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教案

编辑:

2013-08-06

教学准备:

录音机、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教学导入

“看,像牛毛,像细丝,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都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逗人的眼。”同学们,还记得这是谁对春雨的描绘吗?大自然中,花草树木,雨雪风霜,能给我们无穷无尽的遐想和无限的感慨。如果我们常常与大自然亲近,用心聆听天籁、地籁,大自然的脉动一定能为我们的回忆增添无限的浪漫。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歌《雨说》中,与诗人一起去聆听那跳动的雨珠告诉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话语。

(板书:雨说 郑愁予)

(解说:此导语的设计,力求抛砖引玉。一是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勾起学生的无限遐想,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二、作家及作品简介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 年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亲辗转大江南北。抗战胜利后到北京上学, 1949 年随家人去台湾 ,1953 年大学毕业, 1968 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学习,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15 岁发表处女作《矿工》 1955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梦土上》有《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等诗集。他的较有名的诗作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错误》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雨说》是他在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这首诗是郑愁予写“雨”题裁中的一篇出色的新诗作品,拟人化手法的运用贯通全文,作者灵活地赋予「雨」以人的说话能

更多精彩推荐: 2018威廉希尔决赛赔率  > 初三 > 语文 > 初三语文教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