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模拟考试卷

编辑:

2013-04-16

17、联系全文内容,理解题目“在风中跳舞”的深刻含义。(2分)

(四)阅读《寻觅清纯》(作者:程凌华)一文,完成以下题目。(共8分)

清纯难觅。现代人怀抱各种现实理由,抗拒思想、精神和感情上的返璞归真,热衷参与各种真真假假的演出,名为面对现实,实则为现实的浮躁藻饰。人们不断暴露自己物欲的一面,甚至面不改色地说出“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面笑”这类惊世之语。更令人失望的是,竟有更多的人对此表示支持,认为选择通向成功的捷径是人之常情。整个社会弥漫着浓厚的金钱气息,唯一的信仰是钱与权,人人都想在前进的路上做投机者。

人之初,性本善。人类带着美好的愿望来到世上,没有人愿意身染浊气;连最污浊之人也欣赏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然而再纯美的花也源自泥土,秉性最清澈纯洁的人也难免近墨者黑。时代追求速度,社会追求物质,紧跟时代步伐的人们开始浮躁不安,开始急功近利,以至违背本性做出伤害他人和自己的事,在追求所谓“幸福”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累。

心灵与身躯越来越疲惫,再也无法承受世俗和物欲的重压,性本善的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灵的回归才是最终的解脱。有人纵情山水,以自然的力量抵挡浊气。(A)有人将帮助他人当做自己的使命,从默默奉献中得到心灵的愉悦。(B)还有人沉浸于学术与艺术,以高远脱俗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最初的那一湾溪流。(C)在这些过程中,人们仿佛找到了最初那个清澈透明、纯洁无瑕的自己,情感的涌动不言而喻,心灵的愉悦随之而来。

方向的偏离是暂时的,追求的动力是永恒的。环境的污浊或许暂时改变了人们努力的方向,让人在追求清纯的路上有所偏离,但外界的力量始终不敌内心的强韧,人们始终明白自己的目的是追求清纯。一旦浊气清散,人们便能借助心灵的力量寻觅清纯。

18、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围绕“清纯”所阐述的主要观点。(2分)

19、划线处概述现代人回归心灵的不同方式,请任选A、B、C中一处,补充一个具体的事实论据,25字左右。(2分)

我选 处: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文章阐述的道理,谈谈中学生应该寻觅怎样的“清纯”。(4分)

材料一:电影《山楂树之恋》为了女主角人选,导演组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艺术院校,“过眼”女孩数以万计,最后选择了高三学生周冬雨,她清秀单纯,长相与性格同样干净清纯。

材料二: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理想,有信念,懂得崇高与纯洁的意义。假如眼中只有利益与私欲,那人和只会满足于物欲的动物,又有何分别呢?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毛泽东的台词)

标签:语文试卷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