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编辑:chenc

2011-04-29

曹刿论战

「目标•兴趣」

一、公元前684年,齐国向鲁国发动了一场以强凌弱的战争。在鲁国生死存亡之际,曹刿挺身而出,凭着其深远的见识,从容的风度,为弱小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战例?请列举:

二、《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传说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积累•运用」

三、你能给带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吗?

曹刿( ) 又何间( )焉 肉食者鄙( )

fú( )敢专也 小惠未biàn( ) 玉帛( )

败绩( ) 小信未fú( ) 下视其辙( )

登shì( )而望之 遂( )逐齐师

夫( )战,勇气也 望其旗mǐ( )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牺牲玉帛: 。 小大之狱: 。

作出牺牲: 。 越狱逃跑: 。

虽不能察,必以情: 。 忠之属也: 。

以情动人: 。 忠于人民: 。

「感悟•探究」

五、理清课文思路,阅读文段,探究下列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解释带点的词。

⑴、又何间焉: 。 ⑵、肉食者谋之: 。

⑶、肉食者鄙: 。 ⑷、小惠未徧: 。

⑸、小信未孚: 。 ⑹、神弗福也: 。

2、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 。

3、从曹刿与同乡的对话,可看出曹刿怎样的品质?

我的理解: 。4、4、鲁庄公认为战前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用愿文回答)

。 5、对于鲁庄公战前的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用原文回答)

。6、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我的理解:

7、联系实际,说说“取信于民”或“诚信”的重要性。

我的见解:

六、理解下列带点字的含义,说出相应的成语。

齐师伐我: 齐人三鼓:

惧有伏焉: 望其旗靡:

小信未孚: 夫大国,难测也:

未能远谋: 故克之:

三而竭: 观其辙:

「拓展•升华」

七、课外收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了解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与同学交流。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目标•兴趣」

一、“人贵有自知之明。”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侍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怎么做的?你能概括吗?

二、《战国策》简称《国策》,其初有《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后过西汉成帝时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是国别体史料汇编,主要记载的是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积累•运用」

三、给带点的字注音。

邹忌( ) 朝服衣冠( ) 形貌昳丽( ) 谤讥( )

期年之后( ) 皆朝于齐( ) 八尺有余( ) 进谏( )

窥镜( ) 孰视之( ) 时时而间进( ) 复问其妾( )

四、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群臣吏民能而面( )刺( )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邹忌修( )八尺有余。

③、臣诚( )知不如徐公美……皆以( )美于( )徐公。

④、宫妇左右( )莫不私( )王。

⑤、数月之后,时时而间( )进;期年( )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 )者。

⑥、由此观之,王之蔽( )甚矣。

五、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C、 邹忌修八尺有余。

D、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六、下列句中“朝”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上朝)服衣冠。

B、 于是入朝(朝廷)见威王。

C、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朝见)于齐。

D、 朝(早晨)辞白帝彩云间。

七、下列各句中所用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陈胜者,阳城人也。

A、 求人可使报秦者。

B、 君何以知燕王?

C、 将军起兵江东。

D、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八、对下列句子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之蔽甚矣——大王受蒙蔽太厉害了。

B、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朝廷的大臣没有谁畏惧大王。

C、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谓战胜(别国)在朝廷。

D、 吾孰与徐公美?——我怎么能跟徐公比美?

「感悟•探究」

九、疏通文意,背诵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1~6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 )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 )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 )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文中括号内按顺序应填入的虚词是哪一组?( )

A、而 之 其 也 B、也 其 之 哉

C、而 其 之 也 D、而 之 其 耳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有 ② 朝 ③ 窥

④何 ⑤ 而 ⑥ 旦日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文中与“朝服衣冠”中的“朝”字用法相同的一个词,是哪一句中的哪一个词?

4、选出对下列句子翻译得最准确的一项。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A、 邹忌修饰自己八尺多高的身体,从而形体美丽。

B、 邹忌修饰八尺多高身体,形貌光艳美丽。

C、 邹忌身长八尺多,面容光艳美丽。

D、 邹忌身长八尺多,形貌光艳美丽。

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

A、 早晨,(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交谈。

B、 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同(邹忌)同他坐着交谈。

C、 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交谈。

D、 早晨,(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交谈。

5、说话看对象,试分析徐公三次问话的语气和神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你对徐公怎么看?说说你的见解。

我的理解:

「拓展•升华」

十、讨论交流: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讨论结果:

23 愚公移山

「目标•兴趣」

一、你会唱江涛所演唱的《愚公移山》的歌吗?试试看。

二、《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积累•运用」

三、给带点的字注音。

仞( ) 冀州( ) 惩山北之塞( ) 魁父( )

诸( ) 荷担者( ) 箕畚( ) 始龀( )

四、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感悟•探究」

五、阅读相关语段,小组同学共同解决下列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自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对“甚矣,汝之不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你太不实惠了。 B、你太不聪明了。

C、你聪明得太过分了。 D、你实惠得太过分了。

2、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B、愚公坚信移山能成功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増。

C、愚公的观点,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人定胜天“的思想。

D、这一段表明了智叟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D、河曲智叟亡以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而山不加増”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河区智叟笑而止之曰 B、何苦而不平

C、人不知而不愠 D、黑质而白章

5、翻译:

⑴、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 。

⑵、其如土石何?

