊,要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她难道不虚荣?这有点很难讲啊。

胡佳斌,你怎么看?要怎么样才不虚荣?

胡佳斌:他不做梦。

师:没有梦想,不做梦。拍拍她,好醒了,不要做白日梦了!(众笑)

还有吗?

胡佳斌:没有了。

师:还有的同学说,要爱劳动。(众大笑)

那就不虚荣啦?其实大家是否发现了,我们有个价值判断在里面,她既然这么贫穷,她应当怎么样?好像应当安于贫穷,我们才说她不虚荣——有个“安贫乐道”的观念在里面。安贫乐道是否是判断一切的标准?我们可以“安富乐道”吗?“安富”就不能“乐道”吗?也很难说,这个问题我觉得挺值得思考的。你不要一味地侧重“虚荣”。

那么我们再来看,你在读小说的时候,你是否发现这个作家莫泊桑,他在文章中有没有流露出小说主题?有没有表达他自己的观点?如果是在(示意PPT)这五点里面,他的看法接近哪一点?有发现吗?好,有同学在说是“命运”,(示意)你来说,为什么?

生:小说一开头说,因为命运的差错,她嫁给了一个小书记,这就违背了玛蒂尔德她最初是想嫁给一个有钱人的。但是因为她的命运——出身不太好嘛,那只有违背自己的意愿,嫁给他。

第二个是因为她的虚荣嘛,去参加舞会,问同学借了项链之后,最后却意外丢失了。这时候她的虚荣心就驱使她,觉得自己很高贵,但是在别人面前却又不能跟她说,“我把你的项链弄丢了”,这是很耻辱的事情,她只能花十年的时间,去还这条项链。

最后,快结尾的时候,作者也写到了,一件极细小的事情,可以让人生改变很多,可以败坏她,或者是成全她。然后,我觉得作者在这里就是在感慨,本来是一个这样的人,因为不同的形势,会变成完全两样的人。

师:完全是由于命运的捉弄,是吗,请坐。这位同学回答得真好,但是我倒是有个疑问了,莫泊桑他不是遵循那个原则的吗,他不是要把一切都藏起来的吗?

(出示PPT)

师:他在讲他的老师福楼拜的时候,一个原则,完全被他继承过来——他要小心翼翼地掩藏自己的观点,一点都不能泄漏,仿佛一个木偶演员那样,掩藏自己手中的提线。他怎么会在文中,一不小心就说了这么一段“命运”话呢?就是刚才那位同学所读的这段话。我觉得,可能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你联系上文看一看,(示意)这位同学,你能回答吗?

生:摇头。

师:你来说,凌琪。

凌琪:是因为……具体我也不知道。(众笑)

他后来成了精神病,我怀疑他脑子有毛病。(众笑)

师:这样解释,可能有点不太合理。回到上文,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莫泊桑本人他过于地为玛蒂尔德感到——

生:(轻声)惋惜。

师:感到惋惜了,是吗?你有没有找到那一段,五十六页。看一看,就是刚才所读的“命运”那一节,找到了吗?“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以及上面那一节,“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他就是感叹她的苍老之后,突然来了这么一段议论,你看看是不是这样?

所以说命运有时候会弄人啊,我们把这两节来读一读好不好,女同学读上面那一节,男同学读下面那一节。好,女生,“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读出一种命运的沧桑感。开始。

学生朗读(19:32-20:15)

师:你看,多么可悲。一串改变命运的项链,一场改变生活的舞会。我们静下来考虑,大家是否发现了——舞会、马车、丢了东西,然后逃跑——是不是让我们回忆起小时候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什么故事?

生:灰姑娘!

师:太像了。

(出示PPT)

师:思考三十秒,然后请同学来找出相似点。看上面的表格。

生:(思考20:37-21:01)

师:好,我请同学来说。(示意)你来说。相同点,她们在个人特质上——

生:她们的个人特质,都是美丽动人的。

师:美丽动人,而且关键的一点,她们都——

生:都很贫穷。

师:非常好,请坐。贫穷而美丽。(示意)后面,家庭生活。

生:都是不美满的。

师:不美满,感到自己很不幸。请坐。(示意)后面,不满的家人。

生:不满的家人,对灰姑娘来说,是她的后妈,还有两个姐姐。

师:经常欺负她。

生:《项链》中不满的家人,是她的丈夫。

师:丈夫太没钱了。

生:让人不满。

师:请坐。(示意)后面。某次契机。

生:都是一次舞会。

师:请坐。(示意)后面。外力帮助。

生:灰姑娘是魔法师帮助。

师:魔法师,一个老婆婆点化了她。

生:《项链》是朋友借给她的。

师:谁借给她的?

生:佛来思节夫人借给她的。

师:都有外力的帮助。请坐。(示意)继续往后。舞会上。

生:舞会上,她们都显示出了自己从来没有过的美丽。

师:哇,说得真好!灰姑娘引起了谁的注意?

生:王子。

师:玛蒂尔德呢?

生:玛蒂尔德引起了……

师:文章中有一句,你注意到了吗?

生:玛蒂尔德引起了部长的注意。(众人翻书)

师:引起了部长的注意。请注意——都引起了大人物的注意。太相似了。(示意)同桌。舞会一结束。

生:她们都显得很悲惨。

师:她们都匆匆忙忙只做了一件事情,舞会一结束就出去要干嘛?

生:逃跑。

师:跑。为什么,灰姑娘为什么要跑?

生:因为魔法。因为她们都不是很真实。

师:哦,都要现出原形?(众笑)一个是魔法要失灵了,一个是通过什么现出原形?

生:外套。

师:她的一件丑陋不堪的外套。都要现出原形。(示意)继续往前。

生:马车,灰姑娘使用的是由南瓜和老鼠变成的马车;在《项链》中,那是很破的一辆马车。

师:晚上才会出来的马车。也很像。(示意)继续往前。

生:灰姑娘的失物是她的鞋子,而玛蒂尔德丢的是项链。

师:都丢了非常珍贵的东西:透明的水晶鞋,项链。请坐。(示意)最后。

生:寻找。灰姑娘她是……鞋子……挨家挨户去试穿。

师:有一个类似的情节。拿着一个东西来比。

生:噢,她拿着那个盒子,到处去店里寻找一模一样的项链。

师:请坐。

大家看,(示意PPT表格)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太可怕了——感觉就像玛蒂尔德知道那串项链是假的一样——目瞪口呆!

怎么会这么像?莫泊桑,他知不知道这个故事?

(出示PPT)

师:他必然知道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在欧洲大陆非常流行。而且是一个法国人,你看噢,十七世纪的法国人就把它收集起来了,一共有三百四十五种大同小异的版本。

而且,莫泊桑从小,他的母亲就对他进行良好的文学教育。并且他的老师福楼拜也是具有极高的文学修养,所以他必定知道。

那么,我们就要问了,这么相似,那不是盗版吗?还是经典吗?

(出示PPT)

师:(示意)你说,是不是盗版?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有区别。

师:有区别是吗,请坐。有区别。文章的第一句话是什么?(示意)你给大家念一下好吗?朗读小说的第一句话。

生: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师:唔,读得真难听,请坐。(众善意地笑)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也”。来,后面一位同学,如果就小说内部来看,“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这个“也”是针对另外一个人,是谁?

