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最新历史七年级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编辑:sx_yangk

2014-05-04

2014年最新历史七年级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   A.唐诗 B.宋词   C.吴承恩的《西游记》 D.四书五经   3.16~17世纪入侵我国的殖民者是( )   ①荷兰 ②沙俄 ③葡萄牙 ④英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史实不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 )   A.文天祥抗元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5.明朝中后期的下列社会经济状况,表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是( )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的出现   B.商人的急剧增加   C.商品数量的扩大   D.工商业城市的出现   6.开始从明朝形成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7.下列属于康熙帝政绩的是( )   ①雅克萨之战 ②设立台湾府 ③大兴文字狱 ④安置土尔扈特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   8.关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深入民间考察而写成的著作   B.都是百科全书式科学著作   C.都被译成多国文字   D.都是总结性的科学著作   9.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农作物在明朝的出现主要表明了( )   A.明朝农业生产技术大大提高   B.这些农作物适应性强   C.明朝与外国保持了经济交流   D.农作物产量提高   10.建立后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女真族 B.蒙古族 C.吐蕃族 D.党项族   11.“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于发展进步之中……也是通过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相互学习而进步的”可以证明这一论断的明朝史实是( )   ①佛教传入中国 ②欧洲殖民者侵略我国沿海地区 ③郑和下西洋与各国友好交往 ④玉米、甘薯等传入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清朝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原因有( )   ①沙俄的控制和压迫 ②清政府的民族政策的正确 ③清朝国力强盛的影响 ④强烈的民族意识驱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相权得以恢复   C.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调解   14.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根本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15.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其作用不包括( )   A.使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B.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C.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D.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16.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双方停战 B.相互通商   C.划分中俄东段边界 D.划分中俄西部边界   17.从明朝建立到鸦片战争前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是( )   A.民族融合 B.走向衰落   C.逐步统一 D.走向强盛   18.靖难之役的实质( )   A.统治阶级内部之争 B.阶级斗争   C.民族斗争 D.割据斗争   19.下列人物属于民族英雄的是( )   ①郑和 ②郑成功 ③戚继光 ④渥巴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明朝时有店铺招牌“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这说明( )   A.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B.农产品种类多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个小题,其中21题12分,22题12分,23题9分,共33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清朝前期中俄边界示意图   材料2 清朝前期中俄某边界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1)材料2所说的边界条约的名称是什么?签订的时间是什么时候?(4分)   (2)清军打败沙俄侵略军和签订边界条约的地点分别在哪?请在地图上将两地分别用A和B表示出来。(4分)   (3)这一条约的签订有何重要意义?(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771年初,渥巴锡跨上战马,举起鲜艳的彩条旗,率领17万部众,踏着积雪,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前进……(他们)战胜严寒、酷暑和疫病的重重困挠,战胜沙俄追兵的围追堵截,牺牲了一半人,最终完成了东返祖国的壮举。


相关推荐

七年级历史同步练习之北方民族大融合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同步练习: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步练习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