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04-16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 它 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 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4.绿的“固执”表现在哪里?
提示: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
参考答案: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5.“我”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
提示:抓住文中表示“我”心理活动的词语来回答。
参考答案:初为善意的爱抚,然后“不快”,继而“可怜”与“恼怒”。
6.说自己的“过失”与“魔念”矛盾吗?为什么?
提示:此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能力。解题时,要运用文中的相关语句,分别从不同角度理解。
参考答案:不矛盾。自己的“过失”在于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使它病损;“魔念”在于自己的“善意”反成了绿的恶意,这里是相对绿枝而言的,而且“仍旧”不放。
7.“(它)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提示:考查修辞手法。
答案:拟人。
8.绿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示:从文本中理解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说明了任何生命的生长都离不开阳光、空气和自然的不受束缚的环境。
深层探究
9.陆蠡在《囚绿记》序里说:“我用文字的彩衣给它穿扮起来,犹如人们用美丽的衣服装扮一个灵魂。”请你联系文章,具体说说这方面的认识。
标签:语文试卷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