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07-09
教学流程设想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由三峡景观入手,配乐朗读舒婷的《神女峰》导入,引导解读朦胧诗派以及本文作者江河。
2.播放朗读磁带,引导学生抓住诗歌的情感基调。
3.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找到诗歌的结构标志和意象。
4.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理解诗歌中的意境。
5.回顾总结,加深对本文特点的再理解。1.认真倾听,感受作品,展示收集,资料共享。
2.听读模仿,及时做好字词、停顿、疑难点的标记。
3.独立思考,划出诗歌中的意象和反复的诗句。
4.协作学习,结合自己的体会,透过诗歌意象,理解诗人希望表达出来的情感。
5.学生听记,结合自己的学习,了解本文特点。
课堂实录
一. 由诗作《神女峰》入课,共享收集资料,了解“朦胧诗派”。
师:配乐朗读《神女峰》。读后,问:这是谁的作品?你知道他是哪个诗派的吗?
生:朦胧诗派的女作家舒婷的作品。
师:“朦胧诗派”,谁能把你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展示一下吗?
(5名学生分别从“朦胧诗派”的产生、命名由来、代表诗人诗作以及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艺术特色等方面展示了自己的收集的资料。)
师:同学们刚才说到了“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江河,我们今天就要一起去拜读拜读他的处女作《星星变奏曲》,去领略一番朦胧诗的精彩。
二. 朗读诗歌,把握感情基调。
师:播放录音朗读,提示学生做好标记。
问:通过预习和听范读,能否体会到诗歌中的感情基调?
生:体会到温情、希望的感情。
师:过渡语:是啊,还是让我们去找课文自己,问问它吧!
三. 分析诗歌,把握结构和意象。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全诗,找找:诗歌中是否有反复出现的诗句?
生:自由朗读,边读边划,稍后有的学生在与同桌交流。
生答:有反复出现的诗句:是“如果…谁还需要…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如果…谁还需要…谁愿意…谁愿意…谁不喜欢…”。
师:这两组句子都是什么关系的?它们所表达的语气相同吗?
生1:这两组句子都是递进关系的,都是否定语气。
生2:这两组句子都是假设关系,都是否定语气。
更多精彩推荐: 2018威廉希尔决赛赔率 > 初三 > 语文 > 初三语文教案
标签:初三语文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