生:她朋友。

师:她朋友佛来思节。请坐,(示意)继续往后。

但是就小说外部来看,好像莫泊桑他有意地,他针对谁在发言?“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生:灰姑娘。

师:请坐,其实小说一开始,他就在告诉你们,我要写一个跟灰姑娘有关,但是又不一样的故事——“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请注意这个“也”字。

好,接下来,我们思考两个问题。

(出示PPT)

师:第一个问题:灰姑娘和玛蒂尔德的区别在哪里?第二:《项链》是如何创造性地改写,颠覆了《灰姑娘》的童话模式?思考一会儿,不讨论,独立思考。

生:思考(25:25-25:55)

师:好,我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前后四人小组。

生:(四人小组讨论25:58-28:20)

师:好,我请同学来回答。“灰姑娘”其实是一个模式,我们来探讨,把灰姑娘模式里面的基本要素理清楚了,玛蒂尔德的不同点也就分明了。我们先想想,这个模式里面,有哪些要素?它包含了哪些东西?(示意)你来说。

生:灰姑娘这个童话,主要是说她的青春……主要涉及的应该是爱情吧。

师:噢,灰姑娘她追求一种爱情是吗,有着青春的绽放。就这样?好,请坐。(示意)后面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而《项链》的女主人公她……

师:哦,我们继续讲灰姑娘,不要急着讲项链。

生:灰姑娘,最后她得到了幸福的生活。

师: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结局非常好。很好,请坐。还有吗,还有补充吗,关于灰姑娘?(示意往后)

生:和他们差不多。

师:灰姑娘她通过爱情,本来很贫穷,后来和王子结婚了。她的等级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等级发生了变化。

师:请坐。好,最后一位同学,你把前面三位同学的要点,总结一下。

生:也就是……她的身份……总的讲起来,这个故事比较有戏剧性的,一个大转折。

师:大转折。请坐。

其实我们会发现,灰姑娘的模式,有这么几点要素:

(出示PPT)

师:第一,青春的绽放。舞会上,一下就发现这么美!然后,以爱情来超越等级;最后,有一个极其幸福和完美的结局。

那么,你仔细考虑一下,会发现,莫泊桑他在这几个要点上——青春、爱情、等级、结局——每一点上,都不一样。

谁来说?随便请一个同学来说。(示意)你来说,青春的问题,玛蒂尔德是否有绽放的青春?

生:玛蒂尔德她有。

师:有?有过。最后呢?

生:最后,由于命运的差错……(沉默)

师:请坐。后面的同学,你可以补充一下吗?关于这个“青春”的问题。

生:她应该也是有青春的吧,只不过她觉得嫁给她丈夫以后,就浪费掉了。(众笑)

师:嗯,舞会上,青春绽放;但是最后呢,十年之后呢,十年之后青春还在不在?

生:不在。

师:她已经怎么样?

生:已经老了。

师:已经苍老了,请注意——用“衰老”的主题,来替换掉“青春”这个主题。请坐。

好,关于这个爱情的问题,请后面这位男同学来谈一谈。

生:灰姑娘的爱情是美满的,她得到了王子。

师:玛蒂尔德是否追求爱情?

生:不完全是。

师: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吗?

生:不是爱情故事。

师:这个一个什么故事?

生:比较实际。

师:关于婚姻的故事是吗,在这个故事里面,没有爱情。所以她追求什么东西?

生:她追求物质的东西。

师:她追去物质生活,这就导致我们对于虚荣的批判,是吗?请坐。这一点很重要,(示意)继续往后。“等级”。

生:玛蒂尔德是生活在社会中下层。

师:灰姑娘起先也是这样,对吗?后来……

生:但是灰姑娘变成了上层,而玛蒂尔德还是保持在原来。

师:(惊问)还是保持?

生:更下层了。

师:降格了对吧,继续往下降,她最后变得像文章里面的那个谁呀?

生: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

师:请坐。她降格了,灰姑娘是往上升的,是吗?(示意)最后,“结局”。

生:结局……虽然她把钱全部还清了,但是她跟以前变得不一样了。变得更加衰老、贫穷。

师:衰老,贫穷。请坐。

如果我们把整篇小说看作一场足球赛的话,莫泊桑他真正射门的时候是在哪里?(示意)你来说。

生:是在结局的时候。

师:结局怎么样,哪句话?

生:是最后一句话。

师:最后一句话,你给我们念一下好吗?

生:“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师:啊,读得真好,请坐。(示意)同桌,为什么这句话这么有杀伤力?

生:因为在前面,为了这串项链,她付出了她所有的东西——金钱,劳动,青春……还有很多。

师:她把一切都付出了。

生:后来感觉就……当她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她所有的东西都不值了。

师:取消了她十年艰辛劳动的所有的意义,对吗?所以说她最后是目瞪口呆。

啊,所以有人读莫泊桑的小说,读出这种感觉,读到后来你会发现。

(出示PPT)

师:只有一个字——“冷”!莫泊桑太冷酷了,太冷静了,太冷了。

我们有一位同学读得跟翻译家郭宏安、北大教授金克木一样,这是一部冷得让人“悲伤”的小说。张含彬站起来!张含彬,你为谁而悲伤?你在这篇小说里,为谁而悲伤?

张含彬:玛蒂尔德。

师:玛蒂尔德真可怜。请坐。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

好了,我们暂时走出悲伤,我们继续来进行我们的探讨,继续回到我们刚才那个问题上。大家看一看,有关于这个模式,其实发展下来——

(出示PPT)

师:《窈窕淑女》看过吗?

生:没有。

师:《流星花园》看过吧?

生:(众笑答)看过。

师:《曼哈顿女佣》看过吧?

生:(部分)看过。

师:好,我请一位同学来讲讲《曼哈顿女佣》,这里面是不是一个……怎么一种模式?灰姑娘的模式有吗?

生:有的。她原来是在一个酒店里打工,做女佣,然后因为巧合,认识了一个议员,结果她就和那个议员相爱了。而且她是借钱买礼服,还有最好看的项链,是她儿子帮他借的。

师:哦,也有一串项链!有舞会吗?

生:有。

师:天哪,也有舞会。

生:参加舞会,最后是舞会结束后的那天,揭穿她了……

师:等会儿。她舞会上大放光彩吗?

生:有。

师:也大放光彩!

生:舞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她就被揭穿了。最后是因为她的智慧,和她儿子的勇气,最后他们得到了爱情。

师:从此过上了——

生:(笑)幸福的生活。

师:(示意)请坐。大家看,通俗的大片里面,灰姑娘的模式,百试不爽,对吧?奥黛丽•赫本《窈窕淑女》,一九六四年,奥斯卡七项大奖,同样一个卖花姑娘;其实她来自一个小说《卖花女》,萧伯纳的,都是非常通俗的,《流星花园》里面那个谁啊?(示意)你来说。

生:杉菜。

师:杉菜是吗,这个算不算?

生:算的!

师:好像也算得上的噢。

但是,但是这里面,你看看(示意PPT)——右边这一路下来,从《傲慢与偏见》到《简爱》,到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一直到《项链》,你可以看出一条什么样的传统?

生:(沉默)

师:一二三四,凌琪,你来说!什么传统?看出什么东西来?

凌琪:悲剧!

师:悲剧?(示意)请坐,同桌两人商量一下,我们从右面的一排里面看出一种什么传统?

生:(讨论36:07-37:07)

师:好。谁来谈?我们抓紧时间,时间不多了。谁来说,你看出了一些什么东西?(示意)你来说。

生:右边那一排都是,爱情高于物质。

师:都是爱情高于物质生活。请坐。(示意)你可以发表一下意见吗?

生:这里都是写的是,她们都有很美丽的外表,但是她们一开始都没有很好的外部条件来支持她们。整个故事的发展,就是围绕她们如何通过一系列的事情,然后把她们这些美的外表最后终于让别人得知,表现出来。这个就是故事中主要要告诉我们的事情。

师:(示意)请坐。伊丽莎白她拒绝了达西,因为她觉得达西向她求爱不真诚;简爱她知道阁楼上有个疯女人,所以她不愿意嫁给罗切斯特;爱玛,追求浪漫,服毒身亡;那么,玛蒂尔德呢?

这些女子,你是否发现,她们都很有自己的主见,对吗?

玛蒂尔德有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主见?文章里面有没有?

