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整理汇集

编辑:

2013-04-16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请广于君 广:_________ (2)寡人谕矣 谕:_________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且秦灭韩亡魏”一句中“且”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且壮士不死即已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存者且偷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选文内容,回答问题。(4分)

(1)唐雌的使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古至今,像唐唯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三)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4-16题。(8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万钟于我何加焉 B.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而山不加增 复前行,欲穷其林

C.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D. 是亦不可以已乎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

10.(2分)(1)扩充 (2)明白 11.(3分)B

12.(3分)但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译出大意1分,关键字“逆”“轻”各1分)

13.(4分)

(1)(2分)挫败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阴谋。

(2)(2分)举出人物1分,事迹概括1分。

示例: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三)(8分)

14.(3分)D

15.(3分)先 前(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 却接受了。(译出大意2分,关键字“乡”1分)

16.(2分)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相关问题(20分)

(一) 陋室铭 (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2分)

标签:语文试卷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