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初三期中试卷下册

编辑:

2014-04-01

⑦1964年,严教授刚到北大医院工作的时候,产科收治的患者要么濒危,产科难产率特别高;要么来就诊的是子宫颈癌症患者,常已是晚期,特别是农村妇女。而这时,医生的作用已经很小了。面对患者垂危却无可奈何,这使慈善博爱的严教授心痛不已。她要到基层去,到农村去,把“一个对一个”变成“一个对一群”,把对患者的爱放大,再放大。上世纪80年代初,严教授在北京郊区进行围产保健试点研究并在全国推广,使围产儿的死亡率由1988年的15.13‰降低到1997年的10.93‰。严教授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围产保健之母”。

⑧人们往往把保健、健康和个人的情感等精神因素分开,其实,“善、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失调,是很多疾病的根源。严教授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博爱和仁义,这是她健康长寿的秘诀;而仁者寿,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有删改)

15.文章⑤—⑦段记叙了严仁英教授的三件事,从不同侧面诠释了严教授“仁”的含义。阅读⑤—⑦段,填写表格。(4分)

主要内容 “仁”的含义

第一件事 ① ②

第二件事 ③ 宽厚

第三件事 到农村去建立围产保健试点 ④

16.阅读第②段画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作者“探个究竟”的原因和内容。(4分)

①“探个究竟”的原因:

②“探个究竟”的内容:

17.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不超过150字)(6分)

答:

(二)阅读《梦,人类最神奇的生理景观》,完成18-19题。(共8分)

梦,人类最神奇的生理景观

张元国

①人人都做梦,可有几人能说得清梦到底是怎么回事?古今中外不少哲人或先贤,都试图从自己的视角来阐释梦的本质,以致说法形形色色。现代科学倾向于这样一种概念: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局部的大脑组织尚未完全停止兴奋,由此引起的一种头脑中的表象活动,是生理与心理活动的交叉、重叠与融合。一个人做梦的内容,与他清醒时候的意识中留存的生活印象有关,只是到了梦中,这些生活印象变得错乱不清,于是以想象或虚幻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便是梦的内容总是混乱、迷离甚至荒诞的奥妙所在。

②人人都离不开梦,可对梦有好感的人却不多,大多数人将梦与睡眠质量差等同起来,天真地希望没有梦该有多好。但科学家却持相反的观点:梦不仅是人的常见生理现象,还为人的健康立下了“汗马功劳”。

③人类睡眠分为有梦睡眠与无梦睡眠两大类型,通常认为有梦睡眠休息躯体,无梦睡眠休息大脑。事实却是:作为大脑生理现象之一的梦,是脑发育的需要。医学专家的研究发现,有梦睡眠与大脑功能活动状态呈平行关系,脑的发育离不开梦的“催化”,梦少并非好事,很可能是脑功能不佳的一种标志。

④睡眠专家发现,人脑中含有两类催眠物质,一类催有梦睡眠,另一类催无梦睡眠,如将催有梦睡眠的物质——有梦睡眠肽注入动物体内,有意延长动物的有梦睡眠期,结果这些动物的平均寿命不仅未缩短,反而大大延长。这种现象提示:做梦不仅无害,而且有延年益寿之功。假如你睡觉真不做梦,不仅不应该沾沾自喜,误以为是睡眠质量高的表现,还应该提高警觉,最好去看医生,因为可能是疾病临身的警号。专家的解释是:梦是人脑中主管各种功能的各个中心点联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某一个中心点受到损害就不能形成梦,或形成一种残缺不全的梦。因此,总不做梦并非好事,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⑤科学实验表明:人的精神负担越重,做梦也越多,奥妙在于人体需要以梦的形式来减轻或消除精神世界里的“乌云”。科学家认为心灵的创伤不是靠时间,而是经过梦来治愈的,梦如同流水逐渐冲洗掉痛苦的回忆与悲伤的往事。因此,应从调适心态、维持心理平衡的高度来认识做梦的意义。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如果没有梦,我们都会发疯。”

标签:语文试卷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