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qinh
2011-03-17
初三物理教案 阿基米德原理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通过探究学习,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几个连续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浮力,学会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实验法、推导法,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对比法、排除法解决不同的物理问题。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会物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
|
教学重点 |
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 |
|
教学难点 |
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方法设计 |
|
学情分析 |
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浮力知识非常多,有些探究活动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以解决课时紧张的问题。 |
|
方法运用 |
运用运用实验法对浮力的存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探究;运用排除法、推导法确立与浮力大小相关的因素。 |
|
教具 (每组学生都有) |
弹簧秤、木块、石块、水槽、矿泉水瓶多个、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溢水杯、小筒、牙膏皮、塑料袋多个、烧杯大小各一个、量筒、剪刀等 |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多个探究活动穿插进行,环环相扣,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自发进行探究活动。
2.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意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不仅运用到了物理教学中常用的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对比法、实验法,还运用到了学生在生活中常用的排除法、推导法等,可以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和发展。
教学流程简表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学策略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课 题 引 入 |
1.实验演示: 将乒乓球、木块放入水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2.提问: 为什么它们会漂在水面上? |
常见的现象可以引起所有学生的观察思考,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境。 |
实验演示 引导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 |
观察现象 回答:受到浮力作用课题 |
课
|
一、浮力 提出问题: 1.在水中所有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吗? 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吗? 3.你能够用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吗? 小结: 一切进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
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进入主动学习状态中。 |
引出课题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来证明浮力的存在,尤其是利用“称重法”测量下沉的物体所受的浮力。 称重法:
|
讨论并进行辩论回答: 1.按在水中的乒乓球会向上运动、船漂在水面上等说明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2.夏天游泳时身体在水中感到“轻”、在水中石头下落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慢都能说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3.进行实验证明。 学会用 “称重法” 测量浮力。 识记 |
二、阿基米德原理 1.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建立假说:引导学生利用“排除法”建立假说。 确定“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排开液体的密度”影响到了浮力的大小。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加深学生的观点。 3.深化假说 ①提出问题: 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排开液体的密度”两个因素有关的结论说明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力有关呢? ②深化假说: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
学生所猜想的“与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中有许多是错误的猜想,如何才能让猜想顺利进行,这一环节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顺畅,使学生学会在众多的猜想中可以利用“排除法”确立自己认为较正确的假设,找准探究方向,节约探究所用时间。 这实际上是一个物理的推导过程,把这一过程放手给学生进行推导有利于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
引导学生讨论,并且让学生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或实例排除错误的猜想(也可以以辩论形式进行错误猜想排除)。 最终将学生的结论归到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排开液体的密度上。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加深学生的观点。 实验一: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方法:将空矿泉水瓶慢慢按入水中,感受浮力的大小。 实验二: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方法:盐水浮鸡蛋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与旧的知识相互结合,利用“推导法”解决这一问题。 深化假说 |
1.讨论(答案可能有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物体所处的深度等答案) 2.排除干扰因素,获得较为准确的假设: ①利用“称重法”测量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浸没于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 ②利用“称重法”测量全部浸入水中的石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部分浸入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同,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无关。 ③利用“称重法”测量浸没于水中不同深度的石块所受浮力大小相同,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时所处的深度无关。 进行实验,加深观点。 结合重力、质量进行思考,推导过程如下 ∵G=mg;m=ρV ∴G=ρVg 即G排=m排g=ρ液V排g 确立假说 |
|
4.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5.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设计 6.分析论证 7.实验评估 |
此实验探究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探究的主题,避免由于过高的探究设计课题使学生产生的抵制情绪。 |
引导进行探究设计: ①如何测浮力?记录表格如何设计? ②如何测排开液体的重力?记录表格如何设计? ③如何制作排开液的收集装置? 注意辅导学生利用石块和木块进行实验探究,顺利完成探究任务。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获得实验结论。 实验小结,获得阿基米德原理。 引导学生将实验中获得的启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
讨论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设计 1.利用“称重法”可以测量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表格附后) 2.收集排开液体。 方法一: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排开液体的重力 方法二:将排开液体放入量筒中,测量体积,利用公式求解排开液体的质量和体积。(表格附后) 3.制作可以收集溢出液体的装置。(附后) 利用石块和木块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实验数据、获得实验结论。 由数据获得结论 进行评估(启示:利用“排除法”确立较为准确的假设、利用“推导法”确立明确的探究课题等。存在问题:溢出液体测量的准确性、所用物体的吸水性等都能影响实验结论的顺利获得)。 |
|
|
小结本节课知识 |
|
小结 |
回忆,识记 |
板书设计 |
1.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F浮=G空-G水 2.与浮力大小相关的因素:排开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 推导:∵G=mg;m=ρV∴G排=m排g=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
附:
1.利用“称重法”测量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的表格记录:
物体 |
在空气中的重力 |
在水中的重力 |
所受浮力 |
木块 |
|
|
|
石块 |
|
|
|
2.方法一的表格记录:
容器的重力 |
容器和排开液体的重力 |
排开液体的重力 |
|
|
|
方法二的表格记录:
排开液体的体积 |
排开液体的质量 |
排开液体的重力 |
|
|
|
3.收集排开液体的方法:
①利用烧杯制作溢水杯(方法见书)。
②将塑料袋(或矿泉水瓶)的一定高度剪一个小孔,加入水,多余的水就会从空中流出,当水不流时,见袋内放入物体,将此时孔中流出的水用烧杯(塑料袋等)接住即可。
③将小烧杯加满水后放入大烧杯中,将物体放入小烧杯时,溢出的水会被大烧杯收集。
④将量筒中放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此时的体积V1,将物体浸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体积V2,溢出的水的体积即为(V2-V1)。
标签:初三物理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