译文: 。

6、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愚公坚信能移山的根据又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我的理解:

7、愚公移山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我的理解:

「拓展•升华」

六、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住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以此为话题展开辩论。正方:愚公移山好。反方:愚公搬家好。

24 《诗经》两首

「目标•兴趣」

一、你知道《蒹葭》这首诗曾被琼瑶引入她的哪部作品,并改编成歌曲?你能哼上几句吗?

二、《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共 ,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诗经》分《 》 、《 》 、《 》三部分。

三、《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

“风”、“雅”、“颂”之外,尚有所谓“赋”、“比”、“兴”,合起来叫做“《诗经》六义”。「积累•运用」

三、给带点的字注音。

雎鸠( ) 窈窕( ) 逑( ) 荇菜( )

寤寐( ) 琴瑟( ) 芼( ) 蒹葭( )

溯游( ) 跻( ) 坻( ) 溯洄( )

四、填空理解。(《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即陈述铺叙叫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叫 。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言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叫 。

“兴”,在《诗经》中运用得较多。如《关雎》中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用成对成对的关睢在河中的陆地上戏嬉的情景,象征了青年男女钟爱之情。

「感悟•探究」

五、朗读背诵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关雎》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我的描述:

2、就你的理解分析《蒹葭》一诗中所蕴涵的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选其一谈谈)

我的理解:

。3、从两首诗中找出你最为欣赏的语句赏析。

我的理解:

「拓展•升华」

六、下面是《关雎》一诗的大致释读。请你把《蒹葭》也翻译成现代爱情诗。试试看。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子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宠爱。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我改译的《蒹葭》:

单元自我测评(六)

一、基础知识(52分)

1、填空(10分)

(1)《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这是记载_____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情况的一部_______体史书。相传作者为_________。

(2)《战国策》是一部关于______时期的历史文献,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___》即出自此书。

(3)《愚公移山》在两个主要人物的命名上很有特色:一个不畏艰难勇敢与自然斗争,却被命名为____________;一个鼠目寸光、看不到人力的伟大,却被命名为__________。这是这则____________(填体裁名)强烈的_____________手法的一个表现。

2、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曹刿(gui) 昳丽(zǐ) 邹忌(zhōu jì) 魁父(kuí)

B、小惠未徧(biàn) 禽滑(huá)厘 鸱(chī) 拂士(fú)

C、傅说(yuè) 胶鬲(gé) 醴(lǐ)泉 畎(quǎn)亩

D、至于郢(chéng) 一箪(dàn)食 蹴(jiù)尔 相(xiāng)梁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12分)

(1)北方有侮臣者( )

A、欺侮 B、欺骗 C、招待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A、区域 B、限制 C、范围

(3)所恶有甚于死者( )

A、恶劣 B、讨厌 C、凶狠

(4)安知鱼之乐( )

A、安全 B、怎么 C、哪里

4、下面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是( )(4分)

A、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5、对加点的词类活用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吾义固不杀人(名词用作动词,讲道义)

B、所以动心忍性(形容词用作动词,激动)

C、犀兕麋鹿满之(形容词用作动词,充满)

D、惠子相梁(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释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子墨子闻之 愿借子杀之

B、胡不见我于王 于是见公输般

C、所恶有甚于死者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7、对下列特殊句式的判断错误的是( )(4分)

A、“宋何罪之有”是倒装句,“之”是倒装的标志。

B、“舜发于畎亩之中”是被动句。

C、“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是省略句。

D、“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是判断句,“也”是判断的标志。

8、根据原文默写。(10分)

A、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B、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客之美我者,

C、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写君子求之不得,在床上辗转相思的语句是:

E、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 ,

F、无限山河泪, 。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__________》,课文则选自《__________ 》。(2分)

10、解释下面字词。(4分)

鼓( ) 驰( ) 作( ) 衰( )

盈( ) 靡( ) 既克( ) 故( )

11、写出由下列词义而联想到的成语。(6分)

例:故克之:克敌制胜

难测也: 三而竭:

观其辙: 惧有伏焉:

彼竭我盈: 登轼而望:

12、选出加点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公问其故 故逐之 B、公将鼓之 故克之

C、登轼而望之 望其旗靡 D、下视其辙 公问其故

13、选出加点词义不同的一项( )(2分)

A、公与之乘 公将驰之 B、故克之 故逐之

C、下视其辙 吾视其辙乱 D、遂逐齐师 齐师败绩

14、“夫战”中的“夫”读作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给“辙”和“靡”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1分)

辙:zhě ché zhé 靡:féi mǐ mǒ

16、“望其旗靡”中“靡”的意思是:(1分)

A、破烂 B、发霉 C、倒下 D、倾斜

17、、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省略的字,并说说充当什么成分。(2分)