生:有。

师:真的有吗?(示意)你来找一段,从哪里可以看出玛蒂尔德的主见?她真的有主见吗?

生:有有有!刚开始发现项链丢失以后,她就辞退了女佣,搬迁了住所,自己开始干家务。

师:文章里面有很好的一句话,你给我们念一下,好吗?

生:路瓦裁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现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

师:太好了,请坐。“她一下子现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所以你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么有主见的女人啊!

大家看一看,我想说的就是,这一排下来,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小说里面,它蕴含的一个主题就是——“女性的自我发现”。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非常佩服我们班的三位同学。

(出示PPT)

师:程璐,莫剑俊,俞晨浩。他们说,这是一部关于“女性”的小说。(众笑)

三位同学各讲一句话吧,来谈谈女性。

来,程璐,你谈谈女性。

程璐:女性天生是爱美的……但是女人善变。

师:善变,爱美。对玛蒂尔德而言,她的美丽的容颜的凋零,太可悲了噢。(示意)请坐。莫剑俊,谈谈女性。

莫剑俊:(沉默)

师:随便谈谈,轻松一点。

莫剑俊:女性比较在乎自己的外表。

师:所以说外表改变了,她会比较地难过,外貌对她来说,太重要了。(示意)请坐。最后,俞晨浩,你也来说一句吧。

俞晨浩:因为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玛蒂尔德,她是一位女性,然后……(沉默)(众笑)

师:非常好!(示意请坐)这部小说的主角,是女性。

中国很著名的一个文学家,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他在他的《书房一角》里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们看一个社会是否宽容,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看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评价。”就这么简单。

所以有时候,我们映照一下,读了《项链》以后,我们对于玛蒂尔德,到底是如何评价——如果你对她的评价过于严厉的话,也许可以看出你还不够宽容。(众笑)

好了,那么课后如果大家还有兴趣的话,我建议大家顺着两个思路,继续去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有个著名的模式,什么模式,大家有印象吗?才子——

生:(齐声)佳人。

师:才子佳人模式,和欧洲大陆的灰姑娘故事的模式,到底有什么异同?这是第一个思考题。

第二个思考题,有关于作家——盲作家,从古希腊的荷马,到英国的弥尔顿,到莫泊桑,莫泊桑他几近失明,当他开始创作《项链》的时候,已经看不清东西了,一直到最后,现在的博尔赫斯,失明的作家,和他的创作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这个也可以去思考一下。

莫泊桑说:“我具有一种第二视力,我具有精神的目光。”——他用精神的目光,看到了玛蒂尔德。

其实我们去读一读,想一想,也许可以看得更深一点,今天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

《项链》:掩耳盗铃的莫泊桑

“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

‘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如果把《项链》当作一场球赛来看,这结尾便是临门一脚的抽射。球应声而入,读者与玛蒂尔德一样:目瞪口呆。都称出乎意料的收束为“O•亨利”式的结尾,其实在这一点上,莫泊桑毫不逊色。

不过,以情节取胜的小说,结尾太精彩,只留下瞬间的印象,却遮蔽了之前的承转,一如在射门快感中再也记不得先前的传球盘带。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在《项链》一百多年的阅读史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这部作品并非原发性地凌空飞来,而是在文学史的阴影中,自觉地呈现出影响的焦虑——这是一部对话姿态的作品。

试看下列对照:

相同点 灰姑娘 玛蒂尔德

个人特质 美丽、孤弱

家庭生活 感到不幸、痛苦

不满的家人 后母、姐姐的欺凌 小书记员丈夫的贫穷

某次契机 王子的舞会 一张舞会请柬

外力帮助 老婆婆(仙女)魔法变出礼服 佛来思节夫人借与项链

舞会上大放光彩 像蝴蝶般,轻快、纯熟地舞动 狂热地兴奋地跳舞

引起大人物注意 王子 教育部长

舞会一结束就逃走 魔法即将失效,露出原形 外套寒伧,露出本来面目

不像样的马车 变回南瓜和老鼠 拉晚儿的破马车

丢失贵重物品(晶莹透明) 水晶鞋 钻石项链

寻找比照 适合这只鞋子的女孩 照着盒子上的招牌字号去找项链

……

一比之后,在惊人的相似中,接踵而来的疑问就是,莫泊桑究竟是否读过灰姑娘的故事?

根据杨宪益先生的记录:“欧洲有一个著名的《灰姑娘》童话故事;十七世纪法国人培鲁(Perrault)的故事集里和十九世纪初德国格林兄弟(Grimm)的童话集都收进了这个民间传说。据过去考证,在欧洲和近东共有三百四十五种大同小异的这个传说。”①莫泊桑是法国人,培鲁的故事集想来应不陌生;而莫泊桑的母亲在文学上的造诣很深,不但熟读古今名著,而且有精审的鉴赏力。从小就给他讲述古代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朗读莎士比亚话剧中的精彩片段。②又兼莫泊桑涉猎深广,以此推断他对灰姑娘并不陌生,应不算过于卤莽。那么,难道流传如此广泛的《项链》,原来是一部盗版之作,只是改头换面未曾被人觉察?

细审灰姑娘模式,发现核心要素,大略不外以下三条:一,绽放的青春 二,以爱情超越等级 三,幸福的结局。

再来对比《项链》,首先便发现,这个故事不谈爱情,只写出“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婚姻——诚实的玛蒂尔德与同样诚实的小书记员共同偿还债务,没有幸福可言(他们甚至穷得连孩子也生不起),最多只有困境中的相依为命。这并非一个爱情故事,一开始就瓦解了迷人的梦幻色彩;更重要的是,既然妻子玛蒂尔德不能再渴望爱情了,那么她最强烈而唯一的梦想,就是对奢华物质生活白日梦似的渴望——这样才能引出小说主题之一“虚荣”。

其次,灰姑娘依靠仙女的法术,获得了华丽的服饰,在嘉年华式的狂欢中,获得众人瞩目,发散耀眼的光芒——服饰只是陪衬,其实一切光彩,都来自拂去尘埃的青春女性本身的魅力。在青春的绽放中,无助的姑娘获得了归依,在婚姻中成熟并依旧美丽。

玛蒂尔德虽然结婚,却耽于幻想,甚至不想去看望有钱的女友,“由于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天整天地哭泣”。这分明是未成熟女性的表现。她后来也成熟了,展现出勇气和魄力,但与灰姑娘故事迥异的是,她的成熟,并非真正具备了女性魅力,恰恰是以青春、美丽、风韵、娇媚的丧失为代价的——“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

莫泊桑最赞赏龚古尔兄弟《18世纪的妇女》一书,认为18世纪的法国妇女达到了尽善尽美——“姿态、容貌、嗓音、目光的流盼、举止的优雅,矫揉造作、漫不经心,矫饰,她的美貌、她的身段,妇女从世间应该获得这一切和接受了这一切。”而不应该对老年妇女的魅力再抱期望,“因为她已经经受过了一个女人所能忍受的最可怕、最折磨人的酷刑:她苍老了!”③

用对女性而言最残酷的“衰老”(至少莫泊桑本人是这么认为的),置换了灰姑娘模式中绽放后近乎不变的青春美丽,是《项链》的第二处颠覆。

第三,同样是等级变换,可惜两个故事南辕北辙,一个以爱情超越等级,尽享荣华。玛蒂尔德却下坠降格,移居于阁楼,在洗刷中磨粗了粉嫩的手指,争价钱,受嘲骂……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她与起先被她所看不起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相近了。

第四,看看结局,水晶鞋物归原主后,灰姑娘遵循童话叙事模式,“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项链完璧归赵后,玛蒂尔德的不幸正刚刚开始,十年中,倍尝艰辛,从此褪却了玫瑰色的娇嫩与梦想。

然而莫泊桑最有杀伤力的一笔,是本文开头征引的一小段。十年的受苦受难剥夺了她的青春;“至多值五百法郎……”,则剥夺了她付出青春的全部的意义。这双重打击与二次剥夺,才真正显现出莫泊桑的冷。难怪郭宏安用“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久居则有“凄神伤骨”之虞的“小石潭”来比喻莫泊桑的小说,说这是“一个痛苦多,欢乐少,笼罩着一片悲观主义的凉雾的世界”。④而金克木先生也说:“(莫泊桑)的许多短篇小说我连续看下去,只觉得越来越冷,如同到了寒带……短篇中的《项链》一再被人选读……冷酷无情的面貌下面藏着一颗热心。这和我们的习惯只怕有点相反。在法国也不合时宜,他只能最后神经错乱了。”⑤

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小说开篇第一个句子的意义——“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乍一看,都以为,与“也”字相对应的不过是文中提及姓名的佛来思节夫人,或类似的有钱而优越的妇人们。细思量才懂得,莫泊桑一开始,就在告诉读者:注意了!我要讲一个一模一样的故事。但是知道吗,我要讲一个完全相反的故事!

