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同步练习:课外文言文试题汇编

编辑:

2014-03-18

10.①质问、责问②拉③用竹板打④借

11.A。

12.①这辆车怎么能够再让宰相乘坐呢?

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③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13.这段文字写了谢御史因鞭打飞扬跋扈的和珅宠奴、焚烧和珅车辆而遭和珅报复而被削职为民的事,表现了谢御史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高尚品格。

6.【2013年•四川省雅 安市】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29—32题。(10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 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颍上:地名。②游:交游,交往。③小白:齐桓公的名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④纠:小白的异母哥哥。⑤见逐:被赶走。  29.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2分)     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B.任政于齐。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0.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加点词。( 2 分)      ①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      ②尝与鲍叔贾。(          )      ③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      ④子孙世禄于齐。(           )  31.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翻译:     ②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翻译:  32.①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鲍叔牙的主要特点。(1分)     ②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鲍叔牙的特点?(1分) 【答案】

29.C(2分)

30.(2分)①被拘禁或被关押(“拘禁”或“关押”不得分);②经商或做买卖;③以……为耻(“耻辱”不得分);④享受俸禄(“俸禄”不得分。(每个0.5分)

31.(4分)①我曾经替鲍叔牙谋划事情却(使他的处境)更加窘迫。(“穷困”1分,全句大意1分;若将“穷困”的主语弄错或未补出,整句不得分。)②鲍叔牙推荐管仲做官以后,甘心自己的地位居于管仲之下。(“进”0.5分;“下”0.5分;全句大意1分)

32.①知人善荐。(1分)(答成“知人善任”不得分);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1分)

7.【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

(四)阅读文言文《隆中对》(节选),完成22~26题。(12分)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2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由是先主遂诣亮(告诉)  B.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

C.先主器之(器重,重视)  D.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2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则名微而众寡         而其主不能守

B.此用武之国          或置酒而招之

C.因屏人曰:“汉室倾颓……”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信义著于四海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24、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①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5、下列有关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分析天下形势,并提出对策、蓝图中,可见诸葛亮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能力 。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

C.选段层次清晰、结构谨严,围绕“隆中对”的“对”前、“对”中、“对”后依次写来,且详略十分得当。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26、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根据文意,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能用原文中的词)。(2分)

①孙权:       ②益州:

【答案】

22、A(2分。“诣”,拜访)

23、D(2分。A依次表顺接、反接;B依次为助词、代词;C依次为“于是”、“凭借”)

24、①将军(指刘备)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他。②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4分。每小题2分。第①题“枉驾”“顾”各0.5分,句意1分;第②题“已”“安”各0.5分,句意1分)

25、B(2分。先论述“必要性”,再论述“可能性”)

26、①联(合);②夺(取,占)(2分。每空1分)

8.【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 ,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注释】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詟(zhé):恐惧。

8.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从之  从:听从

B.将吏亦心轻之  轻:轻松

C.何足为异  足:值得

D.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益:更加

9. 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旦之用及,非为此也

A.吾欲之南海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公与之乘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

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

C.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后,王旦却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

D.李及之所以被王旦推荐,是因为王旦认为李及很聪明,会不断开创新的政绩。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

相关推荐:

初三语文同步练习——《我的叔叔于勒》

初三语文同步练习:《吆喝》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