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语文初三期中试卷下学期

编辑:

2014-04-01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惩山北之塞              惩:苦于

B. 固不可彻                彻:变通

C. 惧其不已也              已:停止

D. 无陇断焉                垄断:阻隔

18.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现愚公移山“意志坚定”的一组是(    )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也迂也    ②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④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⑤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A. ③④                      B. ②⑤

C. ②③                      D. ①④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七百里,高万仞”一句从面积和高度两个方面说明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暗示移山的任务十分艰巨。

B. 愚公决心移山,他的妻子提出了两个疑问:愚公年老力衰,移山怎能成功;移山过程中产生的土石如何处置。

C. 愚公移山时虽只有几个人,工具也什么简陋,但大家齐心协力,邻家孤儿“跳往助之”使得移山场面更加热火朝天。

D. 操蛇之神被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出手相助,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太行、王屋,分别放到朔东和雍南。

20. 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答案:17.D 18.A 19.D 20.(1)(愚公)于是率领儿子、孙子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上山),凿石挖土,(并)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2)凭借(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四)(2013年•浙江省绍兴市)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20—22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两章)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必先苦其心志

(3)曾益其所不能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

22.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20.(1) 任用,选拔(或“被任用”、被选拔) (2) 使……痛苦

(3) 通“增”,增加 (4) 脸色(表情、神情、神色)

21.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22.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困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

三、作文

23.(2012·河北)《我与——的亲密接触》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泄露考生身份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思路点拨】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 补题的过程也是立意的过程,新不新颖,关键看补什么内容。“我与——的亲密接触”从结构形式上看是补中间部分的半命题作文。横线上能填的内容可以说“五花八门”,但是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体现时代特点。所填的内容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东西;可以是一个事件,一种现象;可以是一种景致,一种行为;可以是一种情愫,一种体验;可以是一种感悟,一种认识……

补全题目后,再审题。审题要抓住“亲密”一词详写,这是写作过程中的重点。审题的目的就是要审清让写什么,什么地方详写突出中心。所以所写的内容必须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亲身感悟等,这样才能扣住“亲密接触”。

相关推荐:

最新初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汇编  

人教版初三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精选  

 

标签:语文试卷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