玛蒂尔德的故事,恰似灰姑娘模式的反转片:一,如花般容颜的凋零(绽放的青春) 二,不幸婚姻中偶然灾难后的贫困艰难(以爱情超越等级) 三,耗尽一切后更兼毁灭性的精神打击……无一处不显出造化弄人与生活的悲哀(幸福的结局)。

细节处处相似,题旨决不雷同——这完全可能是对着灰姑娘的范本,进行有意识的改写。个中原因,诺思洛普•弗莱《虚构文学与神话的移位》一文中给出了解释:“灰姑娘的故事,在中产阶级小说中,已复述了成千上万次之多……作家们对民间故事兴趣盎然,跟画家对静物布置抱兴趣是同一道理,因为它们说明了叙事故事的基本原理。然后,在使用民间故事时,作家还会面临如何把故事写得合情合理,令其阅书的读者置信这一技术问题。”⑥

但莫泊桑之为大作家,并非仅仅因为他改写了一个有基本叙事原理的故事,而在于,他承继了几部“反灰姑娘”小说的传统,并塑造了女性的新姿态。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1796)中的伊丽莎白,拒绝没有爱情的求婚;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1846),具有女性主见,反叛命运的安排,要与罗契斯特平起平坐;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1857),追寻浪漫,服毒身亡;莫泊桑作于1884年的《项链》,他的女主人公几乎具有古希腊悲剧人物的品格,面对命运的无端打击,及时决断,用自己的心与力,顽强应战。从这一点来看,文中这段话,一下子彰显出一种特殊的意义:

“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就设法偿还……”——之前似乎还没有一部小说,这样鲜明地表现过女性如此的自主与自立,完全依靠自己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再也不是那种期待男性来拯救的柔弱无助的模样。所以,小说中的丈夫,那个可怜的小书记员,唯诺小心,只不过是女性魄力的陪衬。

虚荣浮夸的讽刺?那只是莫泊桑故作掩耳的姿态罢了;独立对抗命运的女性,这才是他暗行的盗铃之实。

①《译余偶拾》P77-79,三联书店1983年6月

②《莫泊桑传》P18,张英伦 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

③《莫泊桑随笔选》P60,P112-114,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0月

④《同剖诗心》P117,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3月

⑤金克木《关于十九世纪法国小说的对话》,《读书》1988年第6期,P48页

⑥《诺思洛普•弗莱 文论选集》P119-12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项链》:一堂价值巨大但缺陷明显的课

范美忠

一.对实录的文本细读

我在将下面就课堂的各个主要环节进行仔细的分析,提出我的看法和疑问,与郭老师及各位老师商榷。

[一]

我觉得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关于情节的几个环节的提问和研究的部分没有必要,因为回答这些问题学生根本无须动脑筋,属于比较低质量的对话部分。

我们来看看教师提出的问题:

1•这是一部关于——的小说;(这个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已经规范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如果让学生自由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

2•师:其实看一下题目,我们就知道,所有的情节都围绕——什么展开?

3•师:很好。这就是整个小说的梗概,好,经过这样一周转之后,我们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她的外貌是否发生了变化?变了没有?

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呢,我没有看到。在提出问题这个层面上也充分表明了整堂课是教师主导,而学生较为被动。

[二]

当选取傅学磊同学的这是一部关于变化的小说这一说法来进行讨论的时候,是利用了学生的观点,而且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应该说这是这堂课的第一个亮点。尤其可以就学生的不同回答进行讨论,因而此一设问有较大意义,为第五个环节的讨论提供了基础。

师: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面对她这样的变化,如果是莫泊桑本人,作者,他会更欣赏哪一个玛蒂尔德?他更欣赏变化之前的玛蒂尔德,还是变化之后的玛蒂尔德?他是喜欢玛蒂尔德A,还是玛蒂尔德B ?

我请一位男同学来回答一下。(示意)你来说,你猜一猜。

生:我觉得,应该是后面一个——前面一个很虚荣,后面一个比较真实。

师:很实在?请坐。我们同学把莫泊桑想成一个革命无产阶级作家,可惜情况恰恰相反。(众生惊讶,笑,低声议论)

[三]

这是老师提出的第三个重要问题:其实我不太赞同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跟文本并无多大关系。而且问题提出来以后的操作是值得商榷的。比如,为什么只叫一个男生回答呢?并且急于抛出结论呢?可以多抽几个同学回答,可能有不同的答案,然后再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争论,很遗憾,这里没有充分展开讨论。除了欣赏变化前或者变化后的玛蒂尔德之外,学生还可以回答:莫泊桑对变化前后的的玛蒂尔德并无偏爱,因为他对她都抱同情的态度。教师的论断依据的是作者的女性观,可以由这种女性观推出莫泊桑在现实生活中更欣赏变化前一类女性,但未必就一定能由此推出作者在作品中也更喜欢变化前的主人公,因为作者对自己创造的人物可能有特殊的感情。不过如果把此一设问作出引出作者是否应该在作品中隐藏自己的观点态度和判断的问题,从而切入莫泊桑福楼拜在小说观念和小说叙述上的重大突破和革新,那么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作为独立的问题本身对这篇小说而言未必有太大意义。

所以,根据莫泊桑本人的女性观,他更应该欣赏哪一个?显然,玛蒂尔德A,但是他在文中却没有丝毫的流露,为什么?因为他的创作原则——

莫泊桑的创作谈

小说家不应辩解,也不应饶舌和说教。只有情节和人物才是应当着墨之处。另外,作家不要做结论。而呀把它留给读者。

《小说》,《莫泊桑随笔选》p88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0月

师:莫泊桑的创作观,继承他的师父福楼拜,很具有现代性,就是——作家不要做结论,而要把它留给读者——所以他在文中没有流露出来,对吧,隐藏得非常好。

[四]

教师顺势推出作者的创作观,应该说这也是本课的精彩之笔。因为福楼拜和莫泊桑在小说创作学和叙事理论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作者退出,在叙述中隐藏自己的观点,而尽量只呈现客观事实(比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在小说文体革新上的重要意义!)。遗憾的是,这一精彩没能更精彩,也就是缺乏开放性和学生讨论思考的过程。干吗要在问了学生之后自己立即抛出答案呢?为什么不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作者要隐藏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你认为作者在作品中该不该隐藏自己的观点?问题是开放的,而且有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可能会更深入和精彩。学生会认识到:这种作者退出一方面尽量保持了讲述故事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从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的角度来说:给了读者自己思考判断的权力,体现了作者对读者的尊重,增加了阅读的乐趣,保留了作品的模糊性、暧昧性相对性,同时还避免了读者可能产生的对作者教化和强加观点的反感。还可以再产生疑问:作者真的可能从作品中退出吗?作者退出真的能增加作品的客观性吗?这里就切入关于文学真实问题的讨论,我想这对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帮助将会是巨大的。当然,学生在讨论中还可能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

“我”的阅读;这是一部关于——的小说

虚荣(王奇旻,高姗姗,胡佳斌……)

诚信(陈璐 王璟,蔡艳秋……)

贫富、差距(许乐乐 张超……)

梦想、欲望(陶洁婷……)

命运(王富强,凌琪,俞建岚……)

师:五大类,我们看看同学的名字,每一类都请一位同学来大致地说一说,简要地说一说,你的观点,以及你的理由。

[五]

应该说这个设问尊重了学生个体的阅读感受和独立判断的权力,可以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而最后把小说的主题归结到命运,一反过去的虚荣说,也有新意,而且有文本中作者的感慨和解说为证,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这是此一课录中最为成功的环节之一。而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简短的评价也很精彩,比如:

师:贫穷的问题,是吗,(示意)请坐。这里我们倒也可以看出,一个小人物,她对抗风险,生活中偶然事件,她的抵抗力怎么样?