一鼓人气,再 ( ) 而衰,三 ( ) 而竭。

18、写出上段文字所包含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2分)

成语: 含义: 。

19、文中划“/”表示朗读停顿的地方,如果有标错的地方请划去并改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对“夫战,勇气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战争,是要勇敢的。 B、作战,是靠勇气的。

C、大丈夫打仗,是要有勇气的。 D、那些人打仗,就是勇敢。

21、翻译句子。(2分)

①、彼竭我盈,故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望其旗靡,故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克之”的直接原因是( )(2分)

A、一鼓作气 B、彼竭我盈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夫战,勇气也

23、这个语段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2分)

A、曹刿论述战争争取的原因。 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交待鲁国战胜了齐国。

24、鲁国战胜齐军的原因,下面有六项备选答案,请结合课文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2分)

A、战前对作战部署谋划得周密。 ( )

B、战前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 )

C、鲁庄公亲自部署指挥战斗。 ( )

D、军事上采用了后发制人的战略。 ( )

E、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时、地利。 ( )

F、详察敌情以后才下令追击。 ( )

25、“彼竭我盈”指什么时候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辙乱”“旗靡”是怎么发现的?(4分)

我的理解:

27、你知道“三十六计”还有哪些计谋吗?试举出三个以上,并选出其中之一做简单介绍,具体说出它在哪些故事中运用过。(4分)

21 曹刿论战

一、如: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官渡之战,以及现代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著名战役,等等 四、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狱:案件 监禁罪犯的地方 情:实情 感情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忠诚 五、1、⑴、参与 ⑵、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⑶、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⑷、通“遍”,遍及,普遍 ⑸、为人所信服 ⑹、赐福,保佑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有爱国心,有责任感, 有深谋远虑 4、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①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因为民心所向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六、师出无名 一鼓作气 危机四伏 所向披靡 不孚众望 高深莫测 足智多谋 攻无不克 殚精竭虑 南辕北辙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①、当面;指责(过失) ②、长,高。这里指身高。 ③、确实,实在;认为;比。 ④、身边的人;偏爱,偏袒。 ⑤、间或,指时间上的断断续续;满一年;即使;进言,进献。 ⑥、受蒙蔽 五、D 六、A 七、D 八、A 九、1、C 2、①、又 ②、早晨 ③、照 ④、怎么 ⑤、因而 ⑥、第二天 3、“暮寝而思之“中的“暮”。 4、①、D; ②、C。 5、第一次:(对妻子)充满自信,且沾沾自喜 第二次:(对小妾)严肃、疑虑、急切的 第三次:(对客人)试探地小声问 6、略

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这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言之成理即可)

23 愚公移山

四、反同返 返回 往返; 惠同慧 聪明 ; 亡同无 没有; 厝同措 放置; 陇同垄 垄断,隔绝 五、1、B 2 、D 3、c 4、C 5、(1)、你太不聪明了。 (2)、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 6、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而山不加增 7、它告诉我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24 《诗经》两首

一、《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 二、《诗经》 三百零五篇 《风》、《雅》、《颂》 四、赋、比、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五、1、写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2、含蓄美:如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焦急心绪,以及他(她)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是通过寻求的行动、左寻右找的连续匆忙过程,形象而又含蓄地表现出来的。一会儿“溯洄从之”,一会儿又“溯游从之”,谁知会有几个反复呢? 意境美:如“伊人宛在”,但其身影又在眼前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读来只觉情调缠绵,境界迷离,意蕴无穷。 朦胧美:如“伊人”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伊人”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在水一方”,只是国画式的“大泼墨”写意,烟波迷茫,人在何处?“宛在”,更是游移之词,难于确定。

单元自我测评(六)

一、1、《左传、庄公十年》 春秋 编年 左丘明 (2)战国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⑶、愚公 智叟 文言文 对比 2、C 3、(1)、A (2)、B (3)、B (4)、C 4、D 5、B 6、C 7、B 8、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B 、吾妻之美我者 畏我也 欲有求于我也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D、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E、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F 、谁言天地宽 二、9、《曹刿论战》 《左传》 10、击鼓进军 驱车(追赶) 振作 衰竭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倒下 已经攻克 11、高深莫测 精疲力竭 南辕北辙 危机四伏 恶贯满盈 望风而逃 12、C 13、A 14、fú 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15、zhě mǐ 16、C 17、鼓,鼓 谓语 18、一鼓作气:指鼓足勇气,勇往直前。 19、 ( 再而/衰 ) ,×,改为: ( 再/而衰 ) ; ( 三而/竭 ) ,×,改为: ( 三/而竭 ) 20、B 21、①对方士气衰竭,而我方士气正旺盛 ②、看到对方的旗子倒下了,所以下令追逐。 22、B 23、B 24、B、D、E、F 都对 25、齐人三鼓之后,我军进军之时 26、辙乱:曹刿下车后仔细观察发现的;旗靡:曹刿登上车前横木 望时发现的。 27、略
 

标签:语文试卷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