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复习学案

编辑:sx_liuwy

2012-12-07

 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您推荐的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复习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掌握基础知识:大变革时代的主要诸侯国,奴隶社会政权的更替及原因、青铜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勃兴等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地能力,和全面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重点:诸子百家和商鞅变法

难点; 奴隶社会政权的更替及原因;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知识网络梳理

夏商西周的兴亡(建立时间,、开国之君、都城、亡国之君)

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和作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 、

青铜器造型奇特的是 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

农业畜牧业的发展:繁荣时期

灿烂的青铜文明

奴隶的悲惨生活:牛马不如的生活

春秋战国的 纷争 :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 、 、 、 、 、

、 。

大变革的时代 : 和 的使用,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著名的都江堰: 时期的 主持修建,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商鞅变法:时间、内容和作用

文字的演变 → → →

时期发明24节气。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是 ,他发明了 、 、

、 四诊法

中华文化的勃兴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他的作品是

春秋战国之际盛行的音乐是 。

百家争鸣:各家代表、学派及思想观点

链接中考

[09汕头中考]

《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08淮安中考]

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下列文物属于这一文化的是:

A B C D

[09孝感中考]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A.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

[08桂林中考]第9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

“民为贵”,“君为轻”。

请回答:

(1)孔子和孟子是什么学派的代表?这一学派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材料一被推荐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之一。请你说说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3)材料二中“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得到了怎样的体现?(1分)

[参考答案](1)儒家学派。(1分)“仁”的思想。(1分)

(2)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迫别人去做。(1分)尊重他人.宽容.平等待人。(1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体现在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的尊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1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达标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相传我国在哪一朝代就有了历法(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中(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4、战国时期出现政治、经济大变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主阶级这确立封建统治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 D、地主阶级为巩固统治

5、战国时期韩国的韩非属于

A儒家 B法家 C纵横家 D道家

6、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7、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8、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

A、防洪排水 B、防洪蓄水 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

9、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10、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统一度量衡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二、连线题

将下列成语典故与相应的历史事件用线条连接起来。

老马识途 吴越争霸

退避三舍 晋楚争霸

卧薪尝胆 齐桓公称霸

指鹿为马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秦朝暴政

三、材料分析题

1、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矣。”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引自《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 文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2) 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

(3) 文中的议论代表哪个学派?结果如何?

2、材料分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 该材料是谁说的?

(2) 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

(3) 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在教育上有什么贡献?

四、 填写诸子百家图

学派 代表人物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春秋 《论语》 “仁”、“礼”

道家 老子 春秋 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兵家 春秋

墨家 战国

儒家 孟子 《孟子》 “仁政”

道家 战国 《庄子》 “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 战国 《韩非子》

相关推荐: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导学案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导学案

更多初一历史教案,请关注威廉希尔app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