生:(低声)很弱。

师:好像比较弱。所以以后张超如果去开个保险公司的话,可以拿《项链》这篇文章作为传单给大家看,对吗?

(众笑)

师:需要买点保险哦,小人物对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也有道理。

这里的回答非常机智幽默!但在操作上也不是不可以探讨,比如当主张某一种观点的学生说完自己的理由之后,教师马上问持另一种观点的同学的理由。因而使得同学之间的对话和观点交锋未能展开,有学生的个体思考和感受,却无相互之间的对话。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操作:在一个同学陈述完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问其他同学,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和理由吗?如果不同意,为什么?这样有助于同学之间的相互倾听和观点交锋。

但关于这是一部什么小说的问题的探讨和处理上,我觉得还值得研究。教师似乎刻意反对以前的虚荣说,而要归结到命运说上去,我觉得这有点单一化和非此即彼的味道。他们之间难道就真的是相互排斥,要么对要么错吗?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诚信是从人际伦理的角度来看,贫富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而文学不是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应从人性(比如情感,心理性格等等)和人的存在的角度切入。所以这既是一部关于虚荣欲望和梦想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命运的小说。他们是我们观察作品的不同层次,最高层次是哲学的层次,这就是命运主题。

教师在否定虚荣说的时候,引用了“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说法。女孩子想得到这么多玫瑰确实很虚荣,至少我没看到过有人送这么多玫瑰,但是“两朵玫瑰”跟“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一样吗?这里也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问题。我觉得佩两朵花不虚荣。何况虚荣心或者人人都有,太强就成病态了。家里很穷却要佩昂贵的宝石就是太虚荣。如果思考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从根本意义上是因为命运,这点无话可说,所有发生过的事都是老天注定,你选择反抗虚荣等等都是命运,你的性格你的天赋出生地肤色等等也是命运注定的。但在此一文本中,我们如果把命运仅仅看作嫁给穷人和偶然地丢掉了一条昂贵的项链的话。我们会发现,悲剧既是因为命运,也是因为性格,比如虚荣和自尊要强。如果她不那么虚荣,就不会借那条项链,也就不存在丢失的问题;如果她不那么自尊要强,直接告诉路瓦栽夫人:对不起,我把借你的项链搞丢了!夫人可能会告诉她:没关系,是假的呀!所以究竟是命运悲剧还是性格悲剧呢?还是性格决定命运呢?所以肯定命运说并不一定就要否定虚荣说。虚荣不一定带来悲剧?难道悲剧就一定是悲命运剧吗?我们有多少悲剧没有我们自己的原因在里边?我在评余华的《活着》的时候把悲剧划分为三种: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

[六]

与《灰姑娘》的对比:应该说这里是最出人意料的出彩之笔,也是学生、听课教师及评委最预想不到的环节,而且也确实非常有价值,问题也确实该教师提出,因为根据学生的知识视野,恐怕很难产生这样的联想。这个问题的提出充分显示了郭老师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学功力。从文学创作和批评的角度来说,当某一种写法普遍化之后,这种主题就可能成为一种原型,比如灰姑娘与白马王子的故事,比如中国传统中落难公子中状元迎娶佳人的故事。当成为一种陈套之后,有尊严的写作者就通过有意识的反动来达到颠覆陈套推陈出新和切入真实的目的,在文学史上这种颠覆也成了一种比较流行的写作方式,比如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对情爱小说滥套的颠覆,美国后现代作家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后传》对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童话的颠覆等等,而戏妨、反讽和解构,也就成了典型的后现代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但是,且看郭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教师在表格中列出了对比项;并且不断引诱学生,我们看教师的发言:

师:不美满,感到自己很不幸。请坐。(示意)后面,不满的家人。

……

师:请坐。(示意)后面。某次契机。

……

师:她们都匆匆忙忙只做了一件事情,舞会一结束就出去要干嘛?

从操作来看,我觉得这里值得商榷,教师干吗一定要自己列出对比项呢?让学生自己来对比不行吗?不行,至少这堂课上不行,因为时间有限。如果让我来作一下对比,重新阅读两个文本进行仔细的对照,四十分钟时间还未必够。因此,教师为了在四十分钟之内上完自己预设的内容完成对《项链》整个文本的解读,不得不匆匆自己抛出对比项,而且焦急地对学生进行暗示!从而未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她们自己来对比探究,学生只是被动而又匆忙地记住了教师的结论。问题在于:这么多的预设内容是不可能在四十分钟之内完成,而本应是用一两周时间之内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完成的。而此一对比可以作为作业交给学生在课下完成。

郭老师过于重视知识传递的量和解读的完整性与深度而舍不得忽略丢弃一些东西。这里我就有了疑问:在一节课中有必要传递这么大的信息量吗?有必要涉及这么多的问题吗?一节课之内就一定要把文本充分解读完吗?解读的绝对高度那么重要吗?正是因为过于追求这些,才出现了忽略过程,问题没能充分展开,强行牵着学生往上走的情况。引导自然是需要的,但到什么程度却是需要考量的。实际上我觉得,在一节课之内如果能充分深入讨论一两个问题,也就可以了!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蜻蜓点水地忽略过程匆匆跑完预设程序,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得如何,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是值得怀疑的。记住教师和专家的结论不是目的,懂得了阅读欣赏文学经典的方法,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才是根本目的。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这种文本细读的精神值得赞赏!提出文本细读是新批评对文学批评的重要贡献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专业的阅读所必须的。郭老师在这个方面显然甚为用心。

生:灰姑娘。

师:请坐,其实小说一开始,他就在告诉你们,我要写一个跟灰姑娘有关,但是又不一样的故事——“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请注意这个“也”字。

好,接下来,我们思考两个问题。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1. 灰姑娘和玛蒂尔德的区别在哪里?

2. 《项链》如何创造性地改写,颠覆了《灰姑娘》的童话模式?

应该说,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也非常有价值,但也未必一定要教师提出。如果前面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比较两个文本,那么学生就可能自己提出这两个问题并且作出解答。尽管如此,教师提出来也可以,问题是在讨论的过程中,限于时间关系和一元化结论的思维,教师匆匆诱导学生说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且自己抛出了答案。比如下面对话:

师:灰姑娘她通过爱情,本来很贫穷,后来和王子结婚了。她的等级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等级发生了变化。

因此,问题的设问是开放的,而答案却是封闭和单一的,主要是教师诱导,最后是教师自己总结和给出的。

“灰姑娘”模式的核心——

绽放的青春,

以爱情超越等级,

幸福的结局

下面的操作问题与上面一样,都是因为没有让学生课下充分去比较,所以才需要教师诱导和给出结论,因此整个课堂仍然是教师主导教师中心,是高度预设高度确定缺少变化和开放性的课堂。而从郭老师最后的夫子自道来看,他几次上同一堂课没有多少变化,之所以如此,跟预设过强,课堂结构过于刚性,讨论展开不够有关,因此就很难有意外和教师结论之外的,根源于学生的有价值生成,也很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难度和容量上作出适当的调整!

