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编辑:

2015-01-10

二、阅读理解(42分)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 文,完成6—9题。(8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 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

A.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 争高直指

才美不外见(《马说》)     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C. 猛浪若奔        D. 负势竞上

虽乘奔御风(《三峡》)     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7.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哪一项?(2分)(    )

A.横柯上蔽              B.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C.猛浪若奔              D.下见小潭(《小 石潭记》)

8.选文写景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并简要分析它的表达作用。(2分)

9.作者描写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之后,又设想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来到这里会引发的感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

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

_________

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_______

标签:语文试卷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