[七]

最后关于结论的出人意料部分,个人提出一点自己的感受。我看到这里的第一反应是:荒诞和残酷之感。这么一条假项链让玛蒂尔德劳累了十年,太残酷了!

取消了她十年艰辛劳动的所有的意义,对吗?(教师语)

取消了意义不就是荒诞吗?

同时,这种出人意料的手法无法不让人联想到欧•亨利的惯用的结尾手法,这里是不是可以作一定的拓展呢?比如:短篇小说应该如何结尾?

而下面抛出的郭宏安和金克木的莫泊桑小说读后感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这种对莫泊桑小说的综合判断和感觉,读者不可能仅仅通过此一篇作品得出,而应是在看了大量作品之后的总体感觉和概括。大多数学生看过莫泊桑的小说集吗?我表示怀疑!至少实录中没有表现出来。既然这样,学生就无法整体把握莫泊桑小说的特征,就无法自己提炼,而只好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记住专家代替他们作的结论。因此,除非学生自己课下阅读了作者的大量作品并已经自己对其作了总体评判,否则是不适合抛出专家结论的。专家不能代替学生感觉!至少也还应该问一问:同学们?你们也有这样的感觉吗?或者:你们赞同两位专家的看法呢?

[八]

我觉得下面一个环节在这堂课上没有必要,因为这个问题太难了,即使提出来,也未必一定要在课上解答,可以作为问题留给学生课下思考!这个环节本来也不应该是课堂上的事情,而应该是学生下去研究的。这样的打通文学电影的模式提炼必须是在学生充分熟悉这些文本的基础上自己去研究。但是从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提问来看,学生都看过《流行花园》,一部分学生看过《曼哈顿女俑》。而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和右边列出的三部长篇,学生可能基本都没看过。

但是,但是这里面,你看看(示意PPT)——右边这一路下来,从《傲慢与偏见》到《简爱》,到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一直到《项链》,你可以看出一条什么样的传统?

生:(沉默)

这个问题太难了。而且缺乏文本阅读的基础,缺乏充分的时间来分析,因此学生只好沉默。换作我,也许在短时间内也只好沉默。在诱导也诱导不出来自己预先准备好的结论的情况下,郭老师才只好自己来告诉结论了。

师:这些女子,你是否发现,她们都很有自己的主见,对吗?

玛蒂尔德有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主见?文章里面有没有?

……

师:太好了,请坐。“她一下子现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所以你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么有主见的女人啊!

大家看一看,我想说的就是,这一排下来,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小说里面,它蕴含的一个主题就是——“女性的自我发现”。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非常佩服我们班的三位同学。

这个结论其实还是可以质疑的。比如,这几部作品的共性真的只有“女性的自我发现”?没有其它?非得这个结论不可?即使有主角的自我发现?但究竟是人的自我发现呢?还是女性的自我发现?为什么这个时候女性会自我发现?这种自我发现跟当时的社会和精神潮流有什么关系?

[九]

最后“这是一部关于女性的小说”其实是很好的一个切入点。但由于时间关系,也没有深入下去,有点遗憾!

[十]

关于最后两个作业:其实切入点都是很好的,教师如果不具备充分的视野功力,是很难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但我关心的是:学生是否有足够的阅读基础去提炼才子佳人的模式?还有作者对荷马,弥尔顿和博尔赫斯的作品和生平已经了解多少?这样足以做论文的题目,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基础来完成?另莫泊桑的失明固然跟其创作有关系,但荷马、弥尔顿和博尔赫斯是否已经跟《项链》难于扯上关系?教师课后布置的题目是否尽量不仅仅跟作者,最好也跟文本有关系,或者至少主要跟本文作者有关。

二. 一堂价值巨大的课

这是我在此前的中学课堂几乎没有见到过的专业的经典文本解读。郭老师几乎运用了所有的文本解读方式:文本细读,作者的小说创作理论,作者的受教育背景,文学史传统,学者的评论,作者作品的文本互证,文学社会学,女性主义批评,原型批评,文本结构和要素分析,对作品的哲学思考,各种文学艺术形式的打通(与电影进行比较分析)。这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足够的文学鉴赏力和广博的知识,需要对有关作者的,文学理论的,文学史的以及电影的等等知识的综合,还需要对学界前沿研究成果和阐释积淀有了解。在当下语文教育极其弱智化的情况下,郭老师将真正的文学批评和文本解读引入语文教学,对于改变语文教学的低幼化有很大意义。

所以,语文课堂的确需要教师要有教育学考量,有对课堂理念的思考,有娴熟的操作技术。但是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和完善的知识结构是个基础,舍此,再好技术都没有什么意义。技术容易学,教育学的道理也容易明白,但功力的积淀则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两种阅读:专业阅读和业余阅读。

以文本为中心,以感觉为基础的阅读叫做业余阅读;综合作者,文本细读,各种批评理论,时代背景,文学史,接受史,小说理论,社会学,各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专业阅读的典范。

有一种广泛存在于一般读者当中的误解。认为文学就是靠感觉,要的就是一种情绪化的模糊的审美感觉,他们最讨厌文本解读,讨厌各种理论,讨厌文学批评,讨厌对文本进行细致分析和理性的思考。实际上一味靠感觉和妙悟,恰恰是中国传统文论和文学批评的重大缺陷。因为文学欣赏和创作实际上都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文学欣赏亦是如此。法国的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时代、种族、环境”作为了解作品的三要素,主要是以作者为中心,以及从一种文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作品,文学艺术本身的东西是严重缺乏的。二十世纪上半叶发展起来的新批评则提出了“文本细读”的批评方式,尤其在针对诗歌的时候,而我则认为,在阅读短篇小说经典的时候这种细读也显得非常必要,不过新批评文学理论家坚信有由文本结构和语言决定的唯一客观正确的理解,多少有一些僵化。但强调文本中心,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而随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产生了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随着荣格的原型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产生了神话-原型批评流派;随着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的发展,产生了读者反应批评,这种批评强调读者用自己的想像和思考,个人经验参与作品的完成和创造,强调读者接受的个体性和差异性等等;其他的还有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结构主义存在主义文论等等。这些理论武器都可以引入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为什么一定要拒绝呢?只是在引入这些理论武器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生命去自己的感受性去领悟文学,去细读文本,然后再看别人的解读,再用这些理论去分析,这个顺序不可颠倒。

业余阅读主要强调文本中心和读者的当下个体的感受。而专业阅读则是从各个方面来综合地全方位地理解文本。一般的课可以更多地采用业余阅读的方式,而可以选取一些经典文本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领略如何进行专业的文学阅读。专业的欣赏阅读跟业余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这种阅读对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阅读三阶段。直觉,分析和综合。当然,在具体阅读的时候,这三种感受和认知的方式不是截然分开的。但可以相对地划分出这三者的顺序。无论对一首诗还是一部小说,首先都是凭感觉来欣赏,然后就语言,细节,人物等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讨论,最后从思想或者哲学的高度来进行综合思考和判断。

语文课堂中文本的解读基本原则。个体差异,直觉在先,文本细读。但解读无定法,根据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因此每一次解读都是一次新的创造。

文本解读的维度。形式:语言,结构,叙述方式;背景:作者成长背景,创作心理,时代背景(背景知识);思想哲学背景(哲学把握);人物性格和心理剖析(人物分析);思想哲学层面的把握;小说理论(文学流派和创作理论);文学批评理论;读者个体感受;文本接受史;学界前沿成果等等。

三.就课堂操作从教育学角度进行商榷

尽管我认为在当下的语文教育背景下,郭初阳的课在文本解读有巨大的意义,将文学批评理论,将广博的人文知识引入课堂,我从他的课上看到了真正的文学批评文本解读文学欣赏和学生的思考。郭老师的课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当今中国语文教育的最高水平,在学问知识功底和文本解读上较那一代和中生代教师都高出许多。但与此同时,如果从从教育学的角度,比如说课堂理念教师角色等等角度来考量,郭老师的课则并无突破,比较传统,而且还可能存在着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我将提出一系列问题来与郭老师商榷。

教师角色

《学会生存》里就教师角色的变化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教师从一个知识的传递者变成了一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学生思考的激励者和引导者,一个交换意见的参与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而我从郭老师的课上看到,郭老师显然是以知识为本位的,他的课堂是教师中心教师主导的,观点是一元而不是多元的,一般来说更多的是教师拿出结论,而不是学生在多元观点和看法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和思考。

课堂理念

从课堂理念的角度来看,我觉得郭老师的课堂是教师主导控制的线形发展的,没有干扰因素和意外的确定的现代主义机械主义课堂模式。而不是充满着师生思维激荡,灵感勃发的,不确定的,有着一些意外的后现代主义的生态主义课堂范式。为什么在语文课堂上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的模糊变动的测不准的课堂模式较现代主义模式为优?因为就学生的思维碰撞而言,随时可能在对话过程中产生新的火花和争端,从而打破事先的确定性预设,将对话导向新的方向和有价值的问题,而创造性火花有价值生成可能因此产生。学生的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记住已有的东西,而是创造出新的东西,不是仅仅知道专家的说法,而是能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看法不仅仅是知道很多东西,还有很强的自我思考和研究能力。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结论

单就这堂课而言,郭老师的课给人的感觉是,重视知识传递甚于能力培养。这从课上为了完成大信息量的知识传递而忽略过程,忽略学生的思维的训练和拓展,并且结论往往单一而不是多元,结论在先而不是由课上师生共同讨论得出,问题的解答是封闭而不是开放这个特点可以看得出来。总得来说,学生的发言和思考还是相对偏少,而且较少出彩的地方,这一教师的优秀形成鲜明对比。

积累与创造,材料的“教育学化”

强调学生的思维的培养不是忽略积累。其实,就文科而言,大量阅读,积累大量知识还是比较重要的。而这个问题也往往是被很多教师所忽略的。因为创造不可能没有基础,我们需要了解继承人类迄今为止创造的优秀文化精神成果。鲁迅等文学思想大师无一不是博览群书的人。即使是一般的学生,也应对人类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精神成果有了解和吸收,以使自己的精神变得丰富,视野变得开阔。问题在于怎么积累?是不是仅仅告诉学生专家的结论就可以了?或者仅仅告诉学生看哪些书就可以了?实际上,阅读是课下的事情。那么在课堂上,如何使用引入的背景材料。我这里提出:我们必须将引入材料“教育学化”。这是什么意思呢?其一,在抛出专家的结论之前,必须先让学生充分感受和思考讨论,这样不仅仅使学生积蓄了解决疑问和接受新知的期待势能,而且学生只有在经过自己的充分思考之后,才可能更好的理解专家的观点,或者与其形成有效对话,这是利用材料的前准备;其次,抛出材料之后,必须就材料的观点进行充分的讨论,学生也可以就材料进行置疑。而在郭老师的课堂上,我很遗憾地看到,无论是莫泊桑的小说观,还是金克木和郭宏安的观点,都没有被学生充分讨论,学生可能只是记住了他们的结论,因此材料的教学价值未能被充分利用,而教学效果也将因此大打折扣。当然,打开学生视野也可以通过讲座的方式来进行,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研究性学习与常规课堂

我认为,以郭老师在这个课堂中呈现的材料之丰富,提出的有价值问题之说,要在一节课之内充分展开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我来上,我可以借用郭老师搜集的有价值材料和提出的有价值问题作出的有价值的教学策划,来指导学生进行如何专业阅读,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如何进行文学研究和写文学批评的研究性学习的专题教学。花的时间可能是一周两周或者更长。而我将在一学期之内选取几篇值得这样研究的经典文本来进行这样的专业阅读和研究,让学生获得这样的视野和研究思考能力。而一部分文章采取以文本中心和读者感受为主的业余阅读式的课堂教学,我不企图在一堂课解决所有问题,从各个角度涉及到文本的各个方面,如果能就一两个问题展开充分而深入的讨论,我认为课就成功了。很多问题都可以让学生课下解决。而有些文本则指导学生自读。再留一点时间专门指导学生如何考试。郭老师过于追求完整性全面性了。我不知道郭老师的常规课是否也如此?这可能就涉及到公开课的问题了。我们有必要追求在一堂课之内把一部作品上完吗?可不可以一个问题还没讨论完就下课了?

感受性与思考性

郭老师具有学者气质与理性气质,就我看过的几堂课而言,我觉得郭老师的课相对偏重分析性思考性和资料性,而对感受性和创造性重视不足。其实文学欣赏是感性和理性,诗性与思性的综合。培养学生敏锐和丰富的感受性也应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感受性则是可以探讨的话题。

三种智能:分析创造综合

在第一线升庵研修班听李镇涛老师做讲座,他分析创造实践三种智能的说法,给我很大启发。一般而言,在文本解读中分析智能运用的比较多。如果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三种智能,我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比如在小说的结尾,佛来思节夫人告诉玛蒂尔德项链是只值五百法郎的假项链以后,没有接着写玛蒂尔德的这一瞬间的表情,动作和心理反应,所以我可以要求学生想像和描写这一场景和玛蒂尔德的内心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智能;还可以问学生,在玛蒂尔德的项链丢了以后,如果你面对这种困境,你会怎么办?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智能!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我们从教师的课堂操作就可以看得出来,教师一开始就问学生这是一部关于什么的小说,而且自始至终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始终处于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和传输的信息的被动状态中。虽然有的问题教师问得很精彩,但这些问题如果由学生提出来不是更好吗?你怎么知道学生提不出同样精彩甚至更精彩的问题呢?还有你怎么知道自己提出的问题就一定是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呢?学生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怎么解决呢?如果让学生提问,学生的阅读状态将不同,处于一种积极思考和质疑的状态。而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重要的教育学目标之一。

我上几节课之后下来的体会是:很多时候学生已经学过的诗,我让学生提问题,学生几乎没有问题,我一问,又大多回答不出来,显然并未深思过,根本就没读懂作品,可是他们却没有问题了,这多可怕!当然,由于年龄,视野和思想能力的不足,有些问题学生是提不出来的。因此,课堂上的问题应该是由于学生问题和教师问题共同组成,这样教师的策划引导作用也得到了发挥,应该是比较理想的做法。

教师功力在课堂上如何体现

就教学而言,教师深厚的功力不太应该直接体现在把大量材料信息呈现给学生当中,而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策划课堂教学的角度和问题;选取材料的质量广度而非数量;对话当中的追问和引导;知识思想的拓展等方面。当然,如果是专为打开学生视野而做的讲座,又应另当别论。关键是,什么时候该讨论,什么时候该引导,以及什么时候该打开的时机要把握好!

总的来说,我认为如果从教育学和课堂理念的角度来考量,这堂课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解读的完成,资料的搜集以及问题的提出基本都是教师完成的,重结论轻思维过程,较多的是教师灌输而非学生自主建构。结论在先而非自然生成。信息量过大,太重视传递的信息和知识的数量,而忽略了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让学生学会思考,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留出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而许多问题提出之后,又没能得到充分的展开,结论基本上是单一而非多元的,课堂是封闭而非开放的。学生的个体阅读和感受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和尊重。

既有材料呈现的问题,不宜过多,应呈现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呈现时间,必须在学生自主充分领略之后;呈现方式,必须把呈现材料“教育学化”,也就是必须被学生充分质疑和讨论,而不是记住教师专家结论。

很少有意外的不确定的有价值生成。语文课堂的一个关键是开放性设问,然后在对话中不确定地展开和深入,因此必须让学生在课前有充分的预习思考和准备,而在公开课上,这一点恐怕很难做到。从智能开发的目标来说:主要侧重了培养分析智能,而比较忽略创造智能和实践智能。综合研究和分析必须在充分领略具体作品的基础上,因此教结构不是不可以,但在学生基础不足的情况下效果是值得怀疑的。

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过重知识传递而轻学生感受和思维;重文本的充分解读而轻教学理念的教育学考量。公开课未必也就要在一节课之内完成所有内容,这样并无多大意义,欲速则不达,充分展开问题,哪怕只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并不解决只深入一个问题也是有意义的,而不必赶速度进度求全。课的完成时间应该是不确定的。从郭老师的内容来看,这不该是一堂课完成的内容,而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进行,也许要一周两周时间完成;最近发展区要讲,主要是学生既有知识,经验,生命阶段。但不可低估学生!

四.如果是我会怎么上

在一节课之内完成。将课堂五步曲简化,基本以文本为中心来上这课。一开始让学生谈感受提问题,选取学生提出的最有价值最关键最有难度的一两个问题跟自己的问题合并,组成两三个问题,然后展开讨论。我的问题:

借用郭老师的做法,这是一部关于什么的小说,然后充分讨论!

作者对玛蒂尔德持同情还是批判的态度?作者在作品中表明自己这种态度了吗?你认为作者应不应该在作品中隐藏自己的观点?为什么?

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性格亦或命运?

当丢失项链以后,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谈谈你采取这种做法的理由?

谈谈你玛蒂尔德性格的评价!

但是这些问题未必要在一节课之内完成,如果某一个问题充分展开之后就占据了一堂课的时间,也未尝不可。

课外拓展问题:

与《俄狄浦斯王》比较,探讨小说中的命运主题,宿命论与自由选择,偶然与必然;

与灰姑娘比较,将作品放到文学史上就某一类文学母体的原型模式的探讨,理解浪漫主义童话故事与现代主义以追求真实为目标的文学写作的不同,理解戏妨反讽和解构的写法,(真正有尊严的作家的写作往往针对文学史而有突破和超越,比如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后传》对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的戏妨、反讽和颠覆,还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对荷马史诗《奥德修斯》的反讽;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对爱情小说滥套的反讽。)

也可以结合《包法利夫人》,来了解福楼拜和莫泊桑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写作中隐藏作者或者说作者退出的文学观;

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十九世纪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比如《简•爱》来从女性的角度切入对作品的分析;

可以让学生去读读莫泊桑的传记和他的小说选,从而了解作者,把握莫泊桑小说的特点。

也可以让学生想像写作玛蒂尔德知道那条项只值五百法郎以后的心理感觉。当然,所有这些都应该是学生课后来完成的作业。

五.语文课堂五步教学法

第一步,学生个体阅读感受思考并提出问题。我认为文本解读的原则:首先要尊重学生个体领悟感受文本的权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可以让学生课下预习的时候自己写评论感受并提出有疑问的问题,文学文本的阅读必须跟学生的经验和生命搭上关系,学生才可能产生兴趣,而且因为学生的年龄经验和成长的文化背景的不同,学生可能有迥然不同于作为成年人的可能已经迟钝和僵化了的思维,因此此一过程不仅仅保证学生阅读感受的个体独特性,保证学生自己感受思考领悟的过程,同时一些重要的创造性的火花可能在此一过程中萌发,这个时候不宜让学生搜集或给学生呈现解读性材料,但可以让学生搜集或给学生提供一些帮助理解的背景性材料,比如关于作家或者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我阅读文学,欣赏电影音乐绘画等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在看作品之前绝不看评论,以保证阅读感受的初次遭遇的新鲜独特性,但之后则一般都要看评论,以印证补充拓展我的领悟思考,或者了解背景知识,这是第一个步骤;

第二步,在不借助专家观点和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就自己的理解感受问题展开讨论,问题可以由筛选出来的学生问题和教师问题共同组成。这是第二个步骤;对有难度和争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

第三步,但是就学生的能力而言,由于年龄阅历,也可能因为知识思想基础的原因,达到一定层次之后可能就上不去了,这个时候要把学术界文学界以及自作品诞生以来的代表性阐释积淀和其它一些材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专家材料的基础上再讨论。

注意选取材料的难度和数量,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一般来说是呈现高质量但不同的观点材料,以保证呈现材料的多元性丰富性。但有时候也可以呈现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材料,比如在上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可以呈现明显很糟糕的文章《病句走大运》,让学生解剖其问题,以达到让学生理解诗歌语言诗歌逻辑的目的。

由于学生此前已经对文本进行了充分的个体领略和探讨,形成了自己的理解,也可能产生了一些困惑,这个时候就处于一种思考和接受知识的主动和活跃的态势,具有一种理解和接受的势能。而这个时候的呈现既不会干扰学生的个体感受和思考,把他们的思维纳入既定轨道,同时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可还能会得到一种印证,或者对争执之后疑惑不解的问题获得一种豁然的了悟,或者得到拓展提升,或者就材料上读不懂的说法提出疑问,或者因阅读材料而产生新的想法和疑问,或者与材料上的观点有不同意见。

这个时候可以就材料上的观点或者学生新产生的想法疑问进行讨论,这样的讨论将更加深入。同时这种做法将很好地解决学生自主探究与继承的关系问题。自主探究个体感受不是不要继承,不是不看别人的解读,然而不是简单接受和继承,因为继承和了解别人的观点并非目的,目的是锐化学生的感受力,并借别人的观点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展自己的思维。因此就必须把呈现材料专家观点“教育学化”,如何“教育学化”呢?就是就专家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让学生对专家观点进行质疑讨论,理解消化之后内化和为自己的东西并可能诞生新的创造,不是记住呈现的专家观点,而是思考质疑它之后形成学生自己的理解观点和看法,学生能说自己的话,忘掉专家剩下自己的观点和思维能力就是教育。这个时候教师观点也可以作为众多观点之一呈现出来,以给学生启发,或者供学生质疑和讨论。

第四步,在学生就自己的感受思考和问题和就呈现材料进行探讨之后都要求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和探讨后的各方观点进行综合梳理和评述,以锻炼学生提炼和综合的能力。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总结整个课堂和文本解读了。

在所有讨论和陈述过程中的教师职责:提醒学生发言注意简练清晰,注意倾听他人,并容忍与己不同的观点;教师发现有价值问题进行追问,从而将讨论引向新的方向或者使讨论更加深入;对学生适当进行鼓励;这个时候要避免课堂成为少数明星学生的表演,当陷入一些无意义的意气之争和纠缠时,教师注意把握局势和控制时间。这样的课堂教师只有大致的问题和思路步骤而无详细的教案,而过程是非常即兴不确定充满意外的。也许教师上每一次上同一个文本都可能产生不同的课堂文本。

第五步,课下总结和拓展。比如让学生在几个步骤之后再写评论感受文章,或者就某个问题深入,看看这个时候跟学生最初的感受和思考有什么不同。前面的讨论和总结都是口头的,这个时候的总结是书面的。书面总结比口头总结陈述有更大的难度,也可以锻炼学生更清晰的梳理能力。还可以拓展,比如莫泊桑的其它作品,他的传记,文学史对他的评价,学术界对他及其作品的研究专著,或者是我在“如果是我会怎么上”里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要记住,学生在课堂上更多是学会如何感受和欣赏文学作品,但课外的拓展同样重要,如果不是更为重要的话。教材只是一个引子,我们借这个引子可以更深地走进作家作品,走进文学史,走进人类精神空间,打开一片广阔的天地。

相关推荐:

《口技》教案

《孙权劝学》教案

更多初一语文教案,请关注威廉希尔app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